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大茅山兴盛起来了 杨惟义代表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2
第15版()
专栏:

大茅山兴盛起来了
杨惟义代表的发言主席、各位代表:
我完全拥护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报告。听了这些报告,我感到无限兴奋。过去一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在党中央和毛主席英明领导下,在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个法宝的光辉照耀下,不论是那一方面,成绩都是很巨大的。
现在,我向大会汇报一些关于江西建设山区的情况:
江西境内多山,山中植物资源、矿物资源、水力资源和动物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可是以前封建统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只晓得剥削人民,那里会建设山区。一般人民不堪剥削更无力去开发山区,致使无穷无尽的天然资源,废弃在山,实在可惜。
江西省委、省人委为了开发山区和下放干部劳动锻炼,于1957年冬,抽调干部五万多人,浩浩荡荡,向全省各主要山区大进军。仅仅两年多的时间,全省各大小山区,已建立全民所有制国营综合垦殖场的总场二百零九个,分场四百六十五个。共垦地二百八十多万亩,造林三千六百多万亩。1959年的总产值可达五点二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三点七六亿元,工业总产值为一点四四亿元。发展极为迅速。资源丰富,遍山是宝
这次我来北京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曾到过大茅山综合垦殖场,进行了短期的视察。现在我就以这个垦殖场为例,介绍它的一些情况,作为说明江西在建设山区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个概况。
大茅山位于江西东北部德兴县境,最高主峰的海拔,有一千七百多公尺,屹立于怀玉山脉的丛山峻岭中。面积广大,山场有二百三十多万亩,耕地有二十四万余亩。以前方志敏烈士,率领红军,曾在此间与国民党反动军队,作过英勇顽强的斗争,是赣东北老革命根据地之一。
在这个峰峦重叠,资源丰富的大茅山中,漫山遍谷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造纸、榨油、酿酒和林产化工的植物原料;地下有金、银、铜、铁和煤炭等宝藏;山涧中,有清澈的泉流和瀑布,是最理想的发电动力;大深山中,有虎、豹、豺狼、野猪、野牛、麂、猴、野猫、穿山甲、豪猪、松鼠、水獭、狐狸和白面兽等,每年兽皮可出产数万张。并且在山岭中,还有辽阔的牧区。只因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山区,遭到严重破坏,山脚下的农民,多被屠杀,或被赶跑;许多村庄,亦被烧毁。使整个富饶的万宝山,成为人烟稀少,田园荒芜,野兽成群,满目凄凉。宝山来了采宝人
1957年11月,先有五百六十八名下放干部,到达此山,披荆斩棘,建立起大茅山综合垦殖场。刻苦经营,逐渐扩展。原有山区出外求生的农民,看到本山情形变好,纷纷回乡;更有转业军人加入,所以组织不断壮大。直到现在,全场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等,共有三万五千四百零六人。除总场外,又有九个分场。深山僻谷,顿然兴盛起来。
他们经营山区的方法,首先是利用山上原有很茂盛的植物,来进行生产。马尾松是该山最多的,储量达三百多万立方米。他们即把最茂密的松林,予以间伐,或整枝,制成木板,枕木,或坑木,大量供应国家需要。松枝松叶和枯松等,都能加以综合利用,进行做柴,烧炭;或制取松脂、松节油、芳香油;或干溜人造汽油、柴油、选矿油、润滑油、机油、锭子油和沥青等。竹子也是这个山区中很多的,他们也适当地予以间伐,运下山来,供城市需要。同时,更进行清山育林的工作,把杂柴和芭茅等,都全予砍清而保留经济价值更高的树种。所砍下的杂木,也都能作综合利用。山中到处都有野生杨梅,一般年景,可出产二百多万斤,向来都是自然落地腐烂的。现在该场利用来做酒。1959年,采到杨梅十七万斤,酿成香甜美酒一百八十吨。1960年,预计可采五十三万斤,能制美酒四百吨。山中还有野生的梨、枣、苹果、葡萄、李、梅、桃、洋桃、樱桃、橄榄、山楂和草莓等。他们或利用来制酒,或制成各种果干、果脯、果酱和果汁等以出售。还有不少的野葛,他们就挖取它的根部来制酒精。凡是有淀粉或糖分的植物,他们都设法利用来制淀粉或做酒。现在山中,到处都有酒厂,酒的种类很多。山上遍生芭茅,他们利用来造纸。山中多石蒜,向来是人所认为全无用处的东西,他们取来蒸溜丙酮、丁醇和乙醇,得到高价的化工产品。林中湿润,宜于培养食用菌,他们利用来种植香菇、草菇、木耳和各种可食的菌类。那里的药材也很多,有甘草、大黄、桂皮和青果。此外,如红花、木瓜、石木耳、草乌、射干、石菖蒲、野菊、蝉蜕、瓜蒌、五倍子、桐厚朴等,不下百种。他们也在着手研究利用。另外还有栓皮栎十万多株,大红花油茶亦颇多,都是很有经济价值的树木。现正严密保护,并设法繁殖。总之,凡是可以利用的植物,他们都在进一步调查研究,设法予以利用。这两年来,已造林十二万亩,抚育山林四万四千多亩。并开出荒地五千多亩,培育苗木,或种作物。
关于矿物资源的利用,现在已搞炼铁,并用硫磺制杀虫药和硫酸。其他矿藏,将计划开发利用。多种经营,样样繁荣
关于水力资源,该场除直接利用各山涧中的水流供应各锯木厂,粮食和饲料等加工厂作动力外,并建设了山中小型水库,以供耕地灌溉。水库和小山塘中都养了鱼,今年计划养鱼一百万尾。水面上又放养了鹅鸭。较大的水库,已建成一千一百瓩的水电站一座和小型发电站八个,保证场中工业用电和照明之用。现在该场各处都有电灯,深山僻谷,大放光明。
关于动物资源,山中兽类,目前尚未能充分利用。但现在已在山地养猪二万九千余头,家禽十万多只,牛三百余头,山羊一千五百只,细毛羊四百只,兔子二千多头,蜜蜂三百五十群。
在这两年中,该场利用上述资源,大办小型工厂,已经建成酿酒厂、松香厂、枯松干溜厂、人造石油厂、烤胶厂、机械厂、炼铁厂、砖瓦厂、食品加工厂、食用菌种厂和锯木厂等,共有九十四个,工业产品有一百多种。
关于交通方面,现在已建成公路五条,长达一百八十公里,主要山地,都可直通汽车。此外,还修造了林道二百多公里。更修浚了山区小河流一百七十五公里,以便行驶小筏,或流放竹木。但是山区很大,资源丰富,有许多已砍伐的竹木,堆积山中,不能及时运出,而城市中,又极需要这些物资。山区交通问题,必须进一步帮助解决。
在这个综合垦殖场内,还设立了一个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校,共有男女学生一千零六名,分为农学和林学两系。四年制:第一学年,有六个月劳动,五个月学习,一个月休息;第二个学年,有五个月劳动,六个月学习,一个月休息;第三、四学年,为四个月劳动,七个月学习,一个月休息。他们做什么劳动,就学习什么功课,密切结合实际。各人以劳动所得,每月各有十七元的收入,自给有余。这些学生,90%以上,都是工农子弟,过去少有上学的机会,所以求学的愿望迫切,非常用功,进步很快。总校设于南昌郊区,各垦殖场,都有它的分校。这种学校的创办,既不需要国家经费,又可使人有受专门教育的机会,帮助教育普及,确是一种新型的无产阶级学校。此外,场中还设了一个科学研究所。
场中自建房屋很多,有红专大学、电影院、医院、小学、托儿所、公共食堂等,大家生活都过得很好。起初上山,有的干部不安心,现在他们一辈子在山上工作也愿意了。以前轻视劳动和轻视劳动人民的少数干部,现在都能密切和群众在一起而很愉快地工作。所以当地一般人都承认这个山区“人变,山变,风气变,思想生产双丰收”。
这个垦殖场,做了工作很不少,人多以为江西省人委必定是投下了大量的资金。其实,只在1957年,由省人委拨付了四十万元,作为开办费用,以后就没有再投资了。并且在1958年,该场生产收入,即达三百七十五万元;1959年的收入,为一千一百多万元;1960年,更要争取达到三千万元的收入。这真是在大跃进中,做到“多快好省”。
各位代表,情况只是介绍到这里。由这些事实,不难说明:发展山区,前途无量,大有可为。我们应当重视山区,多去了解山区,设
 法利用山区,大力向山区进军!这些意见,是否有当?请予指正。最后,敬祝各位代表健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