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职工教育和文化活动要跟上大跃进形势 张修竹委员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2
第17版()
专栏:

职工教育和文化活动要跟上大跃进形势
张修竹委员的发言主席、各位委员:
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社会主义建设大道上飞跃前进,广大职工群众热烈拥护李富春副总理提出来的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定以继续大跃进的步伐完成和超额完成它。
现在全国职工正以高度的革命热情掀起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高潮,大力地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积极参加大办城市人民公社运动,广大职工正以主人翁的态度,在党的领导下面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红旗,和全国人民一道,迅速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积极准备条件。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跃前进,工矿企业中一个广泛深入的教育和文化运动也在蓬勃地开展起来。
1958年大跃进以来,职工业余教育出现了大发展、大提高和持续向上的新局面。1958年,全国工矿企业职工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达到一千万多人;到1959年底,增加到一千六百多万人;今年2月又增加到一千九百多万人,不少地区在青壮年职工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经常参加学习。目前可以说天天有扫除了文盲的工矿企业出现,天天有新的职工业余中等专业学校和业余大学诞生,职工业余教育这个大好形势是前所未有的。
如果说前几年职工业余教育主要是扫除文盲的话,目前是在继续完成扫盲任务的同时普及初等教育、大办业余中等学校和业余大专学校,很多工矿企业建立了从初等学校到大专学校的职工业余教育体系;大部分地区形成了厂矿办学、工厂联办、厂校联办、地区举办的职工业余教育网;在职工业余学校里,既举办了适应本厂生产的各种专业的科系,又开设了文学艺术、医务、保育、体育、师范等各种班级,为企业培养了多方面的人材和干部。由于高速度发展生产的需要和职工文化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已经逐渐地成为广大群众的事情,许多企业把生产、教育、科学研究全面地结合起来,作到了既是生产产品的基地,又是培养人材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
广大职工要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大闹技术革命,越来越感觉到非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行。职工的生产热情愈高,学习的志向愈大,学习的毅力也愈强。重庆搪瓷厂的副厂长苟文彬同志,1950年进厂当学徒,只上过小学。十年来,他在党的教育和鼓励下,自学了初、高中的数理化等课程,进修了大学的一些专业,学习了俄、德、法、波四种外文,能阅读这些外文的专业书籍和有关的技术资料。他由于掌握了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生产上提出了许多重大的革新,去年还和老工人协作写出了有关搪瓷的技术理论著作。辽宁黎明机器厂工人李增城,经过七年业余时间的刻苦学习,已经从高小程度变成了大学生,掌握了一种外国语,最近先后提出了大小革新二十多项。像苟文彬同志和李增城同志这种立大志攀高峰的气概,不畏困难一直向上的风格,已在广大职工中形成一股巨流,推动着生产、教育、科学研究的跃进。广大职工体会到:“只有学得深,才能干得巧”。他们决心要做文“武”全材,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比武又比文”,很多职工做到了“生产、学习全面红”,工人们热情地歌颂说:“总路线放光芒,工厂办起大学堂,生产、学习齐跃进,能文能武喜洋洋”。技术革命带动了文化革命,文化革命又促进了技术革命,真是“文化学习开花,技术革命结果”。
职工业余教育成了企业中生长技术干部和各种人材的重要途径,工矿企业领导同志办学的积极性极为高涨,他们利用了企业中的一切有利条件,排除万难,办起了各级各类业余学校。由于他们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教育,统一安排,加强领导,在企业中就出现了生产、教育双跃进的景象。现在,大、中型企业是大办全面地办,条件困难的小厂,也自力更生地和大搞协作地办。在办学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最近一些地区又举办了广播大学和电视大学。这样一来,职工业余教育就遍地开花,蒸蒸日上。
职工业余教育要结合生产,适应成人特点进行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熟悉生产,了解工人的要求,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对教材和教法进行改革,这需要敢想、敢干,更需要以党的总路线、党的教育方针武装思想,向工人群众学习,不断地提高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现在,我们的业余学校中已经有了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在进行职工业余教育的教学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教师队伍中,有很大部分是兼职教师,许多工程技术人员、职员、工人不辞辛苦、不计报酬,积极地参加了教学工作,对普遍地开展职工业余教育起了重大的作用。
当前,职工业余教育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巩固、提高,以革命的精神进行教学改革,加速提高职工群众的政治、技术和文化水平,要在一二年内基本扫除现有青壮年职工中的文盲,并且及时普及初等教育,大办业余中专、大专学校,迅速地、大量地培养技术人材,使职工业余教育紧紧跟上大跃进的形势和技术革命的要求。
职工文化艺术活动,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中,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全国职工经常参加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分子有三百多万人,其中只是职工业余剧团就有二万三千七百多个,团员八十多万人;各种文艺小组近十万个,参加人数一百二十五万多人。由于职工文艺活动密切地配合了当前政治任务、生产任务,以文艺和其他的形式进行宣传,职工文化活动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大发展,并且在质量上也有了大提高,已经成为工矿企业党委向职工群众进行教育的强有力的工具。职工文化活动队伍也起了很大变化,先进生产者约占一半左右,他们既是生产上的标兵,又是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能手。广大职工为大跃进的形势所鼓舞,在生产上发出冲天干劲,他们亲身经历的这个地复天翻的变化,又不能不使他们拿起笔来歌颂大跃进。他们说:“人人学技术,个个都钻研,书本上没有,咱添。”职工在创作中,反映了工人群众比先进、赶先进、学先进、帮后进、抢困难、让方便的精神面貌,用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来教育自己,鼓舞自己的更大干劲。职工群众创作的民歌、戏剧、绘画、曲艺、歌曲,写的工厂史等等,都出现了不少记录伟大时代的作品。
职工在目前的继续大跃进中,以巨大的欢欣鼓舞的心情歌颂三大法宝,歌颂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通过这种活动,又发展了各种文艺活动形式,提高了创作的艺术质量,工矿企业中各种文化活动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图书馆的工作过去是方便群众,送书上门,在大跃进中,进一步开展了红旗读书运动,现在读书运动的开展,已经做到更有组织,更有目的的为当前技术革命运动服务。工人文化宫过去训练文艺积极分子,主要在增进文艺知识,现在是根据当前中心任务结合群众的需要来训练。工厂史,在初期主要是回忆革命史,教育新工人,现在发展到歌颂大跃进,总结新成就,大连造船厂在大跃进中,建成万吨轮船,就写了万吨轮船建造史,工人因此提出:“再创新成绩,争取上厂史”的口号。工矿企业办的展览会,不仅是小型多样,生动活泼,成为解决当前职工思想、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而且成为在技术革命中,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广泛开展共产主义大协作的有力工具。职工文艺活动各种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就有效地适应了群众的需要,发挥着教育和团结自己,克服和消灭各种资产阶级思想的武器的作用。
职工群众大闹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这种沸腾景象,又是在政治革命、思想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去年8月全国职工为了热烈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反右倾、鼓干劲、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号召,在各地党委的领导下面,广泛、深入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过这个教育运动,广大职工进一步认识了三大法宝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界限,坚定地树立了毛泽东思想就是真理,跟着党走就是胜利的信念,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共产主义风格有了更大的发扬。职工群众就更加迫切地要求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行动和工作的指针,继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更大地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精神。因此,职工群众在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同时,兴起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的新高潮。职工群众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后,尤其是生产骨干和先进生产者,立即把学到的道理,运用来分析事物的矛盾,改造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工作,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他们深刻地体会到:
“马列主义是幸福经,我们越学就越聪明,刚刚上过两堂课,脑子好像点了灯。”目前,有许多地方,已经实现着李富春副总理在报告中所指示的: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运动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运动结合起来,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更深入地、更广泛地开展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运动。
我国职工在六十年代第一年迈出的雄伟步伐,已经证明着,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全国工人群众具有坚强的信心和无比的毅力,来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超额完成196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农民兄弟一起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现在全国的工人群众都树起雄心、立下大志,用革命的精神和革命的方法,促进经济建设高潮更加高涨,促进文化建设更加澎湃发展,正在实现着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作的预言:“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