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结合发展多种经济、兴修水利、保持水土、整修梯地 广西大规模开荒扩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14
第1版()
专栏:

结合发展多种经济、兴修水利、保持水土、整修梯地
广西大规模开荒扩种
已开荒山荒地一千万亩以上,新垦耕地及时种上杂粮、豆类和经济作物
本报南宁13日电 广西僮族自治区各地在大规模开荒扩种中,实行开荒与发展多种经济相结合、开荒与兴修水利相结合、开荒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开荒与整修梯地相结合,做到开荒扩种数量多,质量好,既照顾目前利益,又注意到长远利益。到2月底,全自治区开荒已达一千万亩以上。各地已在新垦地里,及时地种上大量的杂粮、豆类和经济作物。
在大规模开荒扩种中,各地普遍注意到开荒中的“四结合”。一、开荒与发展多种经济相结合。采取多种经济上山,粮食作物下平川的办法,把新垦地辟为综合园艺场,经营木薯山、花果山、药圃、猪场、蜜蜂场等等;而原来经营多种经济的地方,由于水利灌溉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可腾出来多种粮食作物。玉林专区采取这个办法,不仅促进多种经济的发展,并且预计扩种收获的粮食可接近去年早造的总产量。二、开荒与水利相结合。各地在开垦荒山荒地时除了严格注意保护水源以外,在“水利修到哪里,开荒开到那里”的口号下,在大搞水利的同时大搞开荒活动。连年干旱的来宾、贵县、平南、桂平等县,由于做到开荒与水利相结合,现在不少荒地都翻过土,引进了水,准备种植水稻。三、开荒与水土保持相结合。各地一般都做到坡度二十五度以上的荒山荒地不开荒,要开则采取挖鱼鳞坑种植的办法,以保持水土;在二十度上下的坡地,开荒后一般也都实行农林混种。今年全自治区荒山造林一千五百多万亩,其中农林混种近三百万亩,鱼鳞坑遍山皆有。平坡荒地开垦后,一般都注意开好水沟,以保持水土,保证作物生长。全自治区已种下的四百多万亩木薯,普遍采用了开沟起垅的种植方法。四、开荒与整修梯地相结合。开荒后逐步把坡地整修为梯地,这样可以使土地平坦,耕作方便,作物产量高;又可以保持水土。都安瑶族自治县一边开荒,一边修砌石埂梯地,二万多人奋战二十多天,就把二万多亩坡地变成梯地。
由于实行了“四结合”,各地的开荒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多数新垦荒地用双轮双铧犁等新农具翻土,把新土打碎耙平施肥后才种上作物。玉林专区广泛组织技术指导组,分赴各地边开荒、边检查,作出质量鉴定。龙津县各公社按照耙土不碎、整地不平不种,基肥不足不种的要求,已种下十五万多亩早玉米,规格质量都达到一般作物地的标准。南宁专区在新垦地里,每亩普遍施下基肥五十到一百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