• 46阅读
  • 0回复

女插秧机手黄宝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05
第4版()
专栏:

女插秧机手黄宝兰
 新华社记者 赵颖
四年前,风光明媚的早春,贵州省山区里满山遍野的人群开始了繁忙的春耕。在铜仁县一个农业社里(现为江口公社大坳生产队),结实红润的十五岁姑娘黄宝兰第一次下田插秧,干不到一个钟头,就腰酸腿疼,手指头发麻。插下的秧都是稀稀拉拉,歪歪扭扭不成行。同她一起干活的大娘一面教她插,一面爱抚地说:
“才插几根就嚷痛了,我们插了几十年啦!”
黄宝兰望望大娘微微弓起的背影,重新埋头干起来,但脑子里翻腾起一个想法:要是有个办法插秧不用弯腰曲背,那该多好啊!
三年过去了,1959年2月间,公社里来了一台湖南醴陵二号插秧机,可以代替手工插秧。黄宝兰听到消息又惊又喜,一阵风似地跑去看插秧机,并且当场要求在她所在的大队首先试用,公社党委同意了她的请求。
学习使用插秧机的那天,黄宝兰和同伴们早早准备好了松毛(因季节尚早,还没有秧苗),她兴奋地、小心翼翼地下田使起插秧机来。
这部竹木结构的插秧机,看起来轻巧、灵活,但学会操纵它却着实有些困难,插不了几下,便出现了飘秧、钩秧、漏秧、伤秧现象。站在田埂上看新鲜事的一些社员,摇晃着脑袋走开了,只剩下省、县来的干部和公社党委周书记。黄宝兰急得满脸通红,周书记马上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决定第二天再试验。
晚上,黄宝兰翻来复去睡不着,第二天还没等天亮,她就同女伴章桃先往田里跑。这回和昨天的插法不同了,不光是猛插,而是插一会,停下来,同大家细细看,细细想。飘秧、钩秧、漏秧的毛病慢慢都克服了,就是伤秧愈来愈多。黄宝兰又累又急,这时,周书记走过来说:“四个问题解决了三个,还有个伤秧问题,得从操作技术方面多想想办法。”听了周书记的话,黄宝兰马上冷静下来,继续干,轻一下、重一下,忽然发现轻使的部分伤秧就少,原来真是一个技术问题。黄宝兰和周书记、干部们个个高兴极了,因为机器试插的结果,证明不仅插得快,而且质量好。
第三天、第五天……,黄宝兰继续起早贪黑地勤学苦练,操作技术迅速提高。十多天后,在公社和县里的操作插秧机比武大会上,她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比一般手插提高工效七倍多,而且质量好。一个“学宝兰、赶宝兰、超宝兰”的大力推广插秧机运动,就在党的领导下,从公社到县到省都开展起来了。
不久,黄宝兰接到了公社党委交给她去新江大队办训练班推广插秧机的任务。黄宝兰一想起大娘那微微弓起的背影,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女伴章桃先跑了二十多里,摸黑赶到新江大队。
训练班要开始了,黄宝兰和章桃在天不亮就起床作好准备。可是,原先通知学习的五十多人,才来了三人。黄宝兰的满腔热情像给泼上了一盆冷水一样,她坐在田埂上难过起来。
当时田里插秧的人正多,但没有人去搭理她们。她们俩一声不响干了好一会,老农李祖红走来劝她们说:“唉,小闺女,这几个竹片片能插什么秧?靠它是不能有收成的?快回家去吧。”黄宝兰沉住气说:“老人家,你先看看再提意见吧”。李祖红摇着头说:“看个啥,尽是些烟杆老壳(即钩秧)。”在黄宝兰的再三要求下,他才慢吞吞地下田来抓几把看看,看了又看,才惊奇地说:“咦!真是好啊,只有一根钩秧。”并且要求试插,插了好久,连连称赞“好使、好使”。李祖红的试验吸引了旁的农民,恰好又是午休时刻,过来看插秧机的人多起来了,有试插的,有提问题的。黄宝兰立即抓紧,就开起训练班来。
经过现场训练,李祖红老头迫不及待地请求说:“插秧机就是好使,我要求把机子留下来。”旁边的人也嚷起来,要求把插秧机留下。黄宝兰又感动又高兴,她答应把机子留下来,并和章桃从中午一直教到天黑,人们纷纷邀她俩吃饭、住下。临走,四五个年轻人和老头直把她们送出村外。
就是这样,她们走到那儿,推广到那儿,各地很快掀起使用插秧机的热潮。去年全省共有三十八万亩水稻实行了机插。
黄宝兰在胜利完成掌握、推广插秧机的任务后,去年夏天党又派她到南京参加全国插秧机会议观摩学习。回来,组织上交给她试制新插秧机的新任务。
黄宝兰没正式上过学,没文化,没技术,但她决心要制造出更好更完善的插秧机来。她跑去找公社党委书记,书记从身上拿出钱来给她作试制的经费,又马上打电话派来两个木工帮她制造。黄宝兰从党委会回来,浑身是劲,白天参加生产,晚上抽空干,没文化技术,就边学边干。不会画图,就连说带比划地领着木工做。
在十多天制造过程中,黄宝兰不论刮风下雨,每天来回十五里,每晚都去和木工一起苦战。最后,他们在原来的插秧机基础上,加以改进,造出了新的插秧机。经过鉴定,认为机器结构合理简单、制造方便,而且提高了插秧质量,是一台好机器,去年底,被铜仁专区命名为“铜仁一号”。
最近,黄宝兰又参加了在广东东莞县召开的全国插秧机会议。
(附图片)
任之玉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