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新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13
第5版()
专栏: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新阶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书记 王铎
经过1958年和1959年两年的连续大跃进,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已经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并开始了一个持续跃进的新阶段。
1958年和1959年两年的农牧业生产发展速度是很快的,这两年平均增长速度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比较,农牧业生产总值增长七倍多;粮食产量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前四年(1957年因灾减产,未作比较,下同)平均产量增长三点八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二点九倍。畜牧业各类牲畜两年平均增长11.9%,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63%。
上边这些简单的数字,雄辩地说明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业生产和全国各地一样,只要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切实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和我们自己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水、草、繁、改、管、防、舍、工增畜保畜的八项措施,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依靠广大群众的冲天干劲,农牧业生产是能够高速度发展的,并且已经实现了高速度发展。现在,对过去两年农牧业生产大跃进的铁的事实,除了极少数患了“右倾顽症”和闭着眼睛不看事实的人以外,所有的人都无不齐声欢呼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伟大胜利。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是:过去两年农牧业生产大跃进的局面,是否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已经取得的高速度,是否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并使它能够更高些?我们的答复是肯定的。答复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说。
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地发展,要求农业必须是高速度地发展。农业生产高速度地发展,必然会促进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全面的高涨;反之,如果农业发展的速度慢,也必然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这是已经为全国和自治区几年来的经验证明了的。大跃进的两年来,自治区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很快的,特别是工业建设的发展非常迅速。新兴的工业城市日益扩大,新开辟的工矿区不断增加,特别是1958年和1959年两年来城市供应人口增加得更快,这两年每年平均增加八十万人,每年人口增加将近全区总人口的9%,这就要求农业在粮食、副食品、蔬菜等产品产量上有更多的增加。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和人民公社还需要逐渐增加粮食的储备,这就更需要加快粮食的增产。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每年按纯增15%计算,饲料的生产必须大量地增加,才能满足发展畜牧业生产对饲料的需要。轻工业的发展,要求增加大量工业原料的供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轻工业产值五年平均增长27%,1958年和1959年两年平均就增长了40.8%,而今后的发展,必然更快,这就要求农牧业提供更多的工业原料。总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高速度发展,都要求农牧业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油料、经济作物、副食品、蔬菜、畜产品,以供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粮食的需要和工业的发展对于原料的需要,以及生产出更多的农副产品,满足市场供应和出口物资的需要。因而,要求农牧业生产持续高速度的发展,这是很明显的。
其次,自治区有广阔的农田,有大量可以开垦的荒地,有广大的牧场可以大量发展畜牧业生产,有很大的山林地区,有丰富的林木和野生动植物,有两千万亩的水面等资源丰富,农、林、牧、副、渔五业都有广阔的发展前途。过去几年,特别是从1958年起两年来的大跃进,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牧区基本建设,大搞各项增产措施,为今后继续高速度发展农牧业生产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的突飞猛进和技术的提高,我们的经验更加丰富了,物质力量更加雄厚了,技术更加提高了。特别重要的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支援农业的方针,人们对农牧业的重要性,认识更深入了。经过两年大跃进的实践,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发展农牧业的一整套方针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必然变成伟大的力量,在今后持续大跃进中,将会更加显示出它的无穷威力。有了执行党的发展农牧业一整套方针和农业“八字宪法”的丰富经验和知识,使我们在高速度发展农牧业生产上,贯彻执行总路线的办法更多了;我们对农牧业生产规律性的知识也更多了。我们有了人民公社组织,使农村牧区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公社经过整顿之后,已经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今年再进一步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的建设,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还必须着重指出,1958年和1959年两年农牧业生产的大跃进,只是高速度发展农牧业生产的起点,过去两年的大跃进,已经为今后农牧业生产持续大跃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同全国其他各地一样,是一片大好形势。无论从政治思想方面来说,从自治区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的要求来说,从客观条件,物质基础和从农牧业生产今后的发展需要来说,都一定能够持续跃进,并且必须实现持续跃进。
随着全国和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形势,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业也进入了一个持续大跃进的新阶段。在这新阶段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速农牧业的技术改造,进一步巩固和建设人民公社,为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为加速实现农牧业的现代化,把自治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之一而奋斗。这就是我们实现农牧业的持续大跃进的总任务。
1960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一年,是继续过去两年大跃进实现新的跃进的一年。在这一年,党中央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和工业支援农业的方针,国家又从投资、钢材、机械、化肥等方面大力支援农牧业。因而这一年是自治区农牧业技术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一年,又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因此,我们农牧业战线上的任务更加艰巨了,责任更加繁重了,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农牧业生产的领导上和实际工作中,必须注意抓紧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必须遵循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全党和全体干部中明确地树立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工业和发展农牧业同时并举,工业支援农业为方针的指导思想,把高速度发展农牧业作为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把发展农业列为首要地位。农村、牧区各级党委必须把领导重点放在农牧业上,实行工农并举,工业服务于农牧业,发展农牧业以支援工业。各城市工矿区党的领导应以工业为重点,实行工农并举,工业支援农牧业,农牧业服务于工业。各个业务部门都要树立起支援农牧业的思想,像支援工业那样,支援农牧业生产。把发展农牧业放在首要地位,这不但不会妨碍工业的发展,相反,只有农牧业在胜利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又实现技术改造,才能使农牧业更适应工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越来越多的粮食、轻工业原料、劳动力和扩大市场供应物资,才能大大促进工业的继续大跃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第二,以粮为纲,实行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并举,全面发展多种经营。把粮食列为农业生产的首位,在优先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对粮、油、糖、麻、烟、蔬、果、蚕、药、杂十项作物统一安排,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大跃进。要做到既使粮食有更大的增产,又使各种作物适应需要,都有增产。
为了做到农业战线上各项作物能够有比例地发展和避免各种作物互相挤占耕地,失去内部平衡,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充分利用自治区土地多的有利条件,进行大量开荒和充分利用农村零散空地使耕地扩大10%,以扩大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这样不仅能使粮食作物的面积增加,而且还能适当地增加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的面积。我们一方面从扩大种植面积来保证粮食、油料、经济作物等总产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从更好地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来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建立大面积高额丰产田。为实现这一目的,今年增加水利灌溉面积四百万到五百万亩,灌溉面积达到二千五百万到二千六百万亩,其中常年受益面积达到二千一百万亩,肥料比1958年增加36%,全面开展亩施万斤肥运动。通过农业“八字宪法”综合措施,使25%的耕地建立成基本农田,实现大面积高额丰产。
第三,实行农牧结合,种植业和饲养业并重,使二者互为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跃进。畜牧业在内蒙古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使今年畜牧业生产能够继续保持大跃进的局面,我们根据以猪为首、六畜兴旺的精神结合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的特点,一方面坚决贯彻公私并举,以公养为主的方针,开展公社、生产队、生产小队万猪场、千猪场、百猪场运动,大力解决猪源、饲料、防疫几个关键问题,使今年养猪实现翻一番的跃进,另一方面深入开展以百母百仔为中心、创造高产群的畜牧业大生产运动。当前应该加强以保畜接羔保育为中心的过春工作,提高繁殖率成活率,使今年牲畜增殖32%,从而保证纯增15%。在增加牲畜数量的同时,努力提高牲畜质量,积极进行品种的改良和优种的选育工作。在发展羊的同时,大力加强大牲畜的繁殖工作,以改变这方面的落后现象。通过畜牧业的高速度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
第四,建立农牧产品基地,使农牧业生产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农牧业技术改造,争取在三、五年内把农产品基地建设起来,以生产更多的粮食、油料、工业原料和其它经济作物,并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在牧区、林区扩大国营农牧场的建设,大量开垦荒地,争取三年内建立新的农业基地,使粮食、饲料能够自给,以更快地发展农牧业。在城市的郊区、新的工矿区、林区和牧区,在一、两年内把副食品基地建立起来,使农业这个基础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必须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牧区建设,实行农牧业技术改造。以技术改造为中心,更加全面地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和畜牧业的八项措施,争取五年到六年时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1962年前以半机械化为重点,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牧区争取三年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1960年自治区农牧业生产,无论各项任务和措施都大大提高了,用于农牧业生产的需工量也大大增加了。为了保证实现生产跃进的任务,除了要挖掘劳动潜力,改进劳动组织,合理安排劳动力,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大兴协作而外,提高劳动效率的中心环节是大搞工具改革。现在全区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农牧业技术改造的群众运动已经开展起来。我们计划经过大量的改革工具创制和推广先进工具,使农牧业生产的劳动效率提高半倍、一倍或更多一些。我们深信,通过工具改革运动,一定会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保证农牧业生产的大跃进。
第六,根据中央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建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实行工业和农业并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并举,全面发展公社经济,以加速人民公社的经济发展。人民公社必须坚持进行两条道路的斗争,不断巩固农村牧区的社会主义思想阵地,才能更加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现在,农牧区新的跃进的高潮已经随着春季生产的到来,正日益高涨。我们领导上的迫切任务是要把这个大跃进的任务组织得更好,使生产大跃进一浪比一浪高地胜利前进。我们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红旗,高举我党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三大法宝”——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站在形势的前头领导形势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干部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以毛泽东思想把广大干部武装起来,充分认识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克服右倾保守思想,树立起持续大跃进的共产主义雄心大志。深入地总结内蒙古自治区两年来贯彻执行总路线和农牧业生产的方针,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和牧业八项措施的丰富经验,把我们在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的、成功的经验和农牧业生产规律性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在今年实际工作中去,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经验,坚决贯彻执行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大搞试验田的方法,使广大干部和群众经常保持旺盛的革命干劲,以促进农牧业生产高速度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