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竹器业革新技术的好榜样 福州台江竹材建筑厂高速度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0
第6版()
专栏:

竹器业革新技术的好榜样
福州台江竹材建筑厂高速度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
新华社福州电 福州市地方国营台江竹材建筑厂厂小志大,五天时间就革掉手工操作之命。他们用土办法、土器材,创制出了十多套共八十多台机械,基本上实现了锯竹、破竹、劈篾、打竹索、编竹篷等手工操作机械化半机械化,为竹器行业大闹技术革命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在参观这个工厂时,对工人们这种以破竹之势大闹技术革命的冲天干劲,给了很高的评价,并且责成有关部门协助这个工厂把机修车间扩建成为竹材机械制造厂,为各县和各人民公社竹器厂制造成套的竹材机械设备,迅速地在全省竹器行业中实现手工操作机械化半机械化。来自全省各地的成千工人、农民和干部等,连日来纷纷到这个小厂参观,学习他们“五天革个命”的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
竹器行业同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历来虽有“势如破竹”的成语,但要把竹子变成竹篷等竹器,却要经过耐心细致和费力的劳动。过去,破竹工人要把竹子对等辟开,就得把竹子一端顶在破竹刀上、一端顶在肚皮上用力推;破篾工人不但要用刀裂,还要用嘴巴咬,往往把嘴巴也扭歪了,牙齿也咬斜了;编篷的工人要弯着身躯,蹲在地上编织。因此,革新技术是竹器工人的迫切愿望。全厂职工在党支部领导下,迅速掀起了一个手工操作机械化半机械化的革命风暴。他们在五天之内就提出七百多条合理化建议,用竹、木、铁等土器材大造成套设备,使全厂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根本改观。
现在,一根根碗口粗的大毛竹,通过飞快转动着的锯竹机,很快截头去尾,被送进横篾着的破竹机,自动穿过刀孔,被破成八片到十六片均等的竹片;竹片经过破片机、破篾机等,就变成一条条又细又薄的竹篾,最后被送到编篷车间。这个车间的许多台编篷机,就像土法织布机一样,把无数条的细竹篾编织成了一张张不同规格的竹篷和竹席。工人劳动既轻快,每道工序的工效又分别比手工操作提高两倍到四十倍,全厂只要四十六个工人操作,就抵上了过去五百二十二个工人的手工操作,同时原料利用率也比手工操作时提高30%以上。工人们写诗赞道:“过去破薄篾,依靠牙齿咬,嘴歪牙齿斜,令人累半死;今天机械化,向党来报喜,增产又省力,哈哈笑不己。”
全厂职工正以不断革命的精神,继续向着全程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自动化的目标前进。同时,全厂利用节约下来的劳力,正在大搞原料综合利用,筹办高级纤维、高级竹器、油毛毡等卫星工厂和竹材机械制造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