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文化之花开遍红朵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07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文化之花开遍红朵沟
中共吉林九台县委第一书记 李沛贤
九台县上河湾公社红朵沟管理区,在党的领导下,立雄心、树大志,大闹文化革命。十多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农民业余教育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员们夸赞他们文化革命的胜利和幸福生活时说:
薄地变良田,
穷山变富原;
文化翻了身,
有吃又有穿;
从前大老粗,
如今作诗篇;
多亏党领导,
步步登高山。
红朵沟位于九台县东北部、距县城一百八十华里的上河湾人民公社境内。周围群山环绕、丛林密布,柴草满山,三百来户人家生活在这富饶的山村。可是在旧社会全村一千二百多人口,念过三年两年书的就是这里的“圣人”。稍有文化的只有七、八个人。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红朵是盲村,仅有几个识字人,
亲朋故友来封信,数里之外去求人。
解放后,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之后,文化翻身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了。正在这时,党组织发出了学习文化的号召,他们就办起了民校,开展了识字运动。
过去一个字也不识的人,如今也能写诗作画,看书读报。傅景龙童年的时候,被旧社会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现在不仅红朵沟的画廊报、墙头上有他的美术作品,而且还常被上河湾人民公社请去搞创作。人们称他是“自己的画家”。文化革命欣欣向荣的气氛笼罩着幸福的山村。你看!彩门上写着“站起来向自然搏斗,坐下来向文化进军”,这是多么雄壮而动人的战斗口号。你看!画廊报上贴满了社员自己创作的漫画、诗歌、快板等作品,都在歌颂共产党、毛主席,歌颂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红朵沟民校建校开始,当时的村长、共产党员马洪友,协同民校教师梁万生,首先办起了第一所民校。群众看到有不少人在民校学到了文化,都争先报名入学。原来认为“年纪大,笨手笨脚学不了”而没有入学的董玉琪、董玉连等人,虽然家离校较远,也积极报名,翻山越岭来求学。学生越来越多,民校越办越好。随着第一所民校的诞生,本地其它的民校也一所跟一所建立起来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涨,真是:“风雨无阻,雷打不散”。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批又一批的男女青壮年被摘掉了文盲帽子,一处又一处的业余初小班、高小班、中学班跟着建立起来了。当时学员们曾写了一篇顺口溜表示自己的态度说:“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农民工人化,不论是啥化,离不开文化,为了我国现代化,决心继续学文化”。
解决生产和学习时间上的矛盾,是巩固民校的中心环节。开始办校只是冬春两季开课,一到夏秋农忙季节,学校就散了。农民对不能坚持常年学习感到不满足地说:“年年上冬学,年年从头学”。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村里缺少记工员、记账员,迫切需要有文化的人。党支部根据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决定把冬学办成常年民校,加速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并提出“生产到那里学习到那里,工作到那里学习到那里”的口号,采取小忙集中学,大忙分散学的方法,组织群众坚持常年学习,打破了生产忙、学习停的常规。他们把全年学习划分为几个阶段,冬夏两季利用晚间两小时集中学习;春播时间利用一小时集中学习;夏秋大忙季节,他们就采用集中上课,分散辅导,平日按时学,雨天整日学和变田间为课堂,变集中为分散,变两小时为一小时,师生到田间,课本黑板到田间,文化娱乐到田间等办法。这种学习方法深受社员欢迎。
红朵沟民校从第一所开始,就坚持了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方针。开始办民校没有房子,学员们就自己带着小油灯,每天晚间轮流到各家去学习。后来党员马洪友和民校教师梁万生就把自己住的屋子挤了挤,腾出房子让大家上冬学。天长日久入学人数增加了,炕上地下挤也挤不开了。党组织发现这个问题,就领导学员进行讨论,研究解决的办法。大家一致提出:人多力量大,依靠大家修校舍,没有材料大家凑,没有烧柴上山打。师生们响应了支部的号召,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献方献计,上山打柴。在广大群众的协助下,几天的工夫平地上盖起了两所宽敞的民校,同时安装了火炉,用自己打的柴火解决了冬季取暖的问题。以后,师生们就常常用上山打柴的办法,解决了学校桌、椅、板凳、灯油、纸笔等困难,并且还买了一千多册图书,建立了一座图书馆。
在解决巩固扫盲成果这个问题中,他们创造了“见物识字牌”的办法,几年来,这里的村头、街口、墙上、树上、各种工具上,甚至牛角、牛尾巴上都挂着“见物识字牌”。这个办法已受到了社员们的热烈欢迎,都称它为“无人老师”;他们还在学员中开展了“写千字”、“读百篇”的识字运动。这样不但巩固了扫盲成果,还锻炼了写字能力,增加了革命知识。
“千条万条党的领导是第一条”。这是被红朵沟十多年来农民文化革命运动的胜利再一次证明的真理。红朵沟管理区党支部为了加强对文化革命的领导,把农民业余教育工作放到了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管理区的书记和主任,生产队的队长都是民校的好学生。管理区七个干部,有六个是业余中学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张立功,原来不识字,团支部书记李文芝原来就是贫苦家庭出身的放牛姑娘,现在他们都有初中文化程度。他们不但开会能记录,而且还能写总结报告。
红朵沟管理区在农民业余教育工作上,由于坚持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大大地提高了社员政治觉悟,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培养了干部和技术人材,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十年来在脱盲的学员中,培养选拔了管理区书记、主任一级干部十一名,生产队长十九名,记账员十八名,管理员四名,民校教师四名。这些人已经成为能写会算、能文能武的全能干部了。过去一个字也不识的栾凤阳,已经是一个能写会算的管理区主任了。
现在这个管理区建有图书馆一处,各生产队分别设有流动图书站。在图书馆和图书站里,备有四千多册图书,社员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自己心爱的读物。管理区还建立了一所容纳一百多人的俱乐部,脱盲学员二十多人组成的业余剧团,经常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给社员作慰问演出。随着农村文教事业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家家安上了广播喇叭,社员们坐在家里就可以听到悦耳的音乐和国内外大事。管理区还建立了卫生所,社员们有病不用出屯,即可得到医生及时的治疗,并且也改变了山区的卫生条件。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过去十分荒凉的红朵沟,现在终于变成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的文化山村。可是他们并不满足,本着不断革命的精神,现在他们已经制定了一个再有十年左右时间,全管理区青壮年全部达到大学程度的雄伟规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