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生动的历史图景——读“捻军的传说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10
第7版()
专栏:

生动的历史图景
——读“捻军的传说故事”
王一奇 蔚钢
我们读了新近发掘出来的“捻军的传说故事”,心里充满了兴奋和喜悦。
这些故事是大跃进以来,在全民采风运动的基础上,各地开始广泛地搜集民间故事(尤其是近代革命传说故事)当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是继“义和团故事”之后,在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上一个新的收获。
捻军起义,是我国近代一次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它前后共持续了十五六年,活动地区约八九省,人数曾达到几十万,它是当时太平天国的忠实盟军,是长江以北抗清运动的重要支柱。太平军给捻军起义以直接推动,捻军也给太平军以有力的支援。它一方面是促使农民起义向北发展的桥梁,同时又是抵挡清廷向南进攻的屏障,虽然最后终于因为农民起义的历史局限性,仍然是走向了失败的道路,但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以后,捻军还继续坚持了斗争,对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在近代农民运动中占重要地位的捻军起义,一向遭到历来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诽谤和诬蔑,称它们为“捻匪”、“红胡子”、“白撞手”……等等。
现在,从劳动人民口头上搜集到的捻军传说故事,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显示了捻军起义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及其正义性,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到捻军的本来面目和它的革命精神,给捻军恢复了它应得的光荣名誉。
这些捻军故事,首先是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清朝的统治者,对外屈膝求和,丧权辱国;对内则残酷镇压。加上当时连年荒旱,人民饥寒交迫;而官僚、地主、豪绅、恶霸等,仍然进行剥削、榨取,逼得人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于是,“揭竿而起”,展开了反对清朝统治和官吏、土豪们的武装斗争。起义的号角一响,四方群起响应,星星之火,很快地变成了燎原的烈焰,燃遍了中国中部的广大平原。这些历史情况,在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中,都得到了鲜明的反映。如“闹粮”这篇故事,就真实地揭示了作为捻军盟主的张乐行起义的动因。当时,张乐行所生活着的淮北地区,是“十年九灾,不淹就旱”,“财主撑得白胖,穷人饿得打晃”,“三岁孩子大街卖,换不来财主的半瓢面”。张乐行的家乡(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的人民,实在无法生活了,只好硬着头皮去向当地大财主家借粮,宁愿出“双驴打滚”的利息,并说尽了好话;但大财主不但不借,反而叫狗腿子打穷人们——“打死勿论!”这时乡亲们实在忍无可忍了,就在张乐行的领导下,举起了棍棒,大声宣布了“穷人打的粮食,应归穷人管!……”打开了财主家粮仓的大门,分了粮食。从这时起,“雉河集一带,可闹腾起来了——今个这个寨打日子主儿(财主),明个那村分财东的粮食,有钱的……都往德州(亳州)里挪,州官也着了急,派下差人,小队子,下乡办案”,但因遍地都是案子,办也无法办!有时“一不小心,连差人也回不去!”结果,弄得州官一筹莫展。——这时,穷人们“才知道联合一块力量大,三十人一班,五十人一伙,都组织起来了,到处打老财,分粮食,砸监店,拒官兵……。后来,都归顺张老洛了,没撑一年,聚有几十万人……。”
捻军其他一些著名领袖,如任柱、龚德……等人的“起手”、“入捻”情况,也都和这大致相似。
可以看出,捻军起义,是在当时的反动统治之下,“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而被“逼上梁山”的结果。
其次,这些故事,以雄劲豪迈的笔触出色地描写了捻军英勇壮烈的战斗,并塑造了不少捻军英雄的光辉形象。
故事对捻军的英勇顽强的战斗,是描写得非常出色的。充满着浓烈的乐观主义气氛,整个基调是雄壮的,浑厚的,使人读了,精神振奋,意志昂扬。同是描写战争,却又能显示出每个具体战斗的独特的风貌。在这些战斗故事中,有描写捻军的强大的军事威力的,如《鲁王大败李鸿章》;有描写捻军的足智多谋的,如《打高公》、《龚瞎子智取蒙城》;有描写捻军顽强壮烈的战斗的,如《胡椒大王》中的《火烧龙山》(利用山洞作战,抵住了敌人的烟熏火烧,终于胜利突围);有描写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如《大战长直沟》……等等。真是丰富多样,彩色缤纷!其中以《鲁王大败李鸿章》的战斗场面写得最精彩。在这篇精彩的故事中,劳动人民为我们绘制了一幅铁流似的画图。
这些故事通过战斗的描写,还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农民英雄人物。——这些农民英雄人物带着各自不同的风貌和独特的性格,神采飞扬、精神抖擞地站立在读者的面前。如张乐行的深谋远虑、老练沉着;鲁王任柱的气度恢宏、指挥若定;龚得的洒脱旷达、机智多谋;胡椒大王和陈公豹的骠悍骁勇……;此外,还有很多妇女英雄人物,如蔡小姐、陈八姑、李三娘……;也有少年俊杰,如张五孩,张便耕(这个十来岁的小“捻童”,竟能用一块石头把赫赫有名的僧格林沁砸死)……。使人读了这些故事,宛如置身于古代农民英雄人物的画廊中,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这些英雄人物,大都是历史上实有其人;但在民间传说中,经过劳动人民的天才的艺术加工,使得他们的形象渗透着浓厚的浪漫精神;因此,他们的品质、性格与形象,显得更为动人。——这应当说是捻军故事在艺术创造上的重大成就。第三,这些故事,还真实地、动人地反映了捻军的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军民关系。捻军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在一定时期内扰乱了清廷的统治,和清朝统治者相对抗,主要是因为它们所进行的战争具有明显的革命性和正义性。它们的反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劳动人民的期望与要求。这在《撵绵羊》、《瞧病》和《赎物还主》……等故事中,都有鲜明的表现。在《双座山》中,张老洛为死难的精灵复仇,庄严地喊出过:“千年的冤仇我来报,枯山的草木我来栽!”捻军的纪律严明,也是它获得当时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捻军深得民心的事实,连反动的统治阶级也无法抹煞。如汉奸刽子手曾国藩在奏折中,曾直言不讳地说:“官兵骚扰异常,几有贼过如篾、兵过如洗之惨;民圩仇视官兵,于贼匪反有恕词,即从贼亦无愧色。”左宗棠在给他儿子的信中,也提到:直隶、山东一带人民“专以兵勇为仇;见则必杀,杀则必毒……。”(均见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一五八页)捻军和这些贼匪一样的“官兵”完全不同,他们确实是纪律严明,为人民谋福利的。如《赎物还主》这篇故事,描写了捻军在战事紧急的情况下,还帮助了一个被恶棍抢劫的妇女赎回原物;后来因为这个恶棍恃强逞凶,就把他杀了,为妇女出了气,为当地人民除了害。在《你看,是绿眼睛吗?》这篇故事中,更是十分感人地描写了捻军的严明的军纪,和他们对妇女们的尊重。捻军的旗主李成,有一次和僧格林沁部队作战,把被僧贼掠去的三百多名年轻妇女全部救回,暂时安置在一个大院里,锁上门,并派遣士兵把守,等候李成回来处理。这些妇女因为受了敌人的欺骗宣传,误认捻军都是些“红胡子”、“绿眼睛”、“无恶不作”的人,心中非常害怕,当她们看见捻军大兵眼上蒙着红布来进行安慰并给她们送菜饭的时候,疑虑才开始动摇,就大着胆子问道:“你们为什么用红布把眼睛蒙起来呢?”这时捻军士兵告诉她们说:“这是俺捻军的规矩,在妇女面前,不准说村话(不文雅的话),不准乱看妇女。”——于是,她们的疑虑、恐惧全部消除了,代之而来的是出自衷心的感激。
总之,捻军故事,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成就哪一方面来看,都可以说是近代民间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值得我们重视。不过,目前我们所读到的这些故事,还只是安徽涡阳、蒙城两县所挖掘出来的一部分材料,远不足以窥见捻军起义的全貌。这些地区,是当年捻军的发祥之地,关于捻军的传说故事的蕴藏,是极其丰富的,应当继续大力地、深入地搜集整理。捻军活动的其他地区(这个地区是非常广阔的),必然也同样地流传着大量的传说故事。因此,我们热切地希望一切有捻军活动的地区的有关部门,都能注意这项工作,组织力量,有计划的、系统的把这些埋藏在老人们记忆中的故事,早日挖掘出来,使它成为社会主义时代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捻军的传说故事》在《民间文学》1959年9月号、1960年1、2月号,以及上海《民间文学集刊》第九本,《安徽民间故事集》等书刊上已陆续发表了二十多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