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绿树丛中点点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13
第6版()
专栏:

绿树丛中点点红
红书 志明 兴亚
小兴安岭是个多么美丽富饶的宝地!在那迤逦蜿蜒的山岭上,生长着茂密的红松。粗大的树杆迎风劲立,毫无惧色,向蓝蓝的苍空舒伸着慓悍的身躯。苗条的小桦树,依扶在它的身旁。松冠上的针叶镶嵌着一簇簇的成熟了的松塔,河边上的鹿群,从温泉流过的清沟里吸饮着泉水。远处传来伐木者的喊声和机锯轰鸣。以前,这里还仅仅是个伐木场,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亲手办起了数百个小型木材加工厂、林产化工厂。现在他们全力向深山进军,决心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财富,支援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这正是:
兴安峻岭长绵绵,
宝藏埋没上千年;
今朝有了总路线,
壮起工人英雄胆,
大搞“三化、四自给”,
令山献宝奉人间。
工厂小作用大
这是一个飘洒着雪花的严冬。一列森林火车的汽笛声划破了小兴安岭的寂静。这时已经是暮色茫茫,夜幕降临了。
我们乘着棚车来到林区。透过棚车上的雪帘,往远处的山坳里望去,点点莹光在跳动。春天,正是
“长青”和“东风”两个林场大搞木材综合利用和林化生产繁忙的季节,在那一片开阔的盆地上,四周紧围着蜿蜒的山群。数十处木板房,泥草房参杂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崭新的林区小山城。山坡上烟雾升腾,随着上班的汽笛声,职工和家属们在热气蒸腾地提炼松根油的厂地上,把破碎了的“明子”块,放在热水翻滚的大锅里提炼松脂。简易加工厂的马达声有节奏地鸣叫着,小带锯、元锯、截锯等在一个六十五马力的动力机带动下,飞速地旋转着。把废料——风倒木、大枝丫制割成有用的板材、小方、箱板材和做家具的原料。碎小的木料在日用工具制造车间也能找到它的归宿。女工们用小料制出了精致的天棚盒、斧把、马夹板和儿童玩具。这样一个小型的简易加工厂,每天加工二十多立方米废材,制出各种有用的成材十立方米以上。
“东风”和“长青”林场,就是依靠这些勤劳的人,在一年的时间里办起了十几座林产化学工厂和木材简易加工厂,用废料生产出十多种产品,其中有:用松针提炼的芳香油;用松根提炼的松香;用树皮炼的栲胶;用风倒木、大枝枒加工出的小规格材。林木,在这些敢想敢干闯入科学“禁地”的人们手下,变成了无价之宝,献出了它应当献出的一切。
“一滴露珠可见太阳”,像“长青”“东风”这样的林场,在小兴安岭和完达山丛林的深处,已经日益成长壮大起来了。现在有五百多座小型的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厂正沿着“三化”“四自给”的总方向迈进。
老工人建新厂
去年冬天,为了迅速发展林场的综合利用,伊东木材加工厂,特派了老工人、共产党员矫振铎去长青林场帮助建厂。临行前,工厂的党总支书记,一再嘱咐他说:“老矫!这次组织上把你这个老模范调出去支援林场,任务很重啊!因为在山场建立木材加工厂是黑龙江省一个新的创举,不仅意义重大而且碰到的困难也会很多,但是这个任务只能搞好,千万不能搞坏啊!”老矫充满信心地回答说:“请放心,一个共产党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党交给我的任务,我坚决保证完成。”
就这样,在严寒的冬季里,老矫踏着白雪扛着行李卷来到了长青林场。当时这里的领导就把筹建木材简易加工厂的重担放在他的身上。开始,老矫看到这么繁重的任务,有些耽心。但是,当他亲眼看到采伐过的林地上,一堆堆树枝丫、树头、风倒木,白白任其腐烂的情形,干劲就来了。从此老矫就凭借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党的事业的一颗红心,率领着刚刚脱开家务的妇女们投入了紧张的建厂劳动。一次在安装蒸汽机和带锯时,林厂没有水泥不能浇灌混凝土机坐台,严重地阻碍着工程进度。这时老矫就领导工人开诸葛亮会,动员大家讨论研究,献方献策,终于想出了用菱苦土、耐火土、木材等代替水泥,制成了机座台,加快了工程进度,质量很好。安装锯的皮带轮都是铸铁的,但是一个林场上哪能找到这种东西呢!于是老矫又想出“以木代铁”办法,用硬木制成轮子代替铸铁轮。现在这个工厂机器上所用的轮、轴杠、轮柄等,绝大部分都是木制的。
这个简易木材加工厂,在老矫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下,仅用一百五十天的时间就建成了。
普通工人变“专家”
在东风林场化工厂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繁忙的中年人。他每天一刻也不闲地在车间穿来穿去,不时地还挽起袖子和女工们一起提炼松针香油。他的操作是那么熟炼而又迅速。许多工人在生产中遇到困难就找他帮助解决。他的技术在工人们的眼里享有极大的威信。这个人就是被人们称为“土专家”的倪勤。
一年前,倪勤还是个准备作业工人。党的大搞林产化学工业的号召,对他鼓舞很大。他过去就非常羡慕当一名林化工人。他自己买了许多有关林化生产的小册子,认真学习,按参考书上的做法进行各种试验。有一次下班后,他扒下了白桦臭松等八种树皮,回到家里用煮饭铁锅进行炼制。第一次没有炼出油来,第二次又失败了。以后他的爱人帮他,两人一起试验,终于成功了。他已经掌握了八种林产化学产品的炼制技术,现在他是“东风”林产化学工厂的厂长,又是技术员。
碎木变白纸
汤旺河上已结成一层薄冰,山头上白雪皑皑,小兴安岭已经披裹上白色的银装。……但是在那相隔千里的海河边上却吹来了浓厚的暖意。
伊东林业局木材加工厂造纸车间落成了!这标志着这个厂在大搞土法木材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向洋法生产迈进了一步。这个总面积为二千平方米的造纸车间,整个设备都是“洋”的,在剥片、刻料、蒸煮、抄纸四道工序都是机械化操作。工厂投入生产后,每年用板皮、板条、小木头、枝丫等碎料,能够制造出九百多吨纸张和大量纸浆。现在这个车间已经正式投入生产了。他们生产的纸张已能供当地使用。(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