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知识分子必须向工农学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05
第11版()
专栏:

知识分子必须向工农学习
学习他们的革命热情 学习他们的智慧和创造
学习他们的冲天干劲 学习他们的共产主义风格
姚克方委员谈参加湖北郧县“三治”考察的体会各位委员:
我竭诚拥护陈叔通副主席所作的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李富春副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和李先念副总理所作的“关于1959年国家决算和1960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李富春副总理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1959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和大跃进以来的主要经验,并提出了1960年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任务,并号召全国人民进一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为完成今年发展国民经济计划而奋斗。李先念副总理指出1959年国家预算的执行情况是极为良好的,是“经济兴隆,财源茂盛,物价稳定,库存增加”,收支虽均有超过,但收入大于支出,因而年终略有结余。1960年的预算收入中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缴款,包括利润和税收为总收入的93.4%。而国家支出80%以上是用于经济和文化建设,用于国防建设者仅占总支出的8.3%。二位副总理的报告充分说明了我国人民从事和平事业的强烈愿望与节减国防经费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信心。
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是一幅宏伟壮丽的持续跃进计划,显示了我们国家社会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毛主席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科学论据,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大法宝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二年多来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三大法宝的正确。全国人民高举起这三面红旗,鼓足了冲天干劲正为实现这宏伟的跃进计划而奋斗。
人们主宰自然界 穷山恶水变乐园
我愿就一年多来多次上山下乡目所见,耳所闻的千百万英雄事迹中的一件——湖北郧县“三治”(治水、治土、治山)的一些体会与认识,作一个简略的叙述:
郧县位于湖北西北部,过去是被称为穷山恶水的高山区,经济文化均较落后。群众形容当时山区面貌是“山上水乱流,坡上万条沟,坡地冲成光石板,沟底淤成乱石滩,犁地盖不住铧,小麦稀得只能拔,红薯长的锣锤大,粟谷矮像刷子把”。解放后群众有改造山地的愿望,终因没有组织起来,不能如愿、一直挨到大跃进风云席卷全国的时候,该县大堰公社建设管理区的党委书记高华堂同志日思夜梦,天天在山坡上走,发现并掌握了“有山必有水,滴水流成河,及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划算着如何引水上山灌溉山地,防止旱涝。他出身于贫农,过去长年为地主种地,但终于衣不蔽体,食不饱腹,他深刻地体会到要改善群众生活必须战胜自然灾害。他去县里请来一位技术员,同他跑了三天,技术员最后提出了“……要三万个工,一千斤炸药,五千斤水泥,十万斤石灰,二千斤钢筋,一万二千元投资……”但是这位技术员没有难住高华堂同志。他听了社支书的话,依靠了群众,破除了迷信,充分发挥了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结果是“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造,没有工具铁匠打,不懂技术自己学……”。终于克服了条件不足的困难,只用了八天时间,开通了十五里长的盘山干渠,并组织了十二个青年突击队凿通了一个山洞,好几个青年为了使水通过“翻山堰”的峭壁悬岩用绳子捆住自己身体悬吊在高空中进行开凿。最后结算只用了三千斤石灰,四十二两炸药。这说明在群众面前是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办大事。后来又发动了全社七千人采用大兵团作战,三天三夜开荒五千亩梯田梯地,并且在三千亩地上种上了麦子。在“粮食足够有余,开展多种经营”的思想指导下,群众把整个山坡分为五层,种植各种林木作物,在最高山顶种植耐寒的中药,其次种植用材林和经济林,中间一层挖了数以万计的“鱼鳞坑”栽植果木,下面分别在梯地上种旱作物,梯田里种稻谷。从上而下盘山开渠,沿河沿渠节节筑坝、建库、挖塘,抬高水位,储蓄水量,互相调剂,形成了山区特有的“葡藤连架,长藤结瓜”的水利系统。建设管理区在党的领导下,运用“三治”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辩证方法已经使这个管理区的自然面貌、经济面貌、人们的精神面貌起了根本的变化。群众是那样的高兴愉快地唱着:
水在山上流,梯田满山沟,
遍山花果香,鱼在塘里游,
吃不愁,穿不愁,
推磨不用牛,点灯不用油,
高山人家永无忧,
青山绿水,花花世界,
丰衣足食,人面桃花,
钢马奔驰,灯光如画。
群众又以豪迈的口号歌颂着:
“层层梯田像高楼,
离天只有九尺九,
半截伸在云霄里,
白米要到天上收。”
省委书记在全省现场会议上说“人和自然界的斗争,要么就驯服它,作自然界的主人;要么就被自然摆布,作自然界的奴隶。建设管理区的人们,已经把穷山恶水面貌改变了,让山和水为人造福。这里的人就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使自然界听人的使唤。”这里的人正树雄心立大志建设山区,以“修补地球”的英雄气概改造山区。1960年已经增修了干支渠十六条,全长三百二十九华里;蓄水库一百一十六个;水库水坝四座;梯田增加一万三千亩,梯地一万五千亩,还修建水打磨二十处,造纸厂二十个,轧花厂二个,弹花厂二个,砖瓦厂四个,石灰厂六个。开辟了二个“万宝山”,养鸡鸭兔四万只,猪羊各七千只,鱼九十万尾,并将要建成水电站十一个。
这个过去被称为穷山恶水落后的地方已经呈现出一幅极其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景。这里的人们正以意气风发、心情畅快、鼓足更大干劲向自然进军,迅速地创立一个人间极乐世界。
在经济战线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群众迫切要求进一步地解放劳动力,要求学文化讲卫生,使能从旧社会遗留给人们的文化落后、疾病苦难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这是很自然的。现在全管理区已扫除了文盲,儿童已入了学,建立了一所卫生所。每一生产队成立一个保健室。全区有四十九个保健员,另有产院一处。现在新法接生基本上达到100%。过去“稻谷黄病上床”的高疟区已变成了无疟区。急性传染病亦已大大减少。长期患疟疾的农民在消灭了疟疾后,称之为“第二次翻身”。
湖北省委为了及时地总结群众所创造的治水、治土、治山的经验,使能进一步提高到科学理论水平,更好地推广全省,特指示湖北省科协组成以农林水为中心的有关各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三治”考察团,前往郧县进行工作。经过二十多天的调查访问,参加劳动,收获是巨大的,全体七十九位科技人员受到一次极其深刻的马列主义实际教育。我个人能得参加,深为幸运,兹就个人一些体会认识略叙述如下:
有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公社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郧县人民改造山区的长期愿望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指导下,生产力有着巨大的发展。过去群众虽有修渠改地的热烈愿望,终因组织差人力少,理想难成现实。即使原高级社的组织形式,也依旧落后于大跃进的新形势。群众反映说“心有天高,力如纸薄”。直等到人民公社成立,发挥了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后,群众的“三治”运动就具备了开展的条件。这里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须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规律。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是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具体运用,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民公社是新形势的必然产物。
“三治”提供了物质条件,亦巩固了经济基础,群众在解决了生活必需后,必然要求文化和卫生的持续提高。这说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原理。
(二)三个差别的消灭。——从建设管理区在“三治”后所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的变化,可以预测三个差别的消灭一定可以逐渐实现。人民生活日趋康乐,经济收入已逐渐接近城市,在丰衣足食后居住条件,卫生条件,文化条件日益改善下,城乡差别是可以被消灭的。农村治水的胜利替“四化”创造了物质基础,迅速可以利用山区资源发展各项工业。可使工农差别逐渐消灭。郧县已开办了二十五所中学,将要办四所专科学校。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必然消灭脑力与体力劳动间的差别。无怪乎群众是那样的精神焕发、志气昂扬。
(三)“三治”消灭了小农经济最后残痕。——“三治”中一系列的措施,如环山开沟,挖掘塘堰,修筑梯田梯地,植树造林无一件不需要打破旧日的地界观念。一经建成,就改变了地形面貌亦就消灭了小农经济的残痕,改变了群众私有制的残余思想,提高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觉悟。
(四)人定可以胜天,彻底粉碎了命运论与认为山区穷困面貌无法改变的落后保守思想。劳动创造世界,人是自然界的主宰,郧县“三治”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几千年的穷山恶水在反动统治时代,劳动人民虽有着美好的理想,但是无能为力,只能任凭穷困贫病所熬煎。今天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有了公社的优越组织,劳动人民才能用着他们自己的双手把穷山恶水改造成为富山益水。人们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征服了自然界。劳动万能!
(五)科学技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科学技术本应该为人类造福,为促进生产服务,但在资产阶级社会里却被利用来剥削广大人民,谋取高额利润,甚至用作侵略工具,摧毁文化,屠杀人民。考察团在总结群众经验基础上提高了“三治”的科学性,使科学技术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使“三治”能更好地推广,并指出科技人员必须经常上山下乡与群众建立密切联系方能避免科学技术脱离政治、脱离实际的倾向。
提高了思想水平丰富了技术知识
知识分子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
(一)学习劳动群众的革命热情。——建设管理区的高华堂同志和其他许多干部、群众在工作中表现着高度的革命热情、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不避艰险,不辞辛劳,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地为建设新山区,提高人民生活,创建幸福家园在奋斗。这种崇高的品德激动着我们。他们的生活富有这样强的生命力,时时刻刻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对远大前途真是“站得高,望得远”,抱着无限的信心。他们的阶级立场这样坚定,听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这样的坚决。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一点个人主义残痕。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困难,失败不能使他们退却,成功没使他们骄傲,眼睛只望着前程,心里只向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二)学习群众的智慧与创造。——“三治”的“葡藤连架,长藤结瓜”一整套完整的山区水利系统是群众的创造发明。正像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的农田水利系教授褐曾祐同志所说:“我将重新修改我的农田水利学讲义,”聘高华堂同志为水利系名誉教授。更体会到知识来自群众和劳动实践。“三治”是农田水利学的新发展,是人们征服自然的一环,是群众实践的结晶,是政治与技术的总和。
(三)学习群众的冲天干劲。——高华堂同志领导群众建设山区曾遭到地富分子以及部分落后干群的冷讽热讥。他没有灰心,依靠党依靠群众取得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斗争的胜利后,发动群众以排山倒海之势,短期内修成了五十四华里的长渠,组织突击队苦战七昼夜劈开了潘家岩。一切只要政治挂帅依靠群众就能多快好省地、出色地完成。群众提出“吃点临时苦,流下幸福汗”。
(四)学习群众的共产主义风格。——“工作不讲条件,劳动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高贵品质在“三治”运动中表现得突出。他们没有被技术员的条件论所吓退。他们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一条心,两只手”,听党的话,用自己双手创造了奇迹。
“三治”考察给予我与考察团的七十八位科技人员的教育极为生动而且深刻。建设管理区是一所红专大学,陶冶了我们的思想,充实了我们的技术知识。这里富有马列主义教学内容,群众是我们最好的教师。“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看见了社会主义的远景,共产主义的萌芽。我们亦看到了美丽的花果山,见到了新农村的未来。
知识分子改造最快的捷径是生活实践,参观访问。提高了理论知识,丰富了实践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