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土洋并举省县公社一起建厂 不断革命抓紧提高技术水平 青海省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09
第4版()
专栏:

土洋并举省县公社一起建厂 不断革命抓紧提高技术水平
青海省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本报西宁8日电 青海省采取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办化学工业。目前,全省已建起钾肥、硫酸、纯碱、无水芒硝、工业氯化钾等化学工业厂矿一百零一个,化学工业产品由1949年的一种增加到五十二种。这些产品除有力地支援了青海省工、农、牧业和基本建设的持续跃进以外,还有一部分支援外地和出口。
青海省的化学工业资源特别丰富。根据现有地质资料,原盐、钾盐、镁盐、滷水、硫铁矿、天然气、天然碱等矿产,几乎全省到处可见,而且储量大,品位高,有不少在全国范围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刚解放时仅有一个年产七吨硫酸的小厂。许多轻重工业需要的化学工业产品都得从外省运来,成本高,运输也不方便。特别是1958年以来,各项建设飞跃发展,需要化学工业产品的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多。针对上述情况,中共青海省委决定积极发展化学工业,要求有原料的地方都积极兴建小型简易的化工厂,有条件的地区办一些半土半洋和洋法生产的工厂。全省积极行动起来。在1958年便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办起了几十个小化工厂。许多工厂开始时都是用铁锨、十字镐、陶瓷缸、陶瓷管等极其简单的生产设备,只生产一些简单的产品。察尔汗钾肥厂开始只是一个有几顶帐篷和几十个人的生产组。现在,这个厂子的年产量已经由几吨几十吨提高到八、九万吨。生产的钾肥除供应本省以外,还供应了福建,贵州等地。大柴旦综合化工厂开始建厂时,一无设备,二无工人,只是由几个高初中学生在业余时间用茶杯、酒瓶、洗脸盆作实验搞起来的。现在他们已用土法成批生产硫酸、盐酸等多种产品,供应工业和基本建设的需要。
由于采取土法上马的办法,花钱少,设备简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便破除了一些人对办化学工业的神秘观点和自卑感,一个群众性的大办化学工业的热潮很快在青海高原形成。全省现有的一百零一个化学工业工厂中,县和公社办的就有六十多个。现在青海省正本着不断革命的精神,千方百计地对这些土厂子逐步进行改进提高。各个工厂的党组织,广泛发动职工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充分挖掘潜力,积极试制各种土机器土设备,使土法上马的厂子逐步变成土洋结合的厂子。过去完全是手工操作的厂子,现在已开始增加了一些电动的机械和半机械化的设备。有些工厂的职工把一些土机械还装配成套,有的把人力畜力带动的改为水力或电力带动,使生产工效提高数倍至数十倍。青海省察尔汗钾肥厂职工就自制了十二台分解机、八台粉碎机,开始代替人工操作。新增的电力水泵、离心机、高位水槽、轻便铁轨、发电设备等,使这个土法上马的工厂开始向洋法过渡。还有许多半土半洋的化工厂自1959年下半年以来建立了洋法生产的车间。青海人民化工厂正在兴建年产一千吨的烧碱车间、一千吨的六六六粉和漂白粉车间。青海肥料厂还新建了无水芒硝、纯碱、合成氨等洋法生产的车间。今年计划在西宁、大柴旦、德令哈等地建立的三座洋法生产的化学工业工厂也正在积极施工。
青海省由于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不仅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及时满足了生产的需要,而且从无到有地培养出了一支化学工业的职工队伍。现在,全省已有化学工业职工一万一千三百多人。过去只会拦羊放牛的少数民族牧民,现在成了能掌握生产几种化学工业产品的技术工人;许多过去只会种地的农民,现在已能进行一些化学工业产品的配料工作。这些都为青海化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附图片)
柴达木盆地察尔汉钾肥厂工人用自己制造的电动粉碎机砸矿石,比用人工提高工效6—8倍
新华社记者 李景瑞摄
青海省大柴旦综合化工厂工人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和设备生产出硫酸、盐酸等多种产品
新华社记者 李治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