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抓早 抓紧 抓实 抓好 抓水 抓肥 抓土 抓工 各族农民千方百计增产粮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13
第5版()
专栏:

抓早 抓紧 抓实 抓好 抓水 抓肥 抓土 抓工
各族农民千方百计增产粮食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七百万蒙、汉、回、满等族农民发挥着人民公社的巨大威力,力争今年粮食更大丰收。一场争时间、抢速度、突击备耕、迎接春耕的战斗,在黄河两岸、阴山南北、西辽河流域和嫩江之畔激烈进行。
抓早、抓紧、抓实、抓好是今年自治区备耕运动的四大特点,今年备耕高潮比1959年提前了一个多月,劳动出勤率显著提高,乌兰察布盟和昭乌达盟等地的社员出勤率分别达到了93%和95%左右。
内蒙古各族农民根据两年大跃进的丰富经验,认识到“土是根、肥是劲、水是命、种是本”的道理,在备耕运动中紧紧抓住了“水、肥、土”这三项增产措施。现在全区已经完成当年受益的水利工程达六千五百多项,不少地区大抓渠系建设,先后挖通各级渠道一万五千多条,打井一万多眼,掏泉七百多处,扩大灌溉面积达一百八十七万多亩。目前有一万一千多项水利工程,一百多项重点工程和黄河三盛公枢纽工程,以及黄河南北的两大干渠,正在紧张施工。全区水利工地上的七十万各族社员,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决心大干3月份,完成水利工程计划的70%—80%,使正在兴建的大部分工程在春播前竣工,投入春浇。各族农民还抓住自治区有许多河流、湖泊、水泉和大量冰雪的有利条件,以“三水”(天上、地上、地下)并用的精神,广泛开展了蓄冰积雪、扫雪归田和运冰进地运动。目前全区已养冰蓄水十一亿立方米,完成全区到3月底养冰蓄水计划的73%以上。现在,有些地区正开始提前春浇,已有春旱迹象的昭乌达盟现已破冰春汇地二十三万多亩。磙地保墒和水土保持工作,在十年九旱的内蒙古高原上,具有重大意义。现在全区已磙地保墒一千八百多万亩,占去年秋翻地的30%以上,达到去年3月下旬春耕开始时的磙地面积;水土保持面积已达二千多平方公里。这个水利运动,为今年农业的特大丰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过去不习惯多施肥料的内蒙古各族农民,今年已积肥三千一百多亿斤,比去年全年施肥量还多八百多亿斤,肥料中的人畜粪占60%。另外,还建立了八千六百七十五座土化肥厂,生产土化肥六万二千七百五十六万斤,现在全区已把一千五百七十六亿斤的肥料送到地里,
(即全部积肥的50.4%)。为了加快送粪速度,不少地区大力挖掘了运输潜力,组织千军万马,大搞送肥突击战役,全区现已集中十五万辆大车投入了送粪运动。
大抓土壤改良,是今年内蒙古争取粮食特大丰收的一个重要措施。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全区已改良各种低产土壤六十九万九千多亩。现在各地人民公社正运用公社的强大力量,决心在春播前改良土壤二百万到三百万亩。
大搞以工具改革为中心的技术革新运动,对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实现今年农业生产继续跃进,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现在轰轰烈烈的工具改革运动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已经改革各种工具十万件以上,其中一百九十件各种先进工具正在大力推广。(附图片)
磴口县幸福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正在积肥
新华社记者 宝音朝克图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