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生产步步高 生活节节甜 李能代表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2
第11版()
专栏:

生产步步高 生活节节甜
李能代表的发言各位代表:
我完全同意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的报告和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农业生产,连续丰收
我们云南省晋宁县上蒜人民公社和全国一样,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全体社员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鼓足干劲,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1959年,在农业战线上又获得了连续跃进,全社粮食总产量比1958年增加53%,每人平均有粮一千六百一十八斤。农副业总收入达到一百零三万元,比1958年增加27%,每人平均一百二十五元,分配给社员部分五十三万元,比1958年增加28%,保证了90%以上的社员增加了收入,社员每人平均收入已超过富裕农民单干收入的50%以上,粮食超过三倍半。社员们高唱“总路线是明灯,照得上蒜亮晶晶,人人执行总路线,黄土也要变成金。”两年来,我们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执行了农业“八字宪法”,首先抓住群众的迫切要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把柴河水库原来二十二米高的拦水坝加高了五米,增加蓄水量九百万方。还在海拔二千五百多米的高山上修了一个水库,在山腰挖了二十多华里长的两条渠道,让河水穿过高山围绕着山腰,驯服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当开始兴修这个水利工程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怀疑地说:“你们这些年轻小伙子不要做梦,给你们挖一辈子也修不好。”但是,事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用不着一辈子,仅仅四十多天就完工了。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他非常感动地说:“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真是了不起,几千年做不到的事,现在说到就做到。”晋宁县,在解放前的千百年间,才修了一个仅能灌溉二千亩的水库,反动统治阶级借口修水库,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而我们一个公社,在两年内就出动了四十二万个劳动工日,大兴水利,工程量相当于解放前的四十五倍,还建立了四个抽水机站,实现了水利化,河网化。现在全社水利工程蓄水量可灌溉七万五千亩以上,而现有耕地面积所需水量,仅占蓄水量的三分之一。就是说,即使连续干旱两年,也可以保证满栽满插,不愁缺水。根本改变了过去“四月晒河底,五月火烧天,六七月洪水到处淹,三年两不收”的灾荒景象。群众普遍反映说:“上蒜乡来上蒜乡,水库打在美女山,有雨无雨都丰收,千谢万谢共产党。”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荒山旱地变成了粮食仓,全社耕地面积由解放前的一万五千亩扩大到二万五千亩,增加了66%。过去荒了几百年的老荒滩,现在成良田;往年是荒山,现在成粮仓。 社办工业,发展很快
除农业生产年年增产外,大跃进以来,社办工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先后办起了通用机械厂,硫酸厂,颗粒肥料厂,副食品加工厂,织布厂等大小不等的工厂,还开了一个煤矿。社内所需的简单农具,70%可以自给。同时开展了多种经营,大搞副业生产,使年老体弱不宜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都能参加一定的副业生产的活动;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有机会发挥他的特长。甚至敬老院的老年人,也自愿地搞一些力所能任的副业,有相当数量的收入。
随着农副业和社办工业的发展,收入逐年增多,公共积累也逐步增加。几年以来,全社公共积累共达一百二十二万多元,这就为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进一步发展农副业和社办工业,提供了更有利的物质条件,为农田水利化,肥料化学化,农业机械化,农村电气化筹积了资金。全社除投资水利建设二十四万多元外,还购买了车床三台,发电机三部,汽车两部,碾米机、磨面机、抽水机、引擎等共十七部,马车、播种机及其他各种大农具五百多件,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全社已实现了运输车子化,耕作半机械化,加工脱粒机械化,节约了大量劳动力。 吃饭有食堂,按月发工资
我们公社坚持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从公社、管理区到生产队都由一个书记专管生活。并且贯彻执行了“以人定量,指标到户,集体保管,凭票吃饭,节余归己”的粮食分配政策,因此,全社三十八个公共食堂,通过一年多的考验,不断得到巩固与提高。八千五百个农业人口都自愿参加食堂集体开饭,许多社干部和生产队长,有计划地深入食堂轮流当炊事员,和群众打成一片,深受群众欢迎。由于开展了炊具技术革新运动,全部食堂已基本实现了蒸饭蒸气化,引水自流化,切菜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一灶多锅化,大大地减轻了炊事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饭菜质量。每个食堂都建立了集体家务,建立了养猪场,养猪五十到一百头,每十五人一亩菜。社员们曾经总结了公共食堂的四大好处:一是减少了粮食抛撒浪费,节约了粮食;二是节约煮饭的劳动力,全社三十八个公共食堂就代替了五百多个伙食单位,全年节约十八万个劳动工日,占全年劳动需工量的15%;三是节约燃料,全公社八千五百个人开饭,全年节约燃料一百四十万斤;四是节约开支,一年来单燃料费用就节约了人民币二万一千元。不仅这样,公共食堂的意义和作用已经大大地超出了我们原来的设想,它不只是集体开伙的场所,而是广大社员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人民公社的重要基石。
为了进一步发挥广大妇女的积极性,除办好公共食堂外,全社添置二百九十六部缝纫机代替人工缝衣,办了托儿所、幼儿园四十七个,使七百多个妇女劳动力摆脱了孩子的拖累,投入了农业生产建设,全年节约劳动工日九万个,占全年需工数的8%。广大妇女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歌颂公共食堂和托儿所的好处:“过去妇女锅边转,柴米油盐罐罐罐,娃娃哭啼又吵闹,受苦受累心里焦。自从成立大公社,参加工农大建设,生产完了进食堂,公共食堂饭菜香。娃娃进了托儿所,身体好来娃娃乖,心情舒畅搞生产,干活积极工效高。
在人民公社日益巩固和生产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社员生活大大改善。贯彻执行了工资制与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政策。保证了按季按月发付工资,去年一年内共发了工资三十四万元,平均每个劳动力一百六十四元,并实行了部分供给制,基本上解决了历年没有解决的“超支户”和“分空户”的问题,调动了广大社员的积极性。普遍赞扬党的政策的好处,都说“生产步步高,生活节节甜”。又说:“农民生活好像上楼梯一样,步步登高,像吃甘蔗一样,越吃到根越甜。”公社还举办了敬老院,使5%的“困难户”和无依无靠的“五保户”,得到了照顾和扶养。六十五岁的瞎子老奶李胡氏感动地说:“人说爹娘是最亲,我说毛主席比爹娘还亲”。她积极争取劳动,一年还做二百五十个劳动日,歌唱:“人民公社实在好,老人也会梦中笑。一笑公社日子好,二笑农村新面貌”。九十多岁的段炳之母说:“解放前,我三个儿子九个姑娘还养不活我,现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办了大公社,进了敬老院,日子过得咪咪甜”。 天堂真假没见过,人间天堂是公社
在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全社办了一个农业中学、三所完小和二十三所初小,适龄儿童已有98%入学,三十八个生产队都开办了夜校,在青壮年中基本上扫除了文盲,公社有一个电影队,一年来放映了二百多场,观众达十二万多人次,还有一个图书馆,一个广播站,一个中心医院,三个保健站,三个接生站,三十八个保健箱。为了逐步改善社员居住条件,公社试建了一个新农村,共二百九十二间,大批社员住上了新房,普遍反映说:“一石芝麻数得清,人民公社好处说不完。从前都说天堂好,天堂那有公社强。天堂真假没见过,人间天堂是公社。”“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永远跟着共产党,步步高升上天堂。”
由于两年以来的连续跃进,大大鼓舞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干劲,全力投入了当前的春耕生产,掀起了劳动竞赛的热潮,已涌现了先进人物二千多人。小春产量,预计将比去年有相当大的增长。积肥已完成98%,新开田五千亩,开荒地六千亩,生猪生产已达五千头,比1959年年底增加了50%。但我们丝毫不能因此自满,一定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更高地举起三面红旗,克服任何困难,为实现1960年的连续跃进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