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三星当头照 万年幸福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旁听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05
第4版()
专栏:

三星当头照 万年幸福来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旁听记 本报记者
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沐浴在春天金色的阳光里,显得分外庄严。
今天——4月4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进入大会发言的第一天。来自各地的代表,在六亿人民的讲坛上,欢呼1958和1959两年连续大跃进的伟大成就,满怀信心地展望1960年和整个六十年代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正如淮北平原纪伦寨人民公社主任纪明选所说的:“毛主席给我们找到了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大法宝,为我们铺出了通向共产主义的光明大道,真是‘三星当头照,万年幸福来。’”他道出了一千多位代表和全国六亿人民心里的话。
革新浪潮一日千里
“目前的形势越来越好,厂厂万众一心,万马奔腾,处处万紫千红,万象更新。”这是重庆市黄荣昌等五位代表在联合发言中,对重庆市工业战线全面跃进的形势所作的描述。
重庆市的工业,像全国其他地区的工业一样,在1959年大跃进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跃进。全市提前七天超额完成了第一季度的工业总产值计划,夺得了1960年开门红的胜利。自从去年11月份以来,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星火燎原般地在全市迅速展开。全市厂矿企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已由去年11月底的32.2%提高到57.1%,平均每十天就提高2.2%。“老厂改新装,新厂日日新”、“一厂顶数厂,一人顶数人”,已经成为重庆市的一种普遍现象。长江纤维厂是重庆市的一个小厂,95%是手工操作。全厂没有一个懂机械的技术工人,连一把老虎钳子也没有,但困难挡不住他们的雄心大志,工人们靠借来的两把老虎钳和一台旧手摇钻,用楠竹、木材代钢材,麻绳当皮带,走遍全市的纺织厂寻师访友,取经学艺,终于在一个多月内实现了全厂机械化。
从十二岁就开始学雕花木工的黄荣昌,是重庆钢铁公司的机械工程师,也是重庆市有名的技术革新能手。十年来,他学会了车、钳、刨、铣等十一种技术,设计和制造了七十一部机器。今天,他在联合发言中豪迈地说:“在伟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我们遵循着毛主席的教导,进一步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世界上先进的,我们要学;世界上没有的,我们就创造。”
今天,来自马鞍山的代表张德宝,向大会汇报了这个钢铁企业“投资一顶二,工效成倍翻”的生产建设成就。1959年,马鞍山钢铁公司的生铁产量,比1958年增长了一点五倍;钢产量比1958年增长了二十八倍。第一炼铁厂的红旗二号小高炉,月平均利用系数达到四以上,成为全国小高炉生产的一面红旗;从事基本建设的工人们,只用六天零二十小时十五分钟,就筑起了炼焦化工厂一座九十米高的烟囱。工人们作诗赞扬这种快速施工道:“早看平地一堆砖,暮见红塔白云间,非是行人弄花眼,英雄干劲冲破天。”
农村公社威震山河
“公社是通向幸福的金桥梁!”“公社是我们农村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来自各地的代表,今天用无数激荡人心的事实,热烈歌颂了人民公社的丰功伟绩。
河南省副省长赵文甫代表在发言中告诉我们:1959年,河南人民曾经凭借公社的威力,战胜了连续二百五十天的空前旱灾。人们用这样的诗句来歌颂自己的劳动成果:“天不下雨人下雨,丰收由人不由天。”这个省1942年也曾发生过旱灾,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日寇和地主恶霸大发灾难财,横征暴敛,敲榨勒索。天灾加人祸,造成了赤地千里、饿殍载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惨景象。就在那一年,河南省一千三百多万人离乡背井、逃荒要饭,有三百多万人被活活的饿死。回忆起来,真是不寒而栗!可是,今天的情况呢?从1959年7月开始,河南发生干旱的县达九十多个,比1942年多四十多个县;干旱时间比1942年长二百天;受旱面积近一亿亩,占全省耕地面积80%以上,比1942年多三千多万亩。虽然旱情这样严重,河南省不但没有减产,反而夺得了1959年秋季大丰收。1959年河南省农业总产值比大跃进的1958年还增长了21.9%,粮食总产量增长了13.75%。整个农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生气勃勃的跃进景象。
赵文甫热情洋溢地谈到河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征服自然的英雄气概。他说,当旱象刚一发生,中共河南省委就提出了“全党动员,万民发誓,有旱抗到底,无雨保丰收”的战斗口号,在全省范围内很快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抗旱保丰收运动。工业支援农业,军队支援地方,工农商学兵拧成一股绳,全省投入抗旱斗争的干部有一百多万人,群众有二千多万人。他们冒着四十度的酷暑炎热,昼夜鏖战,抗旱浇地面积达到二亿七千万亩次,用水量达到一百八十多亿公方,等于人工降了几次大雨。林县人民在抗旱种麦中,以摇撼山河的气概,在巍峨的太行山脉扩建了“英雄渠”工程。他们劈开了三百五十九个岭,填平了五百六十九道沟,凿山洞,架天桥,把“英雄渠”延长到五百四十七华里,扩大了灌溉面积,适时完成了种麦任务。光山县砦河人民公社的姚砦大队,集中四十五部水车,采取“多仙传道”、梯级提水的办法,把十五里以外的月儿湖水,倒了二十一转,送到十五丈高的岗岭上,浇地二百三十多亩。社员们欢乐地唱道:“从来水向山下流,那见水往山上走?公社能把乾坤扭,竟让湖水翻山头!”
人民公社不仅是五亿农民战胜天灾的法宝,它正在使祖国的大地、祖国的山岳河川按照人们的意愿改变面貌。著名农业劳模李顺达,申纪兰在会上豪迈地提出:“人民公社的好制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山区生产的宝库,鼓舞了每个人的干劲。我们要重新安排河山,让大自然听从我们的使唤。”他们平顺县的跃进口号是:太行变江南,高山薄地变粮仓。1959年,全县提前八年实现了农业发展纲要的粮食指标。太行山区是个山大川少、石厚土薄的地方。平顺有两条干河滩,足足有一百里长。沿河两旁高低不平的山地,是人工造成的梯田,是个老低产“锅底”。在互助组、农业社的时候,人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和穷山恶水斗争,实现了地埂化,初步控制水土流失,使粮食增产。可是,土地还没有大“翻身”,产量再步步提高还没有保证。人民公社化以后,中共平顺县委领导全县十个公社组织了“万人百里滩大战”,从山头到山脚,成坡成沟的全面治理。他们植树、造林,修谷坊,修水库,白天黑夜的奋战,终于做到了“石头排队、地岸抬头、保土蓄水、土地翻身”。
从太行山到淮河两岸,到处都可以看到人民公社创造的奇迹。安徽省涡阳县纪伦寨人民公社的纪明选,用一首歌谣概括了自己家乡的风光:“淮北平原变了样,大地织成银河网,过去一片砂矼地,如今处处稻花香。”解放以前,在那“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地方,不是涝就是旱,人民生活苦如黄连。1957年冬天,中共安徽省委提出了“河网化、水稻化、变淮北为江南”的号召。化水害为水利、变贫困为富裕,这是淮北人民长期以来的迫切愿望,他们当然热烈响应党的号召。但是,当时由于高级社规模小、力量小,短期内很难实现这个伟大的理想。成立人民公社以后,纪伦寨人民公社在1958年冬和1959年春夏季,抽出了一万七千多人,大搞河网化,新开了十二条四十米宽的大河道,一年功夫就初步实现了河网化。去年那里虽然遇到百年未有的特大干旱,却仍然取得了农、林、牧、副、渔、工六业继续大跃进。现在,全社河网纵横,稻田成片,绿水盈盈,鹅鸭成群,果树成林。公社粮食平均亩产七百一十八斤,提前八年实现并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在祖国遥远的边疆,“人民公社好”的歌声,已响彻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赛福鼎代表在发言中指出,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人民公社是我们在农村牧区有组织地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伟大组织力量。只有公社化,才能在农业上更完满地、迅速地实现“八字宪法”。只有人民公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牧区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随着人民公社化,广大牧民实行了定居,基本上结束了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区普遍出现了人畜两旺的美好景象。普遍实行农牧结合,过去不种粮食或很少种粮食的地区,现在不只是一般可以做到粮食、饲料自给,有的社还有余粮。草原上已建立起许多新的城镇,牧区90%的学龄儿童已经入学。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说过:“只有在开始把琐碎家务普遍改造为社会主义大经济的地方,才有真正的妇女解放,才有真正的共产主义。”从今天代表们的发言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使妇女走上了彻底解放的道路。云南代表李桂英、张惠英给大会带来了边疆各族妇女大翻身的喜讯。正如她们所说,人民公社集体福利事业的发展,使广大妇女从分散的、个体的繁琐家务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劳动和政治、文化学习。现在,大批妇女已经成为生产战线上的主力军。妇女们生动地描绘公社化前后的情况说:“过去妇女当小家,开门七事乱如麻。锅前磨后团团转,背上背个小娃娃;有心下田去生产,人在田里心在家。如今家务社会化,千家万户笑哈哈。公共食堂去吃饭,托儿所里送娃娃,一心生产无牵挂,收工不怕日西斜,劳动回来全家乐,不慌不忙学文化。学习劳动样样好,当了模范人人夸。”
城市公社旭日东升
广大农民欢呼人民公社的胜利,城市人民也迫切要求进一步组织起来参加生产,过集体生活。如今,一个大办人民公社、大办街道工业、大办郊区农业、大办公共福利事业、大办公共食堂的运动,正席卷全国各个大小城市。千百万城市家庭妇女也摆脱了家务劳动,和男子一样无牵挂地投入社会劳动,城市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廖苏华代表细致地介绍了重庆市是怎样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她的发言特别受到大会的欢迎。这个城市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以发展生产为中心把群众的生产、生活、教育统一组织起来。1958年以来,全市有三十三万人就了业,相当于过去八年就业人数总和的两倍。“人人忙生产,户户无闲人”,到处是一片生气勃勃的气象,有劳动能力的街道居民绝大部分都参加了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全市共办了集体食堂六千多个,搭伙人数占居民总数的82%左右;还办了两万多个托儿所(站)和三千多处各种群众性的服务组织,做到了大家的事大家办。通过组织人民经济生活,进一步发展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关系。新的道德风尚树立了,尊老爱幼、扶病救伤、拾金不昧、家庭团结、邻里和睦的事例到处都有。中共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冲代表对大办街道工业的问题,作了振奋人心的精彩发言。他用生动的事实,说明了大办街道工业,不仅有利于生产建设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城市社会生活的彻底改造。南京,在解放前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1949年全市全年工业总产值只有五千万元,而现在呢?仅仅街道工业今年1、2月份的产值和加工费,就有二亿一千三百万元。全市街道居民已有90%以上参加了各种生产和社会服务劳动,其中绝大部分是家庭妇女。她们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街道工业、服务事业中的主力军。像满天星斗一样的街道工业,已经成为新兴的社会生产力量。南京街道工业有化工、电讯仪表、五金机械、金属冶炼、建筑材料、玻璃仪器、纺织、缝纫等十多个行业,产品有一千多种,有些产品的质量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59年南京市生产的小五金、小百货,有60%以上是街道工业生产的。街道生产、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原来需要救济的人都可以用劳动养活自己。许多街道还从生产积累中抽出部分资金改建家园,不少棚户区在短短时间内焕然一新,变成了有工厂、学校、医院、公共食堂、托儿所的环境幽美的新街坊。
今天,各地代表光彩闪烁的发言,生动而形象地绘出了我们伟大祖国大跃进时代的风貌。置身在会场上的每一个代表,都能深深感到大跃进时代脉搏的跳动。代表们所歌颂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宏伟成就,雄辩地说明: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些成就,为整个六十年代的连续跃进,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附图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宋庆龄(左)和何香凝正在亲切交谈
本报记者 吕相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