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千方百计当好党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有力助手 控江商店是居民的好管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3-15
第2版()
专栏:

千方百计当好党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有力助手
控江商店是居民的好管家
本报讯 上海市控江商店认真贯彻“一切为工人新村居民生活服务”的方针,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发动和依靠商店内外群众,千方百计改进供应、服务工作,组织人民的经济生活,被誉为新村居民的“好管家”。
控江商店是一家综合性的国营零售商店,担负着控江和附近的凤城、凤南等十四个工人新村,将近九万居民的生活用品供应和生活服务工作。商店经营的商品,从细小的发夹、别针到高档服装、整套家具,共有二万一千多种;同时设有食堂、小吃部、理发室、洗染组、照相馆、浴室和修配门市部等饮食、服务机构。居民需要的吃、穿、用商品和修、补、洗、染等服务项目,几乎样样俱全。这个九万人的“好管家”的特点是:熟知家底,心中有数,关心家人,体贴入微,商店因此成为新村居民经济生活的中心。
控江商店在为工人新村居民生活服务和组织居民经济生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摸清需要多方供应
宣传政策指导消费
为了管好这个“家”,职工们首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工作,研究消费规律,摸清“家”底。商店通过设立缺货登记簿,召开居民座谈会和上门访问等形式,经常征求消费者的意见和需要。周围十四个工人新村内,哪一行业的工人收入多少,哪一天发工资;村内有多少成年人,多少孩子,以及新村居民的人口变动和消费习惯,控江商店基本上都很清楚。商店根据这些情况,有目的地组织供应,及时改进服务工作。
千方百计便利居民,像对待亲人一般关心、体贴居民,这是控江商店一个很大的特色。营业员走出柜台,主动为居民服务。谁家有了产妇或病人,他们及时把一些营养食品或药品送上门去。仅今年以来,商店为老、弱、病、残的居民和产妇送货上门就达一万六千多次。工人分三班生产,商店就日夜营业。夜班工人回家,午夜二三点钟还能在商店的小吃部吃到热点心。他们看到居民早晨买菜不便,就在菜场增人、增秤、增摊,并实行流动供应,满足了居民的需要。居民反映用具坏了没处修,商店便积极开办修配业务。设立了一个有七十多个修配项目的综合性修配门市部,从修理高档复杂的收音机、钟表、自行车到代磨菜刀,代穿牙刷等,应有尽有。为了给居民修理电灯泡断丝等毛病,营业员特地到南京去学习灯泡修理技术。修配门市部又在菜场摆摊和派人挑担背箱上门修理,便利群众。适应居民生活上多种多样的需要,控江商店还扩大代售报刊、邮票、公共车辆月季票等服务业务;开辟了一个拥有汽枪、拉力机等文娱用品的综合游艺室,深受居民欢迎。
控江商店担负供应的地区,广达十五平方公里。为了尽量便利居民购买,商店在尽可能增加供应据点的同时,又走群众路线,依靠村内居民组织(即里弄委员会)开设了二十三家居民代销店,委托他们代销一部分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零星商品,弥补了商业网点的不足。现在控江商店共有各种供应据点六十七个,居民一般走三五分钟路就能买到东西。采取这一措施后,商业网的布局基本上做到了大、中、小类型相结合和集中、分散相结合;既有商品花色品种较多的大型商场;又有经营一般吃穿用商品,有一定数量花色品种,分布在一定地段的中型门市部;也有经营食品、杂货、小百货、油酱等生活必需品的分散的小型门市部和代销店,基本上适应了当前供应、服务工作的需要。
控江商店不仅关心居民生活,周到地为居民服务,比较突出的是注意组织居民生活,指导消费。营业员们同居民交朋友,通过上门访问,互谈家常等方式,随时向群众开展经济宣传。去年夏天,草席供应一度不能满足需要,商店运用了供应商品和指导消费相结合的办法,召开居民座谈会,向大家讲解国家的商品供应政策,介绍货源情况,取得群众的支持与协助,由居民自己商议把草席供应给最急需的人;同时商店又大力开展旧席的修补工作。这样做法,居民普遍满意,有的还自动把买到的草席转让给急需者。控江商店营业员还经常钻研商品性能,向顾客传授保管知识,帮助精打细算,作他们的“参谋”。
支持居民自我服务
主动传授业务技术
控江商店在改善本身供应和服务工作的同时,又在地区党政部门的领导下,支持与促进新村居民大办集体生活服务事业,通过群众自我服务的方式,满足生活中的一部分需要。这是控江商店组织新村居民经济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党的领导下,商店和新村居民组织共同组成了“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管理委员会”,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安排。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帮助居民办起食堂、理发室、修配门市部等三十多个群众需要而又有条件兴办的集体生活服务组织;商店还不断地在业务技术、经营管理、原料设备供应等方面给以辅导和帮助,促使这些组织迅速巩固、发展。居民食堂成立初期,由于炊事员缺乏经验,伙食办得不够好。商店特地为食堂开办了炊事员训练班,派出优秀的厨师向他们传授调烹技术,协助安排菜单。在商店支持下,居民食堂的伙食质量大大提高,现在每天最少能供应十多种菜,多的时候有三十多种,搭伙的居民很快地增加。商店不但帮助居民组织培训理发员,开设了四家民办理发店,并主动训练了部分保育员为幼儿园的儿童理发。商店还帮助居民组织加工制造了五只热水炉,在控江、凤城等新村开设了五个群众迫切需要的民办热水店。商店的财务会计干部也经常到居民食堂、托儿所和其他民办服务组织去,帮助搞好财务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满足群众生活上的各种需要,控江商店最近又协助新村居民组织在群众中开展“生活服务员”的试点工作,以房屋为单位,从居民中推选出一个“生活服务员”,帮助这幢屋内各户人家料理一部分家务,如打扫房间,代买东西、代收水电费,接送托儿所的孩子等。这一新的措施,不但大大便利居民,使更多的家庭妇女摆脱家务牵累参加生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邻居之间互助友爱、团结和睦新风气的发扬。
控江商店采取以上各种措施以后,商店和居民之间出现了亲如一家的新型关系。居民们都乐于帮助商店做好供应、服务工作。今年春节前,商店供应工作繁忙,人手不足,新村居民组织干部和部分居民自动到店帮助包扎年货,维持秩序。控江新村第二村有个退休老工人蒋荣法,近年来每天到商店的小吃部帮助做些轻便的杂务。他说:“工厂是国家的,商店也是国家的,我虽不在厂里生产,帮助商店做些轻便活也是应该的。”
政治挂帅明确任务
店内店外依靠群众
控江商店在组织新村居民经济生活的工作中取得这些成就,首先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的结果。整风运动中,全体职工经过辩论,明确了商店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新村的工人及其家属服务,而这也就是为生产服务。以后,大家又一致认识到凡与居民生活密切有关的项目,只要有条件,都应该经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当好群众的“管家人”。在职工认识提高的基础上,控江商店采取了发动商店职工和紧紧依靠新村居民的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工作得以不断前进。控江商店的全部工作人员不到九百人,和新村九万居民是一与一百之比,商店被誉为“好管家”,关键之一就在于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
控江商店已经成为上海市工人新村商店中的一面旗帜。中共上海市委财贸部在最近召开的新工业区和工人新村地区商业工作会议上,着重介绍了这个商店的先进经验。现在,一个“比控江、学控江、赶控江”的竞赛,正在全市其他工人新村商店中展开。(附图片)
上海市卢湾区蒙自路第三居民委员会在商业部门的支持下,全面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现在,这个里弄百分之九十以上有劳动力的居民都已分别参加了各种社会劳动和集体服务事业。这是组织起来的绣花小组,正在为商业部门加工毛线衣
新华社记者 霍生联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