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大建种子基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06
第1版()
专栏:社论

大建种子基地
目前,各地人民公社正在结合春耕进行一项巨大的工作,就是建立种子基地。这是进一步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的一项重要建设,也是保证今后农业生产持续跃进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小农经济时代,农民当然不可能大规模地有计划地繁育良种,只能有什么种什么。农业合作化以后,繁殖良种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合作社的规模小、人力物力有限,只能小规模地进行。人民公社化以后,迫切要求繁育数量大大增加的优良品种。因为一个公社一般拥有耕地六、七万亩,实行合理密植以后,种子数量一般的增加50%。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又要求不同的土壤选用不同的优良品种。今年各地大建丰产方、丰产片,要求实现高额丰产,就更要培育出像千粒穗(广东杨明汉培育)、万粒斤(浙江杨匡保培育)这样高额丰产的优良品种。所以,不仅要培育和推广适应目前耕作技术和耕作制度的优良品种,而且还要着手准备能够适应新的耕作技术和耕作制度的优良品种。所有这些都是种子工作面临着的新任务。要解决这样的新任务,依靠在农业合作社时期所采用的小块“种子地”的办法来繁育良种,显然是不行了。从外地大量调运种子来解决人民公社的种子问题也不可能。因为从外地调运大量种子,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增加运输上的负担,而且在种子数量、品种,尤其是质量上没有保证,用这些种子播种往往发生缺苗断垅现象。从商品粮中挑选种子,更非上策。因此,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根据“自繁、自选、自留、自用”的方针,建立种子基地,有计划地、大面积地培育和繁殖各种作物的多种多样的优良品种;并且不断地把这些优良品种普及到生产中去。从黑龙江省的情况来看,建立种子基地对人民公社的生产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这个省在1959年建立了各种良种场和种子专业队,共经营种子田地七百多万亩,繁殖良种约十亿斤,大部分种子质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满足了这个省1960年农业生产的需要。
当然,我们强调建立种子基地,也并不是完全排斥在必要的时候地区之间、公社之间互相交换和引用良种。建立种子基地之后,从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也先要在种子基地上进行试验和繁殖,然后再按照本地的具体情况加以推广。
过去几年中,特别是农业生产大跃进以来,我国的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普及工作,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到1959年,全国良种推广面积达到十八亿亩,占播种总面积的80%以上。从各类作物的良种播种面积上来看,水稻达到90%,小麦达到92%,棉花达到97%,玉米和薯类达到85%以上。这表明,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所要求的在1962年前“普及各种农作物现有的优良品种”的任务,已经提前基本上实现了。在1958年和1959年两年里,各地还培育出了四百五十个新的优良品种。这是建立种子基地的良好基础。只要我们拿出大搞水利、大搞肥料那样的劲头,大搞种子基地工作,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培育繁殖出更多、更好的优良品种。
春耕季节已经到来,种子基地的播种工作已经迫在眼前,各地人民公社应当认真进行检查,赶快把种子基地的面积、作物种植比重、增产措施、生产组织等等都必须完全落实,按照高标准,保质保量地完成播种任务。同时对于越冬作物的种子基地的田地应当加强田间管理,争取种子田地的大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