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在城市人民公社的大家庭里——天津几个城市人民公社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3
第4版()
专栏:

在城市人民公社的大家庭里
——天津几个城市人民公社见闻 本报驻天津记者
从一年多前天津市成立了第一个鸿顺里人民公社开始,人民公社这面鲜红的大旗,就在人们心里生了根。这几天,天津市的大街小巷变得更加热闹,到处张贴着庆祝成立公社的大红喜字,老大娘们穿着新衣,欢欢喜喜地到“登记处”去申请加入人民公社。街道居民们千盼万盼的人民公社,一个接一个地成立起来了。
我们访问了几个成立得较早的公社。这些公社成立一年多来,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使我们激动的、也是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除了那些千百个白手起家办起来的工厂、溢发着菜香肉味的公共食堂、整洁的托儿所、充满欢笑声的幼儿园、安静的敬老院、愿为社员办事的万能服务站、晚上灯火通明的公社业余学校以外,就是这里的人,千千万万普通的公社里的人。
为了公社 为了集体
郭庄子人民公社第四分社有两位老大娘,一个是五十四岁的李秀英,是分社的正社长,另一位是四十八岁的刘淑英,是副社长。她俩都是普通的朴实可亲的老大娘,但是在她们的身上,孕育着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早在1958年,她们两个人组织了几个家庭妇女,作包装、油漆粉刷活。那时候,什么也没有,五个妇女作油漆粉刷,只有几个小铁桶。她们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晚,一个钱一个钱地积攒着。有了收入,就添工具、买原料、盖厂房,慢慢地油漆粉刷组发展成了电器厂,包装组成了包装厂,每月的产值由几十元,几千元到几万元。可是她们长久以来从没有想到过个人,不计报酬、无代价地为集体而奔波忙碌。
像这样的风格高尚的人,在各个人民公社里数也数不清。鸿顺里人民公社光华分社3月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分社要在元福里建立一个食堂,刚宣布要三个人当炊事员,王淑兰就报了名,还把自己住的房子腾出两间来作食堂的厨房;在制帽生产组的刘素琴和五金加工组的师恩荣,原来两个人在生产组一个月工资都是四、五十元,听说要组织食堂,就主动报名来食堂作义务炊事员,坚决表示要不计报酬。老人家干起活来浑身是劲,每天从早忙到晚,挑完了水、买好菜后,就挨门挨户搜集社员们每天喜欢吃什么饭食,给孤老病残的社员送饭送水。工人吴秀琴生孩子,有一次师恩荣去送饭,吴秀琴说:“师大爷,你告诉食堂给我压碗面吃。”师恩荣当时就答应了,转过来一想:“月子人吃压的面太硬,不好消化。”他回到厨房就自己动手给作了一碗又软又烂的面,感动得吴秀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全新的关系 全新的人
在公社的大家庭里,到处可看到共产主义的道德在成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一个远大的理想联结在一起。
过去,有些家庭妇女做完饭,就抱着孩子闲扯起来,东家长,西家短,再不然就是比吃比穿。现在可不同了,人们关心的是生产,是公社集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眼界开阔得很。妻子和丈夫谈论的不再仅限于柴米油盐的家务琐事,主要的是谈生产、谈学习、谈技术革新。今年2月里,郭庄子人民公社第四分社划粉生产组开大会,动员群众,大搞技术革新。会后,生产组的张玉珍就回家和丈夫萧庆忠商量。萧庆忠一听妻子要搞技术革新,大力支持。每天,俩口子下了班就在一起研究琢磨,终于设计出一个使划粉生产自动连续化的捣料机。据河北区的统计,像这种通过夫妻互助、亲属相帮,改进的钻头、捣子机和马达等技术革新项目就有六百多件。
从甘肃路人民公社光耀分社弹簧厂的成长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新型家庭关系的成长。这个厂原来是家庭妇女伊香春和毕玉琴在1958年赤手空拳办起来的。伊香春在一个街道生产组,学会了作汽车上用的断道器小弹簧的技术,回来她就和邻居毕玉琴商量,组织起来搞弹簧生产。毕玉琴的丈夫苗化论,是河西区汽车零件二厂的车工,他知道这一消息后,就帮助妻子设计生产弹簧的工具。“工厂”逐渐发展起来,由两个人扩大到五个人,虽说规模小,也总得有个账目。伊香春的丈夫是东昌橡胶厂的会计,他就帮助“工厂”建立了各种账簿,并且教会了伊香春记账。这个厂的工人张志秋也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她丈夫刘开恩,是东昌橡胶厂的工人,每天生产很忙;而她自己就在家守着三个孩子,小姑刘景华也在家里没事作。姑嫂俩吃完饭就“扯闲篇”,不是羡慕这家穿的好,就是谈论那家戴的好。从打张志秋把孩子送到公社托儿所,自己进了弹簧厂,刘景华也成了纺织工人后,这一家人的关系就大大变了样子。谈起话来,不再是家长里短,比穿比戴;而是夫妻钻研技术,姑嫂学习文化。张志秋在丈夫的帮助下,改进了制造发电机碳金簧的电动弹簧机上的胎具,把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去年,被评选为全市的先进生产者。今年“三八”妇女节,又被评选为全市妇女红旗手。
共产主义风格
集体,这座巨大的熔炉,陶冶着人的思想。在这里,共产主义的道德风尚,开始成为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关系的准绳。
在蓄水池街公社靶鞝街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纸袋车间的十八名青年妇女,在一次暴风骤雨的深夜里,竟不约而同地都冒雨跑到了车间,去抢救公社财产。谁也用不着说什么,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淘水的淘水,搬材料的搬材料,把穿来的雨衣又盖到了纸袋上。当天露微明,雨逐渐停下来的时候,这十八个湿透了衣服的妇女,身上虽然觉得有些凉,但每个人的心里却都是热乎乎地高兴。
像这种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可歌可颂的事例,在公社里的人当中,那是说不清、道不完,遍处皆是。被鸿顺里公社的社员们公认为“无名英雄”的贾大娘,是第一个举手自愿担任炊事员,办起了天津市第一个街道公共食堂的老大娘。她勤勤恳恳、爱社如家始终如一日。当她患了一次病,病好以后,社里照顾她的身体没有分配她具体工作,这位乐于为群众服务、爱上了集体的老人家,仍旧一时不闲。她悄悄地作了许多为人们注意不到的事情。见到社里一些公用的东西没处放,也没专人保管,她就把自己的房子腾出一间来给社里作小仓库,从锦旗、礼品直到壶碗、扫帚,她都精心地保管着。每当吃饭,社办公室里没有人,她就悄悄地进来守着电话值班。遇到社里开会,她就从家里一壶一壶地给送开水,人们怎么劝也不行,劝得多了,贾大娘嘟囔着说:“叫我在家里坐着,不管社里事可不行。”
在甘肃路公社东方红分社托儿所里,传颂着一件关于“四个妈妈”的故事。事情是这样的:托儿所里有个叫李敏的小女孩,她的母亲在去年秋天忽然患重病住了医院,家里没有人照顾孩子,这可怎么办呢?这个刚刚才七个来月的孩子,本来就很瘦,一下子断了奶,喂牛奶她又不喝。这时候,保育员葛淑萍就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奶来喂这个孩子,而给自己的孩子断了奶,改喂稀粥和牛奶。葛淑萍的奶有时也不够,保育员张淑云就抱过来用自己的奶来喂。当这个孩子大便干燥的时候,保育员刘妙芳老大娘,就立即从家里拿来白糖和香油合成水,一天三顿喂给孩子吃。就这样,小李敏日日夜夜地被集体的乳汁、集体的关怀哺育着。小李敏不只有一个妈妈,而有“四个妈妈”!等到李敏的母亲出院以后,两个来月没看见的小李敏,已经变得又白又胖了。
被埋没的智慧发出光彩
“旧社会里妇女苦,依靠丈夫不作主,党是咱们大恩人,公社带来真幸福”。这是兴安路人民公社社员们为公社写的一首赞歌。
人民公社的成立,使多少人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多少普通的家庭妇女,成了社长、厂长、车间主任、红旗手、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去年一年,全市就有三百九十七人被评为全市的先进工作者。据鸿顺里、兴安路、郭庄子、甘肃路四个公社的统计,就有一千多人担任着从公社社长、厂长到生产组长的职务,有一千二百多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红旗手,有五十多名妇女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她们在各个劳动岗位上和男人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地劳动着,就是用她们过去被繁琐的家务劳动束缚着的双手,现在制出了精密的产品,制出了上千种产品,供应着大工厂和市场。
就在这个兴安路人民公社蓬勃发展的工业里,有三十七个家庭妇女担任工厂的厂长。周文娟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是五金厂的厂长。这个厂是由六个家庭妇女、六块钱、六把刷子和一块门板办起来的。现在,已经发展到一百一十八人,每月给国家创造产值十四万元的财富。从一个家庭妇女到担任一百多人工厂的厂长,周文娟像由铁成钢一样,是经过千锤百炼,在困难中锻打出来的。她在去年5月20日到五金厂当厂长的第一天,管理人员就告诉她说:
“厂里的生产计划完不成,差了三天活,赶不出来”的原因。当时正搞“红五月”竞赛,有人就议论说:“这回要看女厂长的本事了!”周文娟没犹豫,她到全厂各个车间去找工人商量,发动群众,找关键问题,调整劳动组织,解决窝工现象,把闲着的机器都开动起来。”周文娟在车间里跟工人们一道干,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结果提前完成了计划,夺得了全区“红五月”生产竞赛锦旗。现在,周文娟对工厂的情况了如指掌,全厂制造三种产品的几十种工序的技术,她都熟悉,都摸遍了。在技术革命运动中,她领导着职工大搞革新,把人力操作的工序变成了机械化、半机械化,使这个工厂成了公社的红旗单位,周文娟成了市级先进工作者。她们的事迹被拍成电影,上了银幕。
在周文娟领导下,有像赵淑霞那样的技术革新者,既会动脑筋,又会动手改造机器;有像切铁组组长封新蓉那样敢想敢干,不怕困难,喜于帮助落后的先进工作者;有像随荫风那样舍己为人,先公后私,利用自己下班后的时间,帮助别的组完成任务的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这些人过去都是普通的家庭妇女,今天,她们的智慧和才能在社会劳动中放出了光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