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向石油夺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06
第7版()
专栏:

向石油夺宝
本报记者 高洁
在通常的石油加工厂里,人们可以看到无数根粗大的铁管,连接着一个又一个圆筒形的炼油塔和存储器,有的高高竖起,有的像平地突起的庞大的圆形堡,在太阳光下发射出银色光芒。可是,在上海炼油厂,却是另一番景象:大管子旁边伴随着又细又长的小管子,它的一端连接着高大的炼油塔,另一端通向一个个用旧油桶或是旧铁皮拼起来的圆形或方形小装置。这些就是被上海炼油厂工人们自豪地称为“卫星设备”的东西,是综合利用石油的重要武器。去年以来,他们成功地制造了十九套这样的小设备,使一吨原油创造出一吨半的价值。
全厂目前的综合利用和试制新产品工作搞的沸沸扬扬,热火朝天。
第一批装置的来历
1958年全面大跃进中,这个厂设备加工能力一跃增加了三倍多。1959年初,厂里出现了设备能力大,原油吃不饱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有的干部说:设备能力大,原油少,不好作文章,不能大跃进。可是大多数工人不同意这样看法。他们说1958年是大跃进,1959年也要大跃进。原油少,可以想办法,组织多品种生产,特别是生产高级、尖端产品。厂党委针对这种情况,立即组织全厂职工开展“原油少能不能跃进”的大争大辩,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虽然原油增加不多,但原油大有潜力可挖。一般石油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石油产品有几百种,石油化工产品上千种,而这个厂到1958年止,只生产十七种产品,大量宝贵的石油气都没有利用。于是,全厂职工代表会议发出号召:“向每吨原油要多快好省!”“向高、尖产品方向发展!”“在废气里找宝!”
一场向石油夺宝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裂化车间工人首先打响第一炮。工人们把石油气用管子引出,制成一种产品,代替电石切割钢板。“石油气既能切割钢板,难道不能用它来开动汽车吗?”也不知是哪位工人这样提起。“对,立即试验。”他们将这种产品交给浦东公共汽车公司试用,果然应验。于是,一条细细的管子从裂化塔旁边引出来,把这种产品送到汽车公司加油站。这一试验成功,去年一年就代替了一百四十吨汽油。
蒸馏车间洗涤工段吴顺祥小组也行动起来。这个工段,每天出十多吨酸渣和碱渣下脚,多得无法处理。过去,工人们把这些下脚加石灰中和以后,就在车间后面空地上挖坑埋掉,还是不顶事。车间旁边的柏树被毒死了,脚上的胶鞋给腐蚀烂了,有一次还毒死了附近农民的几百只鸭子,厂里还得赔钱。能毒死柏树、鸭子,就说明里面有好东西。吴顺祥听厂里工程师说,酸渣可以用来制成石油脱盐用的中性酸渣,那正是他们当时十分缺乏的原料。他就立即和小组工人一起研究。车间支部也积极支持他们试验,没有资料,他们就到制造中性酸渣的杭州化工厂去参观,回来反复试验,苦战了四天四夜,终于成功了。不久,他们又用废碱渣制成环烷酸和环烷酸皂等化工产品。
石油醚的故事
裂化车间和吴顺祥小组的先进事例,像野火燎原般地在全厂传播开来。大家在思索着同一个问题:“他们能干,我们也能干。”
蒸馏车间蒸馏工段的工人再也忍不住了。原来他们知道用汽油气可以制造化工、医药部门用的重要溶剂原料石油醚,一吨石油醚的价值等于二十吨汽油。市上供应的石油醚多是用粮食提制的,七吨苞米才能提制一吨。前两年,曾经有工人提出自己制造石油醚。车间技术人员认为制石油醚必须另建加热炉和几十米高的分馏塔,投资十多万元。他们曾经按照书本资料进行过小量试验,一天生产石油醚不到三百公斤,经济上很不合算。试验工作就这样中途停止下来。
“能不能不建加热炉,采取更简便的办法制造石油醚呢?”工人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车间支部领导下,工人们动手搜集旧的换热器外壳和汽油桶焊接起来,七拼八凑地制成了一套灵巧的小设备,经过几番改进,没有多久就生产出来三十号、六十号两种石油醚和香花溶剂油。就这样,厂里没有多花一文钱或是多增加一个工人,每天生产石油醚十吨左右。
敢想敢说创造了奇迹。厂党委立即把这件事在全厂职工中大肆宣扬,推动大家进一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且,明确提出这是“以大(装置)带小(装置)、以洋(装置)带土(装置),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伟大创举,为石油资源的充分利用打开了一条多快好省的路,鼓励大家继续大干特干。
第一次用石油裂化气制成功液态烃的裂化车间工人立即跃马直追。他们用同样原理,进一步用液态烃制出了丙丁混合醇。在试制过程中,要用硫酸做催化剂,可他们是炼油工人,丝毫不懂得化工工艺。为了解决硫酸腐蚀问题,青年工人蔡振德跑遍了上海、南京近二十家化工厂和农药厂,学习耐酸技术。经过不断的试验,他们不仅顺利地生产了大批混合醇,还用石油气、污汽油制出了石油磺酸、洗涤剂等好多种高级化工原料。
向高、尖产品进军
英雄的工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之后,雄心更大、干劲更高,他们决心向石油工业的高、尖产品进军。“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创造。”这是全厂工人发出的豪言壮语。
1958年8月,这个厂第一次生产了当时全国急需要的变压器油,10月间,正式成立润滑油车间。从此石油产品方面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可是普通的润滑油远远满足不了需要。1959年的继续大跃进,各方面要求供应适合高级、精密机械和仪表用的高级润滑油,要求这种润滑油在任何温度条件下不会失去粘性或变得过稠,存放久了不会氧化;有的要求增加滑性;要求久用不会积炭发黑,不磨损机器,等等。这就离不开润滑油添加剂。工人们把添加剂又称做石油工业的
“味之素”。有了它,润滑油立即身价百倍。可是制造添加剂却不简单。许多国家都把添加剂当做保密产品。他们连制造的技术资料都找不到。
能不能生产添加剂,成为这个厂能不能进一步使产品向高、尖方向发展的关键。它像桥头堡,不通过它,就攀登不了技术高峰。厂党委下定决心,号召全厂职工都来支援试制添加剂。生产技术科、设计科、研究室、化验室和车间都抽出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他们很快就和工人一起组成“三结合”技术研究组,有关研究单位的科技人员也闻风前来协助,在两个研究院已经取得的实验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开始试制其中技术上比较最复杂的一种添加剂。真是英雄面前无难事,经过一个半月的紧张劳动,终于在国庆十周年前夕,制出了质量完全合格而成本非常低廉的添加剂。原来研究院在实验室里使用的很多复杂的生产方法,也被大大简化,设备全部是因陋就简、土洋结合。生产成本只及原来实验室生产方法的二十八分之一。
更大跃进的号角
上游无止境,干劲无穷尽。这个厂工人没有满足于去年的跃进成绩。今年一开始,在全市工人大闹“开门红”的当儿,这个厂里真是日赶夜奔,一日千变。很多工人自动组织起来,三三两两地利用工余、晚间进行科学研究。没有场地、没有资料自己找,没有设备自己造,自己研究,自己设计,自己试制和生产。试验工具不够用,工人们用自己的洗脸盆、漱口杯代替,用电风扇当搅拌器,用黑板画流程图。厂里的阅览室、地下室、小阁楼、检修工段的角落里,到处可以看到意气风发的工人在研究、在试验。就这样,几乎没有多花厂里一文钱或是增加一个人,五十多天里,试制成功九十多种新产品,比去年一年试制的新产品还多;提出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项目近一千项。
(附图片)
上海炼油厂技术员张定江(右一)、工人周保祥(左二)和上海国棉十七厂的工人一起在试验新试验成功的“高速锭子油”的性能。
新华社记者 曹兴华 杨溥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