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打破界限大协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14
第2版()
专栏:

打破界限大协作
王朴
“同家梁商店和矿上的关系是,有分工,没界限,亲如一家人。”这是中共大同煤矿同家梁矿委员会书记刘素善同志在一篇文章(见1959年12月1日本报)里讲的一句话。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听到或看到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之间互相协作的时候,就想起它来。今天读了上海市杨浦区银行办事处在区委的领导下,组织财政、金融、交通等部门和工厂企业大协作的新闻,以及太原市协作利用原料材料的新闻,又想起了它。“有分工,没界限,亲如一家人”这句话深刻地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
分工,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生产力越发展,分工越细,这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工不管分得多细,不同的部门决不是一组平行线,互不相干,而是一根绳子的几股线,互相交织着,影响着,促进着。工业发展了,需要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的相应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也不能彼此孤立发展。特别在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以及各个车间和小组,不仅生产上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组成部分。工业也罢,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等也罢,都不是一个部门、一部分人的事业,而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事情办好了,六亿五千万人民都得到好处;事情办坏了,受损失的也是六亿五千万人民。既然都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都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那么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以及各个车间和小组之间,还有什么截然分开的界限呢?
有分工就必有协作。在协作的原则下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协作。“有分工,没界限”,这是分工和协作的对立统一,也是局部和整体的对立统一。我们既要看到有分工的一面,又要看到“没界限”的一面。因为有分工,所以就要做好分工范围内——局部的工作。有了困难,凡能自己解决的,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自己解决,要眼睛向内,自力更生,不要依赖别人。要以做好局部的工作推动全局,决不要以局部拉全局的后腿。因为“没界限”,所以就要处处顾全大局,时时关心整体,眼睛向外,把别人的困难看做自己的困难。“一家有事,大家支援”;“困难留给自己,方便送给别人”。你把困难留下,我也把困难留下,大家都把困难留下,困难就难不住人了。你把方便送给别人,我把方便送给别人,他也把方便送给别人,于是大家到处都感到方便。大家都本着“有分工,没界限”的精神办事,彼此相处就亲如一家人,像同家梁煤矿和同家梁商店那样的工商协作的事迹,像上海杨浦区工业、财政、金融等部门那样大协作解决原料、材料、燃料、运输、资金等问题的事迹,像太原市那样协作使用材料原料的事迹,就会普遍出现,整个国民经济就可以全面地持续地跃进。
协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的特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部门之间虽然也不能彼此孤立发展,但由于不同的资本家集团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利害冲突,不可能有真正的协作。在那里,分工就是分界。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上下、左右、前后有直接关系的部门、企业、车间、小组、工人之间有着同志式的协作,而且在没有直接关系的部门、企业、车间、小组、工人之间也有着同志式的协作。“有分工,没界限,亲如一家人”,纷纷打破企业界限,打破行业界限,打破地区界限,哪里有困难,闻风而去,主动支援别人,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风格,也就是共产主义的风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