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划方打机井,丰收不靠天 刘晏春代表谈河南人民大协作打机井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0
第14版()
专栏:

划方打机井,丰收不靠天
刘晏春代表谈河南人民大协作打机井的经验各位代表:
我完全拥护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和人大常委所作的各项报告,并坚决贯彻执行。现在我仅就河南省大搞机井方的问题作如下发言。
河南人民,在毛主席、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建设已进入到全面开发,综合利用,大中小相结合的新阶段。在开发地下水方面,也由打井下泉、人畜力提水,发展到划片集中技术领导,大搞机井方。在1959年7月以来伟大的抗旱斗争中,许多地区由于地上水源的不足,大量地利用了地下水,取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从而进一步开发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就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中共河南省委根据这一情况,在去冬今春水利建设的计划中,除了积极修建其它工程之外,明确提出了1960年上半年打机井十万眼的任务。这一任务提出后,得到了广大社员的热烈欢迎,各地迅速地开展了打机井运动。南阳地区以南阳、唐河、新野、邓县四个县的十个人民公社,打破社界、县界,划为百万亩“机井方”,统一指挥,集中劳力一万八千人,规划机井二千二百多眼。采取了依靠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大兵团作战的方法,两个月完成二千九百三十四眼,并且随即投入浇地五十五万余亩,加上渠道的自流灌溉,已经完成了浇麦任务。达到了井渠灌溉“双保险”的水利化标准。群众总结划方打机井的好处是:一、不受行政区划限制,可以合理布局;二、便于加强领导及时总结交流经验;三、便于采取流水作业的施工方法,充分发挥工具效能;四、便于发挥群众智慧,大搞技术革命;五、便于集中生产、制造物料,就地使用。因此,河南省委、省人委及时召开了战地会议,推广这一先进经验。各地结合当地经验进行了重点试验之后,接着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划方打机井运动。全省到目前为止,共规划万亩、十万亩、几十万亩、几百万亩的大小“机井方”七百多处,面积达五千多万亩。组织打机井专业队三万多个,一百四十多万人,就地编席、就地烧砖、随打成井、随安装机器、随投入使用。在平原地区大搞机井方的同时,丘陵地区,也普遍展开了打机井运动。邙山岭上英雄的人民提出:“钻透邙山岭,引出地下泉,旱田有水浇,靠人不靠天”的口号,一个月以来,打成机井四百一十眼,每眼井每小时出水量在四十到一百二十立方米,以往连喝水都有困难的丘陵岗地实现了水利化。社员高兴地说:“岗地自流化(灌溉),旱涝都不怕,人掌风云簿,丰收咱当家。”由于打井工具的改革,打井深度日益发展,因而“自流井”相继出现,现在全省已打成“自流井”五百五十六眼。南阳县赊镇公社青台大队,打成了四眼二百四十米深的自流井,水头喷出地面四米高,现已浇地二千多亩,并蓄水十五万立方米。群众说:“不用机器不用牛,一年四季清水流”,大大节约了机械设备和降低了浇地成本。在大搞机井运动的同时,机械工业战线大搞排灌机械的生产运动,现已制造各种排灌机械六万多马力,各公社机械厂,大量制造了低压蒸气抽水机,木制水泵,改解放式水车为动力水车,为机井配套机械化、半机械化而创制了大量的提水工具。
去冬以来到今年3月中旬,全省已打成机井五万三千二百多眼,正施工的还有四万多眼,十万眼机井完成后,连同以前的井泉工程,井渠灌溉“双保险”的面积,可以发展到五千万亩,为争取农业大丰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大打机井运动中,我们的体会是:
一,坚持政治挂帅,克服右倾思想,大搞群众运动,这是打机井运动的首要关键。大搞机井方是广大群众的要求,但是运动开始的时候,有少数干部和群众,对打机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自流灌区有“兴渠废井”思想,说“遍地是渠道,再打机井是浪费”,条件较差的丘陵区和部分山区,强调水层深,技术差等困难。各地针对这些思想情况,首先广泛宣传贯彻了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式,总结了去年大搞抗旱运动利用地下水的经验。通过回忆对比实地参观,扫清了思想障碍,充分发动了群众,使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如长葛县董村人民公社,在1958年修起佛耳岗水库,实现了自流灌溉,但在1959年抗旱中库水不足,利用井水灌溉获得了亩产八百四十六斤的秋季大丰收。在公社党委领导下,群众性的总结了这一经验,大大鼓起了打机井的干劲。全省大搞机井运动中,各级党委书记挂帅,大抓机井方,大抓工具改革,大搞指挥井,以打井领导打井。各级党委、政府都组织了打井指挥部,抽调大批干部,深入工地,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研究,加强了领导,鼓舞了群众。如叶县提出了“大方套小方,方方要有将,三井一书记,井井有骨干”,如各书记和群众在一起共打成机井六百一十八眼。在充分发动群众,加强领导的基础上,掀起了大搞机井的群众运动,各地召开了现场会、比武会、献宝会,出现了处处争上游,人人争先进,学、赶、超、帮的大好局面。
二、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了解决任务大、时间短与劳力不足的矛盾,各地突出地抓住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这一中心环节。各级指挥部组织了技术革新委员会,各大队、各工地建立了技术革新小组,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大搞创造发明,及时总结,及时推广,形成了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先进工具,先进施工方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长葛县董村人民公社,在海城县“跃进锥”的基础上,试制成功“火箭锥”,并迅速推广到全省,各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加以发展和改进,出现了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的“火箭锥”“原子锥”“闪电锥”“六○红”“自动出泥锥”。在有流沙和?礓石层的地区,创造了“吞沙虎”“冲石器”“抓石器”“爆破打井法”和“万能动力打井机”等各种先进打井工具共八十余种,已制成工具达万余套,在种类上有人力的、畜力的、机械的等。这些工具都具有成本低,构造简单,工效高的特点。过去打成一眼机井需要二十天到一个月,现在三、五天就可以了。提高工效五到十倍。打机井日进度由百眼,迅速上升到一千多眼,大大加快了打机井的进度。各地不仅在工具上有了许多新的改进和创造,在圈井、烧砖方面也有很大改进。许昌任店、坟台公社创造了筒子砖,临颍创造了小窑快速烧砖法,一天一夜即可烧一窑砖;南阳瓦店人民公社试验成功群窑烧砖法,随打坯、随烧砖,突破了大冻期不能烧砖的难关,保证了砖料的源源供应。
三、机井建设是农业基本建设工程。必须本着因地制宜,结合其他工程,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做好机井规划,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水利网。根据各地经验,在规划机井时一般做到了配套六结合,即:(1)在渠灌区与原来渠道相结合,尽量把机井打在斗农渠首以减少输水工程,形成井渠灌溉统一的体系;(2)与旧井改造相结合,尽量利用旧井加深,节省料物;(3)机井方与丰产方结合;(4)机井定位与地下水流向相结合,在一般情况下,尽量排列成行,行列方向要与地下水流向成垂直线,防止截断地下水;(5)机井位置要与机耕相结合,以便利将来耕作;(6)灌溉与综合利用水源、机械相结合,以发挥水源、机械的效能,达到一水多用、一机多用的目的。至于机井的密度,主要是根据机井控制面积、出水量,结合农渠和自然地形确定。一般井距为五百米,浇地四百亩,安装五马力抽水机,这样规划既能大力开发地下水源,又能充分利用地面水,实现井渠灌溉“双保险”。
四、按照自愿互利和等价交换的原则,组织大协作。在打机井运动中,各县、社、队之间广泛的开展了工具、劳力和技术力量的大协作,采取专业分工,流水作业,解决了很多困难。叶县龚店人民公社台刘管理区共有七个大队,台刘大队有木匠,支刘大队有铁匠,苏科大队会编席,龚店大队有机器,其它大队有打井技工,他们共组织了八个专业队,把人力、物力、工具、技术统一使用,发挥各自的专长,全管理区半个月就完成机井八十四眼,实现了机井化。
五、城市支援乡村,工人支援农民,大大的加速了水利建设。全省各部门都进行了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教育,掀起了支援农业,战胜干旱的运动,各个工业、机械部门,除了把制造火箭锥、排灌机械列为头等任务外,并派出了十七万工人大军,深入田间进行巡回修理,修好了动力机械七万多马力,保证了打井“火箭锥”和排灌机械的正常运转,得到广大社员热烈欢迎。商业部门积极组织货源,优先供应抗旱水利物资,保证工程需要。文化卫生部门深入工地,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鼓舞斗志,卫生医疗人员巡回治疗,保证职工健康。因此社员兴奋地说“咱们城乡力量合一起,老天胆敢不把头来低”。
六、认真贯彻执行边建设、边使用的方针,是加速机井建设、鼓舞群众斗志的有效措施。我们在开展打机井运动中,贯彻执行了打成一眼、使用一眼,及时发挥了效益。因此,群众对打机井劲头越来越大,运动越来越广,使打机井运动与抗旱浇麦运动互相推动。
河南水利建设运动,正在向着从根本上消灭水旱灾害的目标奋勇前进,我们相信,勤劳勇敢的河南人民,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在全国各兄弟省市的密切协作和有力支援下,一定能够战胜水旱灾害,一定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1960年农业生产计划。让我们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乘胜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