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大闹“四化”高产再高产 王凤恩代表谈沈阳变压器厂 技术革新群众运动的体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2
第10版()
专栏:

大闹“四化”高产再高产
王凤恩代表谈沈阳变压器厂 技术革新群众运动的体会各位代表:
我完全拥护李富春副总理所作的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李先念副总理所作的关于1959年国家决算和1960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两位副总理的报告,展现出一幅宏伟壮丽的继续跃进的图画,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我坚决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去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继续大跃进的一年。我们沈阳变压器厂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在省、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全体职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继续发扬了敢想敢干、虚心学习和大胆创造的精神,每个职工,斗志昂扬,干劲冲天,广泛地深入地开展了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学习并运用了鞍钢技术表演和佳木斯工业生产运动会的经验,出现了一个人人表演,处处表演,交流经验,学习经验的热潮。职工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生产效率成倍、成十倍和成百倍的提高。全厂在不增人不增设备的情况下,在产量比1958年翻一番的基础上,提前四十一天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广大职工群众,不仅干劲冲天,还发扬了工人阶级的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技术革新层出不穷。去年一年,我们厂共实现了五千六百一十多项技术革新建议,制造土洋设备七十一台,全厂的机械化程度由去年初的38%,提高到71.4%,试制成功了三十七种新产品。去年我们生产的一台巨型变压器的容量,就等于旧中国一年生产容量的总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的总路线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我们车间,在党委的具体领导下,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的成就也是很大的。去年全车间共提出三百项技术革新项目,实现了二百多项。自己制造土设备二十三台,主要工卡具五十余种。经过广大职工对原来的设备进行系列的改革和新的创造,使我们车间的生产面貌大为改观,机械化的程度由原来的30%提高到80%,把一百零五名工人从笨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使车间的生产能力翻了两番,改变了过去全厂的薄弱环节,还抽出三十五名工人支援兄弟单位,提前七十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成为全厂的先进车间。这一成就是怎么取得来的呢?我们的体会是:
解决思想问题,大搞群众运动
随着各个战线上的不断大跃进的形势,党和国家要求我们做出更多更大更好的变压器,而我们车间的生产量确远远不能适应大跃进的需要。按我们当时的能力只能完成三十到四十万千伏安,但厂要求每月要干八十万、九十万、甚至一百一十万的任务。不增人,不增设备,还要超额地完成任务,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有两种思想两种做法:一种是少数人向厂伸手要人,要设备,认为技术革新是“远水不解近渴”。与此相反的是大多数人则主张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大闹技术革命。车间党支部就抓住了这两种思想,召开职工大会,进行了大辩论,经过辩论和组织先进生产者、老工人座谈会,参观、交流经验,反复的进行了思想发动,广大职工干劲冲天,日夜奋战。就连过去很少搞创造的孙静茹也早来晚走的搞技术革新,试验成功了漏股工具,提高效率三倍多。工人郭吉林搞成的角环平台,不仅提高了工效,还大大的改善了劳动条件。大家高兴的说:过去两个人整天像推磨似的,一天不动地方,就得转转一、二十里路,现在脚一踩就走了。在不断解决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车间由小干到大干,由几个人干,到大家动手的蓬勃的局面。绝大多数工人,吃在工厂,住在车间,有的通宵夜战,领导上撵也不走。他们说:现在辛苦是为了将来的幸福,因此,大家管“苦战”叫“福战”。他们说:为了实现机械化、天大的困难也不怕。
长规划,短安排,层层落实
群众发动起来以后,为了使群众有明确的战斗方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制订了技术改造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战斗目标,这就是:
全体职工总动员,乘胜猛进干的欢,
手工劳动机械化,自动生产早实现;
三年规划一年完,生产能力翻一番,
劳动条件大改善,车间面貌大改观。
同时,还开展了比武叫劲、挑应战等活动。组织职工算细账,订措施,从而很快的掀起了一个层层订计划,人人献妙计的热潮。算细账,订措施,实际上是集中群众智慧,大挖潜力,群策群力,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过程,也是在群众中逐项落实的过程,大大地鼓舞了职工的士气。仅在订措施的十天当中,就提出一百五十二项技术革新项目。如加工电木筒,是我们车间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几年来一直是手工操作,每当月末就得总动员,重点突击电木筒。所以,我们在规划中,把它列为首批攻打对象。经过改为轮锯加工以后,加工电木筒的日产量由一千五百件一跃提高到二万件,提高生产效率十二倍以上。此外还解决了二十余种电木筒加工的关键。
接着,我们又集中优势兵力,突击生产一种大型套管产品。由于时间紧,要的急,完成这个任务的人手和设备都感不足。怎么办?全车间职工一致表示,有困难自己解决,决不当伸手派。于是我们就集中兵力,重点突击,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很快的就将生产这批产品的六道工序改为五道工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果在不增加人的情况下,还提前十天完成了生产任务。
这些事实证明,有了长远规划会使我们的方向明确,抓住了当前的重点又有利于保证长远规划的实现。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一步登天的干劲,又要有步步登高的措施。
二参、一改、三结合
要实现,而且要高速度的实现技术改造规划,就必须贯彻二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大搞共产主义协作。例如,年初改革二米四卷管机时,有人说,“那是进口货,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但我们在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并由支部书记亲自参加,和我们一块进行改革,并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利用星期天和春节假日不休息,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它改成了,节约了五个人,提高生产效率一倍,解决了设备和作业面积不足的关键。
在实现每一项革新创造当中,同志们都发扬了“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共产主义风格。有的人主动的帮助别人搞技术革新,有的人把自己搞成的零件,先给别人安装使用。他们的口号是: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也正是由于这样,才提前实现了我们车间的技术改造规划,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应了大跃进的要求。工人们在工人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后,写诗赞扬说:
从前垫块手来串,累的腰疼腿又酸,
姐妹作梦没想到,如今机械自动串,
手工操作十年整,这回一去不复返,
多亏党的好领导,毛主席的恩情说不完。
总之,千条万条,党的领导是第一条;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有了党的领导,有了群众的支持,就是天大的困难也得向我们缴枪投降。只有我们坚决听党的话,按党的指示办事,就会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
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与党的要求还差的很远。我们一定要不骄不傲,按着党指出的方向,坚决地干,而且干的更加出色。为了迎接红五月,我们厂党委提出:
大战4月份,机械化指标翻番,
任务提前三天完,创造奇迹把礼献!
在4月份,我们再实现四十条流水线,五十台单机自动和半自动、全部消灭笨重的体力劳动,再节约人力15%左右,向“五一”献礼。
今后,我们决心更系统地、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永远为革命冲锋陷阵,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干到哪里,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奋勇前进!(附图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左起魏如、王性尧、李国伟、刘劲亲切交谈    本报记者 吕相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