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变穷山为富山 杨汉先、吴通明、王耀伦、李仿尧代表的联合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2
第15版()
专栏:

变穷山为富山
杨汉先、吴通明、王耀伦、李仿尧代表的联合发言主席、各位代表:
我们完全拥护李富春副总理、李先念副总理的报告和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
今年的2月底到3月初,我们参加了在贵州省剑河县召开的全省民族工作现场会议,有机会实地参观了剑河县的生产情况。我们在剑河县所看到的情况,使我们十分感动。剑河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这里居住着十七万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其中苗族约占71%,侗族约占14%。全县处于苗岭山区,有耕地三十万亩,90%是梯田坡土,耕种困难,产量很低,过去当地人民说这个地方是“山羊路,野猪窝”,“有水引不到田,有粪送不上坡”。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经过各族人民的艰巨的斗争,使原来的贫困、落后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大跃进以来,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依靠人民公社,发挥了冲天的干劲,坚决贯彻执行了农业“八字宪法”,战胜了种种困难,在1959年使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四亿一千多万斤,平均亩产量达到一千三百多斤,成为亩产千斤县。在粮食生产大丰收的同时,全县又掀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小秋收”运动,各族人民纷纷“上山取宝”,大量采集和利用山材山货,全县平均每人可收入二百二十多元。为了对大量的山材山货进行加工,大办淀粉、酿酒、烤胶、土碱等等加工工业,使县、社工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59年剑河县在工农业生产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大地鼓舞了各族人民的斗争意志,使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人平均收入较初解放时增长八倍,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剑河县的这个变化,是全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执行了党的总路线、坚持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胜利。
在1959年的大跃进中,剑河县各族人民的革命干劲,和他们同困难搏斗的英雄气概,是很动人的。为了夺取农业大丰收,全县人民实行了总动员,深翻田土二十四万亩,使用火熏肥的办法改良酸性土壤九万亩,全部耕地平均每亩积肥四万斤左右;同时,大修水利,大搞土农药,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了解决肥料问题,全县数万劳动大军上山扎营,食宿田野,广泛利用了树叶、杂草,大积大造自然肥料。在“小秋收”运动中,全县每天有八万人上山,他们分路出击,挨山搜索,白天采,晚上运,采集了大量的青杠子、野生纤维、野生油料和其他山货、药材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山货的运输上,他们充分利用了山区的自然条件,高山搞索道,陡坡搞滑道;牛多马多就大搞牛驮马驮和牛、马拉车,全县共组织了牛马车一千一百多部,驮运牛马二万二千多头,掀起了群众性的短途运输的高潮。广大群众人人动手,采取就地取材、以自力更生和土法加工为主的办法,大搞山货加工;为了克服不懂技术的困难,县委第一书记亲自办厂进行试验,闯过了技术关,并且层层召开现场会议,边开会边学习操作,使加工技术很快的普及到群众,全县办起了很多淀粉厂、烤胶厂、土碱厂,等等。剑河县在工农业生产上所取得的巨大胜利,是全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鼓足冲天的干劲,向大自然进军的胜利。他们充分利用了山区的有利条件,顽强斗争,开发山区,使“穷山变富山”,大大改变了山区的面貌。
剑河县的各级干部,理论学习搞得很好。干部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形成了热潮,并且坚持了经常的学习制度。县委第一书记带头坚持理论学习,五年如一日。在县委的领导和影响下,各级干部都坚持了每天两小时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下去工作,都带着毛主席的著作和党课教材;他们一面工作,一面学习,走到那里就给那里的干部上课,走到那里就给那里的群众讲解毛主席的著作,全县出现了“人人学理论,个个思想插红旗”的新气象。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深入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批评,充分地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干部同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在生活上同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1959年一年内,干部都直接参加了劳动,县级机关干部平均每人每月参加劳动十三天,公社干部十四天,管理区的干部十七天。他们深入生产实际,参加生产,领导生产,采取大搞群众运动,大搞评比竞赛,大搞试验田的办法,来指导生产。去年各级领导干部种的水稻试验田就有四千八百多亩,掌握生产技术,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去年全县召开了五百八十多次现场会议,掀起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帮后进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根据山区特点,各级党委抓住了早播、早栽、早管,水稻播种比往年提早了三十多天,“芒种”未到就完成了插秧,在秋风秋雨未来之前,这里的稻谷已经是一片金黄,取得了大丰收。群众深深地了解,这是由于在党的领导下把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结果,他们意味深长地说:“过去干活信‘鬼师’,受害不浅;如今生产听支书,丰收连年”。
剑河县的情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人民公社使生产建设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人民生活获得了显著的改善,也使各民族之间进一步增强了团结。人民公社把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使他们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公社所发展起来的多种集体福利事业,使各族人民在生活上的接触更为密切,因而大大地增强了相互之间的友谊。特别是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越办越好,已经成为各族人民温暖的家庭。我们看到,在剑河县的人民公社里,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你帮我,我帮你,互相支援,互相协作。柳川公社城关管理区劳力少,耕牛也少,去年插秧时忙不过来,眼看就要栽老秧,久仰管理区(苗族)知道了,立刻抽调二百多人、一百多头耕牛去支援,使他们比往年还提早二十多天完成了插秧。许多公社都有类似的动人事例。剑河县的各族人民歌颂:“人民公社一朵花,各族人民共一家,团结互助搞生产,同心建设新国家”。
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们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一样,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大大小小的工厂不断出现,各项生产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欣欣向荣,我们感到非常兴奋。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周围,高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伟大旗帜,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作好工作,为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我国196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