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巧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02
第3版()
专栏:湖南通讯

巧干
本报记者 彭香林 黄生谱 李进挺
在新开垦的处女地里,早稻种子发芽了,油菜田和绿肥田里,一片锦绣,一冲又一冲翻犁好的水田里布满了黑浸浸的肥料堆,使人们对今年农业丰收充满了信心。
湖南衡山县吴集人民公社的春耕生产大忙已经来到了。真奇怪,田里劳动的人并不比往年多,而春耕准备工作为什么做得特别出色?
几天的访问,使我们找到了一个答案:巧干。
公社党委负责同志说:自从去年开展群众性的工具改革运动以来,全公社创造、仿制的新工具有七十三种,推广使用的共五万多件,这就等于增加了二千五百多个劳动力。去年冬天,由于使用土机械修水利,只四十五天,就修起中小型水库一百零八座,塘堰七百多座,比过去十年修的水利工程多五倍。现在每亩田已积肥一千五百担,比往年增加了一千担,田里的犁耙工夫,也做到两犁两耙,原来荒田荒土种上不算,还新开荒一万八千亩,以及造林、修公路、修河道等。社员们都说:“工具改革使这里人增加了千百万双手。”这句话一点也不错。
车子战胜了扁担
在这个公社里,给人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再没有人用扁担挑运物品了;在田间大道和山坡小路上,到处可以见到独轮、三轮、四轮车子,有手推车、牛拉车、土火车、绞盘车、滑道车………。田力生产队妇女们使用的手推车,一次可以装运四担肥料,这种车子到了田边,人一转过身,两手把车辕朝下一压,车轮就像蝎子翘尾巴一样滑出来、翘上去,手推车变成了拖泥船,把肥料直接运送到田间粪凼里。人们称这种车子是“水陆两用活轮车”,载重四百斤,比肩挑提高工效两三倍,一天可运一百六十担肥料下田。
说起这部车子,就使人回想起去年12月间,大家用车子送肥,运到水田边,还要再用扁担挑下田去。老农曹时青捋着胡子说:“我一定要造一部能上山、能下田的运肥车。”在公社党委的支持帮助下,一个有木工和老农参加的诸葛亮会召开了,能工巧匠们个个磨拳擦掌,苦思苦想。龙山生产大队木工郭俊满连夜画图,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制成了这部能上山能下田的水陆两用车。第二天一早他跑到公社党委报喜,一看其他十四个生产队制的两用车也送来了,经过当场比武,大家都说郭俊满造的这部两用活轮车最好,在全县新工具比武会上也评为第一,很快就在衡山全县推广使用了。
放下扁担,推起车子,这在吴集公社可以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变革。1958年以前,这里的人很少见过车子,后来有了一些车子,人们开始不习惯使用,还发生过“扁担和车子”比赛的故事。田里大队的妇女最先学会了用车子,但一些男社员不相信车子比扁担强,推选出谢顺生和陈丁生两个大汉子和妇女比赛:同样的距离、时间,用车子一天运肥一百六十担,人挑只挑了四十担。两个大汉子累得腰酸背痛,妇女们用车子却轻轻快快,并不很累。扁担被车子战胜了。现在,车子已经成了人们的随身宝,社员曹雪兰夫妇俩都是好劳动,他俩人就有三部手推车;老农曹用廷拿出存放了二、三十年的棺木,给六个儿子每人做了一部车子,还献出四部车子的材料,让更多的人用上车子。全公社仅手推车就有六千八百多部,做到了每个劳动力人手一车。全公社还造了几百部牛车。人们都说车子能使半劳动力变成强劳动力,一个劳动力变成三个劳动力。
不再用耙头翻凼
沤在田里的凼子该翻了。过去,翻凼都是一个人用耙头翻。今年,他们是两个人操纵一架两张连在一起的有六尺长的大耙,像拉锯一样,一来一往,两丈长、六尺宽、一尺多深的粪凼,只要三、四分钟就翻完一个。看起来挺轻巧,费力不大;两人操作,一天能翻二百多个大粪凼。过去用耙头翻凼呢?一天最多只翻得二十多个。
今年,肥料比往年多了好几倍,社员们一则喜,一则愁,喜的是肥料多了能增产,愁的是用耙头翻不过来。淡家冲大队党总支书记赵恒仕和木工穰治华动了心思,他们商量要试制一种快速翻凼器,于是搬来一张耙田的耙,一边由一人掌握耙,一边用绳拉,翻凼确比小耙头快,但使用不方便;他们又把两张耙连到一起用手掌握着翻,经过多次改进,结果很好,就是用铁耙齿不合算,后来又改成竹耙齿,等正式下田试用的那天,人们都欢天喜地的跑来看。从此翻凼器成了人人喜爱的东西,全公社由于使用翻凼器,布满三万多亩水田的粪凼已翻了四次,这一项革新,全社就节省劳动日十三万六千多个。
畜力水车站
在这个公社的河、港、小溪边,都有一座座小茅棚,茅棚上写着“畜力水车站”几个大字。里面一头牛拉着一架转盘,带动几部水车转,一股股清水灌进了田。走近看时,赶牛的不是带着针线做活的老婆婆,就是带着书本的小孩子。畜力水车站是去年抗旱时的产物。那时,全公社大部分劳力集中抗旱,其他工作没人管。木工丁桂生看到社员为了车水日夜苦战的情景,又看到耕牛闲着没处使用,他就利用绳索牵引机的转轮,做成了牛拉转盘水车,牛在轮盘内拉着转,起初因占的地方大,不能移动,小溪边不能安装;又把转盘改小,牛在外边转,这样轮盘齿少,转得不快,工效不高。他日夜琢磨,连吃饭也把筷子摆成转盘钻研,终于想出了在大轮盘边安装一个小侧轮,这样就加快了转速。牛拉水车成功了,一天可灌田十三亩。全公社做了七十八部牛拉水车,去年节省抗旱劳动日二十多万个,同时保证了全面丰收。现在牛拉水车又开始转动起来,向田里灌水了。
春耕季节“不太忙”
吴集公社在春耕中巧用新工具的事情,真是看不尽说不完。除了上面说过的几件以外,还有撒粪用的牛拉撒粪器;犁田有改良式双轮双铧犁,它比旧犁提高工效四倍多;耙田有三用耙,原来耙三道,现在一道就行了;除了插秧机,还用拔秧器代替手工拔秧;整田塍也有田塍荡光器;有点灰器代替手点灰;有喷雾船代替人背喷雾器;有四轮横直中耕器代替人力?田。农副产品加工方面,有水力自动碾米厂、油榨坊,在养猪场和公共食堂里,也都实现了半机械化。
虽然是紧张的春耕季节,但社员们由于干得巧,并不感到太劳累,在这里人人精神舒畅,个个谈笑风生,在田里休息的时候,人们不是作诗作歌,就是从口袋里掏出书本学文化。连夜苦干的情况没有了,每到晚上,社员们吃过饭都自动地来到政治、技术、文化“三合一”的红专业余学校学习。全公社组成了一百三十四个科学技术研究小组,有一千多人参加。由于技术革新和文化革命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全社已培养出工业技术人员三百二十多名,农林牧副渔的技术人材二千一百多人,社队财务管理人材一千一百多人。人们现在都说:“生产忙,没有文化会更忙;要‘四化’没有文化就化不了啊!”
新的一代
顺着河岸的沙洲上,一群女青年正在忙着“插秧”,走近一看,她们是在用一蔸蔸松针,练习插秧,原来这是公社训练插秧机手的“课堂”。全社计划训练的一千五百名插秧机手,现在已训练出近千名。荆花桥大队女社员陈秋芽,是十六岁的姑娘,早在春节过后,田里水结了冰,她就参加了使用插秧机的学习,她忘记了吃饭,忘了休息,只两天就学会了。她还学会了使用深耕犁,学会了推车子,两年里共学会了二十四种农业生产技术,掌握了十六种新工具的使用技术,成了农村中新的一代农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