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陕西适应长期干旱特点改进麦田管理方法要 早浇拔节水 早施拔节肥 宁夏订麦田操作规程集中力量加工三类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2
第5版()
专栏:

陕西适应长期干旱特点改进麦田管理方法要
早浇拔节水 早施拔节肥
宁夏订麦田操作规程集中力量加工三类苗
本报讯 今年陕西省由于长期干旱,小麦在拔节期间需要较往年同期更多的水量。按照这一特点,陕西全省正掀起了一个三百万人狠抓水肥、大搞“四防”(防冻、防锈、防虫、防倒伏)的麦田超产运动。
根据往年经验,小麦拔节期间不宜早灌水多灌水,因为早灌水会引起地温增高,促使小麦茎基部节间迅速伸长,容易造成倒伏。今年由于长期干旱,耙耱、保墒次数多,在返青期间就促使小麦蹲苗,使小麦倒伏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因此,陕西今年打破往年迟浇拔节水的贯例,提早大浇拔节水。全省在小麦拔节以后,共浇拔节水一千四百八十二万多亩,其中有的麦田浇水三至五次。宝鸡市每天出动十二万多人连夜突击修水利。截至3月底,已修大、小渠一千三百多条;打新井六千四百多眼;挖池塘近三千个,扩大灌溉面积六万三千亩,改善水地面积二万八千亩,已抢灌拔节水三十多万亩。由于水量增加,肥料下渗的多,肥力损耗较大,必需大量增施拔节肥来弥补;其次是大面积的旱塬变水地,也需要增施拔节肥(往年旱塬不施拔节肥);今年小麦普遍生长好,刚刚进入拔节期麦苗就遮严了地皮,如果不抓紧时机多施肥,以后施肥就会更加困难。有些地方已提出“加水加肥、肥多于水”的口号,全省各地普遍开展了积肥运动。大荔县展开了“户户打炕、家家集灰、厂厂造肥、人人搜肥”的积肥运动,用边积、边送、边施的办法,五天内搜集陈墙老炕土、人粪尿、土化肥三亿五千三百多万斤;搜集草木灰七百四十多万斤,共施拔节肥七十三万多亩。据全省统计,小麦拔节以来,共施拔节肥九百零八万多亩。其中大部分是攻叶攻穗的人粪尿、陈墙土、土化肥等速效肥料,有五百多万亩麦田遍施了一次草木灰,一般的每亩都施千斤以上,这可以起到壮麦秆、防倒伏的作用。
小麦拔节期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娇嫩的时期,因此防霜冻、锈病、虫害等灾害十分重要。今年陕西小麦拔节早,又赶上两次落雨,气候变化无常,容易发生霜冻等自然灾害。因此,各地都特别加强了防霜、防锈、防虫害的工作,并事先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挖好防霜坑七百六十八万多个;筑防霜塔二百一十三万多个,准备大量柴草。渭北高塬上的韩城、蒲城、铜川、邠县、宝鸡以及秦岭山区,都建立了防霜指挥部,训练了防霜技术人员,广泛地建立了防霜组织。3月31日夜,各地发现程度不同的降霜现象,当晚全省就出动了二百万人,燃起四百六十七万个防霜坑,并利用灌水、撒灰等方法进行防霜,除极少数麦田受冻害外,基本上战胜了霜冻。目前,仍可能发生霜冻,各地都加强了气候预测、预报工作,以便及时地防霜冻。全省截至3月底,共一百七十七万多亩麦田进行了防锈工作。防治各种虫害的麦田有一百六十万亩。
由于采取以上措施,目前,陕西麦苗生长情况十分良好。一类麦田占65%,二类麦田占29%左右,三类麦只有6%左右。全省丰产田已由返青期间的六百二十万亩,上升到七百多万亩。
本报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保质保量超额完成春小麦播种面积之后,以“抓早、抓狠、一抓到底”的不断革命精神,掀起了田间管理热潮。
宁夏今年播种春小麦二百七十二万多亩,加上近六十万亩冬麦,比去年扩大麦田32.4%。目前,在黄河平原灌区和南部山区种得较早的麦田,已经开始出苗;冬小麦也已全部返青。今年各地田间管理抓得早,不少人民公社都做到了麦苗没有出土,管理措施到田。麦田管理工作中,今年各地特别注意了加强领导力量,狠抓薄弱环节,集中主力加工三类苗。绝大部分生产队都根据小麦保苗、薅草、追肥、淌水等几个主要环节,普遍建立了小麦田间管理的各种专业队,制定了各种田间管理工作的操作规程,实行了更加细致的责任制,做到措施到田,责任到人。黄河平原灌区,最近大抓三类田的加工管理后,春小麦的一类和二类田已经占到总面积的92%以上。中卫县十一万多亩麦田中,原来一类田占64%左右,二类田占25%左右,三类田占9%左右。分类排队后,中共中卫县委立即组织各公社对一万多亩三类田普遍施了一次追肥,使三类田绝大部分升为二类或赶上了一类田。
在高产多收和多种多收同时并举方针指导下,黄河平原灌区各人民公社今年建立的春小麦大面积丰产方占到春小麦总面积的30%以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小麦的全面大丰收,各地党组织都在田间管理工作中充分注意运用“两手抓”的领导方法,即一手抓丰产方,一手抓一般田;一手抓眼前的活,一手抓下一步农活的准备工作,并做到因地因时因田制宜,促进田间管理全面跃进。平原灌溉区的低洼地区,最近下雨之后,公社各级党组织就立即组织社员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并进行耙地松土,破除地表板结,保证了麦田正常出苗生长。盐池、陶乐、中卫等县靠近腾格里沙漠地区的人民公社,为了战胜春季风沙打压麦苗,淤塞渠道,都专门组织了人力打柴运草,在田边、渠旁用柴草扎设了沙障。在贺兰山和六盘山麓地区,还组织社员在田间建立了大量的防霜窑,在里面放上柴草,发生霜冻时,点火放烟,防霜保苗。各地在路口、田头、村庄前后,还设置了栅墙,防止畜禽下田。目前,南部山区的近六十万亩小麦,已有二十四万多亩施了追肥,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也全部灌了一次返青水。(附图片)
湖南省沅江县南大膳公社黄栗塘大队已积制肥料二百二十万担,精肥占70%。这是社员们在用小车向田里运肥  新华社记者 龙治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