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群众运动改变了鞍钢的面貌 孟泰、王崇伦、李廷顺、杨树棠代表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2
第9版()
专栏:

群众运动改变了鞍钢的面貌
孟泰、王崇伦、李廷顺、杨树棠代表的发言
我们完全同意和拥护李富春和李先念副总理的报告,保证在工作中坚决贯彻执行。
1959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大跃进的一年。我们工作所在的鞍钢,在党中央、毛主席和省市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援以及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在生产建设和思想战线上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
去年鞍钢的钢产量,比1958年增长了37.4%;生铁比1958年增长了27.1%;钢材比1958年增长了31.8%。其他产品如钢坯、人造富矿、焦炭、铁矿石、铁精矿、耐火材料等也都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总产值比1958年增长了30.5%,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增长,成本有了很大的降低,实现了全年满堂红。今年第一季度,在伟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新高潮中,鞍钢又超额地完成了各项主要产品的计划,打破了历年来年初松的老规矩,夺得了开门红、首季红、满堂红的胜利。这一切成就,是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胜利,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胜利。
按照我们切身的体会,在鞍钢这样有十几万职工的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里,要把生产、建设搞的有声有色,热火朝天,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
大企业大搞群众运动非搞不可
对于这个问题,过去是有过争论和斗争的。大跃进以前,在鞍钢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鞍钢是现代化的大企业,规模很大,技术复杂,不能搞群众运动。错误地认为,要搞好鞍钢的生产、建设,就只有依靠一长制,依靠行政命令,依靠规章制度,依靠少数技术人员,依靠书本和公式,而不能依靠群众运动。在这种错误观念之下,鞍钢当时的群众运动总是发动不起来。那时候,这种错误思想束缚了群众的手脚,不准群众革命。大跃进以后,党的总路线照亮了鞍钢职工的心,大跃进的浪潮以不可阻挡之势在鞍钢掀了起来,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开始树立起来,生动活泼的群众运动开始兴起。这时,一些同志正在重新考虑问题,形势开始起了变化。但是,斗争并没有停止。比如,在1959年的第二季度,由于少数同志的右倾思想作怪,由于大搞群众运动的方针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钢铁的生产仍然上涨得不快。到了8月,鞍钢的全体职工在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的精神鼓舞下,狠反右倾,大鼓干劲,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鞍钢的形势就大有好转。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鞍钢是一浪接一浪地开展着群众运动。因此,全公司的生产、技术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就产生了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根本变化。
从这一段历史发展过程中,鞍钢的全体职工,深刻地体会到:党和毛主席提出的在工业建设中必须大搞群众运动的指示,具有何等伟大的意义。事实教育我们,在鞍钢这样现代化的大企业,不但可以大搞群众运动,而且非搞不可。只有大搞群众运动,才能出现生龙活虎的局面。否则,工作就一定冷冷清清,缺乏朝气。现在,我们根据去年下半年和今年第一季度大搞群众运动的一些情况,来简单地谈谈这个问题。
技术表演赛是鞍钢群众运动的新阶段
大搞群众运动,推动了鞍钢生产和技术的大跃进。比如去年第四季度,鞍钢职工在反右倾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个以联合技术表演赛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运动。这个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鞍钢,产生了巨大的威力。从主要产品的指标来看,去年第四季度同前三个季度的平均日产量相比较,钢增长了18%,生铁增长了17%,钢材增长了30.5%。在短短的几个月内,生产以这么大的速度增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跃进。而这个跃进的实现,则是由于在党的领导下,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今年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对生产、技术的推动就更突出了。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鞍钢职工共提出了技术革新建议三十九万多件,经过归纳以后,实现了十一万多件,使全公司的机械化水平由1月份的72%提高到82.3%,出现了六条生产自动线,八十六条生产联动线,一百一十八条流水作业线,二百七十八台单机自动化。在第一季度,全公司推广了六千多项先进经验,创造了三万四千多项生产新纪录。由于人人革新、事事革新,各项“高、大、精、尖、新”的项目不断地被突破,各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出现了奇迹。3月份,九号高炉的利用系数达到了二点四六八;第一炼钢厂平炉利用系数达到十点九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许多新建轧钢厂的产量都比原设计能力翻了几番:无缝钢管厂在几个操作台上实现了无人操作,在小轧管机组上试轧较大直径的无缝钢管成功,解决了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大型无缝钢管的问题;轧钢厂实现了“七双”轧制线,提高产量30%至50%以后,又创造了在连轧机上轧制型钢的经验,大大改变了轧钢厂的面貌。此外,铸管厂还创造成功了连续铸管机;机修厂的工具车间创造成功了生产自动线,提高了生产效率二十多倍,为国家节约大批钢材和车床。事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如果不是在群众运动中调动了十多万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技术上的这种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就根本是不可想像的。
思想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先驱
群众运动还不断的推动了职工的思想革命。要不断的使群众运动深入发展下去,首先就要进行不断的思想革命,进行两条道路和两种思想的斗争。在企业中,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总是有的,反对政治挂帅和群众运动的人也总是有的,迷信权威、有贾桂思想的人也总是有的。比如,在去年的反右倾和技术表演赛运动中,就有人认为“潜力已经挖光”,“革新已经到顶”,“人的主观能动性已经到头了”;在今年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就有人认为
“高炉炉前,一百多年来基本就是手工生产,不能革命”,“要达到世界先进技术经济指标,就是空想”;当初轧厂提出今年生产翻番的技术革命规划时,就有干部认为“设备是第一流的,轧辊是国外进口的,轴承是国外设计的,改革设备就是违反设计原理”,并说“谁也解决不了辊道掉牙问题”,他们简直是把技术革命说得比上天还难。但是,只要把这些错误思想和论调放到广大群众中去,展开鸣放辩论,事情就完全变了样子。群众那种敢说敢干的冲天干劲和实际行动,把这些错误思想驳得体无完肤,原形毕露。在群众运动的惊涛骇浪前面,这形形色色的右倾思想,被冲刷、被改造、被淹没,遭到了彻底的失败。这样,群众运动就深刻地推动了思想革命,长了革命的志气,克服了资产阶级的右倾思想。
在伟大的群众运动中,人们的政治觉悟迅速地提高了,共产主义风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扬。在运动中,新人新事和各种创造发明此起彼应,层出不穷;学、比、赶、帮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把方便送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共产主义精神到处皆是。工人同志在生产紧张关头坚持不下火线,劳动不计报酬。比如,机修厂工具车间的职工在创造生产自动线时,克服了种种困难,经过了一百五十七次的失败,但工人们提出了“守线餐、伴线眠,不成功,不下火线”的口号,经过二十二昼夜苦战,终于胜利地成功了。类似这样忘我劳动事例真是说不完、数不尽。在运动中,领导干部亲临前线,与群众同甘苦、同劳动,大大改善了干群关系和领导作风。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愈来愈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而开始积极投身于这一群众运动的伟大熔炉,献其所长,改造自己。这一切,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加强了企业的内部团结。所以说,企业的群众运动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且已经成为企业中的共产主义学校和伟大的思想革命的熔炉。
生产高速度,管理必须高效率
群众运动还不断地革新了企业的管理工作,使管理上出现了新气象。那些反对在大洋企业大搞群众运动的人,有一个错误的论据,就是说“群众运动会打乱正常的管理秩序”,会“出乱子”。这恰恰说明了他们根本不懂得群众运动对管理工作的作用。比如,去年第四季度,由于国家需要,要求鞍钢外调十万吨生铁,这样在鞍钢内部就造成了炼钢生铁严重不足的情况,如果不走群众路线,只依靠少数管理人员在那里平衡、调拨,那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问题的,但一搞运动,群众就表现了企业主人翁的精神,想出了很多办法,挖掘了许多废钢,结果不但没有影响钢的生产,反而保证炼钢任务超额地完成了。企业中的许多规章制度,随着群众运动的发展,不断地进行了大破大立。在大跃进中,鞍钢的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实行了两参、一改、三结合,进行了鸣放辩论,打破了数以千计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清规戒律,同时建立了许多新的合理的规章制度,由群众自觉地加以贯彻。如果没有群众运动,要在管理工作中实行这种全面的改革,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鞍钢的群众运动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和提高,我们的经验还很少,缺点还很多,但从这几年的斗争过程中,我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群众运动好得很,群众运动威力大得很;只有大搞群众运动,鞍钢才能阔步前进!
群众运动在鞍钢的胜利,是伟大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鞍钢的实践,生动地证明了:党和毛主席提出的在工业建设中必须大搞群众运动的指示,是十分英明而正确的。我们鞍钢的全体职工,一定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大旗,大搞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新,为提前超额完成1960年的生产任务,为钢铁工业持续不断的跃进,而英勇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