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为开发山区经济铺平道路 福建山区交通四通八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06
第4版()
专栏:

为开发山区经济铺平道路
福建山区交通四通八达
本报讯 被人誉为“万宝山”的福建山区,交通闭塞的面貌正在迅速改变。目前,一个以鹰厦等铁路和各公路干线、闽江、九龙江等水陆交通大动脉为骨干,以无数条简易公路、轨道、索道等为支线的山区水陆交通运输线已逐步形成。交通事业的发展,为高速度开发富饶的山区经济铺平了道路。去年一年,仅闽北、闽东、闽西和闽南等各主要山区运输的木材、毛竹、粮食、农副土特产、矿石、煤炭等几种主要物资即达二千五百多万吨,超过1958年50%以上,等于1950年全省货运量的二十多倍。今年第一个月里,单是各地短途运输量比去年12月份增长近20%。
过去,全省没有一条铁路,勉强通车的公路只有九百四十多公里,江河能通行轮船的里程也很短,严重地影响了山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里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山岭高,山岭长,爬行超岭喊爹娘,件件东西用背背,半世工夫跑路上。”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关怀和领导下,广大山区人民在发展山区生产同时,还大力发展山区交通建设。尤其是公社化以来,各地人民公社更有计划、有组织地掀起群众性交通建设热潮。除由国家投资负责修建主要铁路、公路、航道等交通干线外,还以公社为主,同林业、交通等部门大协作,大建简易公路、简易铁路和架空索道、滑道、轨道、山间大道等各种短途运输线,从而使山区交通建设获得高速度发展。现在全省除了鹰厦铁路等干线以外,在林区修建了二十多条和干线相接连的支线和专用线,还有一百二十多公里轻便铁路;各地通车的公路已达一万多公里,比解放初期增加十倍多,有80%以上的公社都通了汽车。各江河通航(轮船、木帆船)里程由解放初期三千多公里发展到四千六百多公里。同时还修建了五、六万公里的山间大道、木轨道、滑道和架空索道等,使广大山区出现了“火车穿山跨水,汽车直上云端,船只往来如梭,大道遍布山间”的新面貌。
随着山区交通网的形成和不断发展,许多偏僻山区的大批木材和各种林副土特产得到大量开发。木材比解放初期的二十五万立方米猛增三十一倍。1959年的木材产量为三百五十万立方米,毛竹和其他各种农、林、土特产的产量也都一跃再跃,有力地支援了省内以及外地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繁荣了山区经济,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
(附图片)
福建山区各主要林场铺设了轻便铁路运送木材
  高长福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