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蒙古草原的春天——访“蒙中友谊合作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09
第6版()
专栏:蒙古通讯

蒙古草原的春天
——访“蒙中友谊合作社”
本报记者 逢烨
4月,蒙古草原的气温转暖,堆积了整整一冬的冰雪,已经逐渐消融。实现了合作化的牧民们,正满怀信心地跨入六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
就在牧民接羔、剪毛和准备春耕的繁忙的大好季节,我们到蒙古中央省巴彦朝克图草原,访问了“蒙中友谊合作社”。
“蒙中友谊合作社”在乌兰巴托通往西部各省的要道旁边。一个月前,路两旁的积雪还有尺来深,汽车只能在车轮压出的一条雪道上滑行,现在,积雪大部溶化了,汽车可以放开速度前进了。虽然草原还没有发绿,但是它那一望无垠的本来面目,呈现在眼前,顿时使人心胸开朗。远山,还有几许残雪,斑斑驳驳,像白色的美丽花纹和图案,别是一番诱人的风光。
去年8月,我们曾随以林伯渠副委员长为首的我国人大代表团,访问了这个合作社。记得那是个晴朗迷人的日子,社员们坐在绿色草地上,热烈欢迎来自亲密的兄弟邻邦的人民代表。为了纪念这次友好的会见,社长代表合作社当场宣布,把社名改为“蒙中友谊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大门口,竖立起一块用鲜艳的颜色画的木牌,上面画着中、蒙两国的国徽和两只紧紧握着的手,标志着两国人民的亲密友谊。到合作社和途经这里的人,远远地就能看见这个标牌。从那时起,许多来蒙古访问的中国代表,在蒙古和蒙古人民一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员工,经常到合作社参观访问,合作社像接待亲人一样的殷切。社长达什尼亚木同志向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从西部扎布汗省来了一辆卡车,要到乌兰巴托去,但是在巴彦朝克图草原抛锚了。车子上的几个中国员工找到“蒙中友谊合作社”,合作社留他们在温暖的屋子里住了一夜。社长说,中国同志们知道有这样一个合作社,我们感到很高兴。
像其他草原上的许多合作社一样,1959年是“蒙中友谊合作社”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去年,巴彦朝克图苏木(县)的一千零三户牧民,除两户职工住在乌兰巴托,一户农场工人在农场工作外,其他一千户牧民全部加入合作社,实现了全苏木合作化。牧民所有牲畜的70%多都自愿入了社,全社社有的牲畜达到五万三千多头。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这个社在1955年底建社时,只有五十多户社员,两千来头牲畜。到1958年底,也只有一百九十多户社员入社。
就在全苏木实现合作化的1959年,合作社的农牧业生产任务和上交国家畜产品的任务,都超额完成了。去年合作社净增了四千四百多头牲畜,超额10.5%完成了增殖计划;农业方面,去年在四百多公顷土地上播种了谷物、蔬菜和饲料,庄稼长得很好,收获了一百五十多吨小麦,一百二十多吨饲料,以及大批的土豆和白菜。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合作化的优越性。
去年合作社还修建了小型发电站,安装了电话线,盖了学生宿舍,成立了广播站。社中心地的建筑增多起来了。社长同志说,去年冬天,中国员工曾利用礼拜天,到合作社进行义务劳动,帮助合作社修建电站和宿舍。社员们对于中国工人冒着严寒,快速施工帮助合作社修建房屋的精神,十分称赞和感激。他们来工地上送鲜奶,送茶水,表现了中蒙工人和牧民的兄弟情谊。
随着生产任务的超额完成,社员们的收入也增加了。1958年,就现金收入来说,每个劳动日平均为三图格里克(蒙币)。1959年达到六图格里克,增加了一倍。更重要的是,社员参加合作社的劳动,比往年大大增加了。
1959年底,蒙古人民革命党四中全会讨论了农牧业合作化的新形势,作出了从组织上和经济上巩固合作社的重要决议。党的决议进一步鼓舞了劳动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蒙中友谊合作社”在传达了党的决议精神后,立即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讨论今年的新任务。社长同志告诉我们,今年将要接羔一万八千多只,耕地面积扩大到一千零七十公顷。为适应这个新情况,社的生产组织也作了调整,全社共分牧业、农业和副业等六个专业生产队,动员全体社员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今年的劳动日计划将比去年增加几万个。合作社还要修建俱乐部、车库和洗澡堂等文化福利设备。
目前,正是接羔繁忙的季节。到现在为止,全社已经接羔七千八百多只。社长说,今年全社将在八十多处牲畜放牧的地点搭盖棚圈,使大小牲畜都有暖棚暖圈,保护牲畜今后安全过冬。他说,这是一项很重的任务,但是合作社有林木,还有大家为党的决议所鼓舞起来的决心,今年的任务是一定能够完成的。
社长领我们到合作社的农、牧业生产队去参观。合作社社址东西长六十公里,南北宽四十公里,有牧场,有耕地,社员们分散在四周草地上放牧牲畜。车行三十多公里,我们来到了农业生产队。队长达西道尔吉告诉我们,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已经作好了,畜牧业机器站马上就要开来六台拖拉机帮助春耕。社长说,今年,合作社还有中国人大代表团送的一台铁牛牌拖拉机,准备自己耕地一百多公顷,种上苜蓿饲料。
生产队长领我们到一条水沟边参观,那里有一群男女社员在挖水沟。这一带缺水,社里利用山上溶化的积雪,灌溉一部分蔬菜地。他们说,清明过后,溶雪水就要下来了,因此赶着修沟,不让水流走。
从沟渠旁来到另一块草地上,一大群马匹被圈起来,女社员们正在地上剪马毛。在草地上任意游走惯了的马匹,要将它放倒下地,叫它服贴地让人剪毛,需要经过一番斗争。身体壮健的年青小伙子们,拿着套马杆子,把一匹匹烈性马套住。马儿经过一番挣扎,要是逃不出小伙子们的马套子,便驯服地让社员剪毛了。社长告诉我们,这些社员都是农业队的队员,因为还没有开始播种,他们来协助牧业队工作。合作社共有九千多匹马。去年,我国农业部长廖鲁言同志访问合作社时,合作社赠送我张北县一个人民公社一百五十匹马,并表示要和这个公社取得联系。这种深情厚谊,对这个公社是一种很大的鼓舞和支援。
我们来到社员其尔敦的蒙古包前。女主人正在照料小牛犊。她请我们到家里坐,用新鲜的酸奶和奶豆腐来招待我们。他们夫妇是1955年入社的老社员,一直放牧一百多头乳牛。由于他们精心的饲养,每年接生的牛犊全部成活。今年,母牛已经生下二十八头小牛犊。
这一对年青的社员,有一匹马、四头牛和十只羊,现在除一头乳牛外,全部加入了合作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合作社的变化。合作社由小到大,生产逐渐发展,他们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增多了。女主人指着桌上的缝纫机和收音机说,这都是他们用近两年来的劳动收入购买的。
我们在草原上度过了一天愉快的日子,迎着晚风,乘车驶回乌兰巴托。草原牧民初春辛勤劳动的景象,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春天是草原牲畜降生的日子,丰收已经在望了。
(附图片)
“蒙中友谊合作社”社员其尔敦的孩子抱着他心爱的肥壮羊羔
     逢烨摄
“蒙中友谊合作社”的农业生产队在协助牧业队剪马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