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革命朝气万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2
第7版()
专栏:

革命朝气万岁! 中共贵阳市委第一书记 伍嘉谟
革命的朝气,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和革命人民的英雄气质。充满着革命朝气,就有大胆的创造和卓越的建树,就可以干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奇迹来,在这沸腾着的伟大现实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涌现出无数的新人新事。革命的新生力量总是志大心雄,朝气勃勃,热气腾腾,以高屋建瓴之势,无坚不摧,勇往直前。远的不说,就以贵阳市来举个例子吧!南明区有一个南明打字机厂,是1958年全民大办工业的时候,由五个工人,三把老虎钳,在一家豆腐坊里起家的。我们知道制造一台打字机,需要锻、铸、车、钳、刨、铣等十多个工种,要做出六百多个大小不同的部件。只有三把老虎钳,就要制造打字机,不难想像,该会遇到多少的困难!在有些人看来,这是“难上难,难于上青天”,是脱离实际的一种幻想。但是这个厂的职工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经受了无数次的考验,在藐视困难的人们面前,困难终于被一个接一个地克服了。开始制造打字机的时候,80%的主要部件是由上海的工厂加工,后来上海加工的任务增加,不再给他们加工了。怎么办?是“停车下马”呢?还是“跃马过河”?厂里的职工选择了后者,他们认为“路是人走出来的,困难再大,大不过我们的决心,困难大一分,我们的决心长一丈”。他们下定决心,全部部件都由自己来搞。但是部件多,设备奇缺,有人说:“写字得用笔,吃饭得用筷,搞生产得用工具。”怎么办?他们就大改机器,要一机多用,土洋并举,自己武装自己。没有材料,就利用废材。没有制造工具的设备,就用手工工具来锉、来锯,工人们说:
“蚂蚁能啃骨头,我们就要一口一口把它咬出来。”改装铣床时没有刨床,就用手工锉;改装刨床时没有铣床,就用老虎钳夹着元铁一齿一齿地开,两手起泡,也毫不松劲,终于改装成了三部铣床,利用旧废料拼凑成了两部刨床和二十五副冲模具。有了一部分专用工具以后,勉强可以自行生产。但是问题又来了,技术、文化水平低,量具上的符号不懂,米和英尺不会换算,图纸不会画,有了图纸也看不懂。怎么办?他们就用“比着葫芦画瓢”的办法,将打字机拆下来,一件一件地比着干。并自办业余学校,管理干部教文化,老师傅讲技术。但是老师傅也仅仅是几个修表工人,不能完全解决制造打字机的技术问题,他们就互助互学,边干边学,大家是先生,大家是学生,车间是课堂,课堂是战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有了一定的设备,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打字机的全部部件能够制造了。但是他们并不就此满足,他们要精益求精,要实现手工操作机械化、半机械化。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3月初,他们试制成功了由五百六十多个部件组成的,能计算二十位数字的准确率达到100%的通用计算机。打字机的月产量提高到四十部,质量跃居全国优等。机械化的程度由30%猛增到72%。取得这样的成绩行了吗?工人们的回答是:不。他们说:“楼外有楼,天外有天,要干的还多着呢!”目前这个厂正大搞生产连续化,单机自动化,向半自动化、自动化进军。另一个例子是:甘荫塘制米厂大闹技术革命,从3月20日开始,经过全厂职工十一天奋战,于3月30日,全部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解决了贵阳市几十万人的食米问题。这个厂的全体职工,在党的号召下,组织了大突击,开展了大竞赛。在突击中,人人上阵,朝气十足,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电示操纵仪表,他们就采取“三结合”办法,集中研究解决;没有电讯器材,就采取自力更生的办法,利用废旧料进行仿制。为了解决急需的电线问题,工人们便自己找短节电线包纸,还安装了传送带,改装了旧滚筒。全厂实现自动化后,产量由原来三班日产二十三万斤,猛增到八十万斤,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倍半;糙米出米率由原来九十二斤提高到九十四斤半,大米的质量也有提高;生产工人由原来三班四十五人减为三人,现在每班只要一人就能操纵全厂所有机器进行生产。这厂没有花几文钱就实现了自动化,所增产量等于新建三个同样规模的工厂,为国家节约一百三十万元投资。工人形容目前的生产是:“管道纵横似蛟龙,成行机器自转动;车间不见人来往,只听马达响隆隆;原料进入打米机,银色白米进仓中。”
南明打字机制造厂,是三把老虎钳闹革命,克服无数困难,壮大起来的工厂。甘荫塘制米厂职工十一天革个命,实现自动化,解决了贵阳市几十万人吃米加工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他们凭的是什么?他们凭的是革命朝气,凭的是雄心壮志所产生的一股巨大的革命干劲。
革命朝气从何而来!革命朝气来自革命的世界观。革命的世界观,决定着革命的大志。从集体出发,还是从个人出发,这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根本分歧。“人各有志”,在立志的问题上,从集体、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还是从一己的私利出发,反映着两种世界观的根本对立。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是革命最伟大的目标。我们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在立志的时候,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出发,就产生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奋斗的雄心大志。他们把个人的命运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满足于一时之得、一己之功。他们把集体的事业放在第一位,一切从集体的利益出发,不惜牺牲一切,甚至贡献自己的生命。他们永远相信党和人民的力量,他们藐视过去,向往未来,立足现实,大胆理想,因而他们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革命的战斗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永远保持着旺盛的革命干劲。
我们的广大党员和干部,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具有崇高的革命意志,都具有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大志。我们党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充满着革命朝气的光辉典范。他从来就充满着革命的坚定性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在领导中国人民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伟大的革命斗争中,都表现出他杰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高度原则性,表现出他崇高的大无畏的共产主义精神,表现出他高瞻远瞩的科学预见性。在革命斗争的每一个重要关头,他总是根据共产主义的科学客观法则,指出革命胜利的方向,引导人民勇往直前。他发挥了“不断革命”的战斗学说,不断提出新的革命任务,领导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毛主席这种宏伟的、气势磅礴的革命浩然之气,正是我国革命人民崇高的、伟大的革命精神的集中表现。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所制订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政策,无一不反映着广大人民的革命朝气和坚强的革命意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就是广大革命人民的雄心壮志、革命朝气的体现。毛主席说:“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朝气,一经发挥,建设形势就一日千里,就能排山倒海,掀天复地,就能创造无数的奇迹。
革命的朝气决不是抽象的东西,它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状态与现实生活中。据我理解,有以下几种表现:(1)具有伟大的理想,坚持不断革命,永不自满,不甘居中游,永不停顿,永远向前,力争上游。在完成一个任务之后,立即去完成另一个任务;达到一个新的指标,马上又开始向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指标进军;革新一项技术之后,又立即开始新的革新,新的创造;对新生事物,抱无限热情,积极支持。(2)闻风而起,雷厉风行,工作抓得早、抓得紧、抓到底。执行党的指示坚决,千方百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3)不安于落后,不安于穷。越是物质条件差,要求改变穷困落后状况的决心越大,革命的意志越坚决。在大跃进中,那些小厂赶大厂,穷队赶富队,经济条件差的地区超过条件好的地区,便是这方面的范例。他们不受客观条件的束缚,不是唯条件论者,他们尊重客观规律而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坏事变好事,落后变先进。(4)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敢作敢为,艰苦勤劳,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表现了坚定不移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坚定地相信“事在人为”,不气馁,不中途而废,而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定要坚持不断革命的精神,一定要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奋斗。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对立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朝气和暮气就是两个相对立的东西。在我们革命队伍中,绝大多数的同志朝气勃勃,干劲冲天,但也还有少数人存在着暮气和右倾,这虽然不是主流,但是任其发展,必然对革命事业带来损失。这就值得我们高度警惕,不断地进行斗争,保持朝气,清除暮气。
疾风知劲草,在斗争中,在急流中,在急风骤雨中,才能准确地识别人。今后,在革命建设事业中,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坚定的胜利信心,永远当革命的促进派,像山上的苍松,顶得住疾风暴雨;像海边岩石,经得起惊涛骇浪;像长江大河,永远奔腾前进;像初出的朝阳,喷云破雾蒸蒸而上。
革命朝气万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