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石山变桑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3
第9版()
专栏:

石山变桑林
沈凤英代表说:我们生产队周围有十六座大山。解放前,山光秃秃的,不长草木,经常山洪爆发。解放以后,特别是办起了人民公社,面貌改变得很快,光秃的山上,已经种上密密的桑林。各位代表:
我的家住在浙江桐庐县新登公社万市生产队。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压迫和剥削下,农民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那时,我们生产队周围十六座大山,光秃秃的,不长草木,经常发生山洪爆发,要想在山上种点农作物,常常连老本都蚀进去。农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走的猫狸路,吃的糠菜粿,困的稻草窝,穿的箬壳草鞋加麻布。解放以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家乡的面貌改变得很快,特别是贯彻执行了总路线,实现了大跃进,办起了人民公社以后,真是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光秃的山上,已经种上了一大批密密麻麻的桑树林。
桑树上山的口号,是在1955年提出来的。那时,我们办了一个六百多户的合作社。党委根据山多田少的自然特点,领导我们向石山进军。广大群众坚决响应了党的号召,不怕西北风多么猛,山头有多么高,纷纷带被背锅上山开荒,人山人海干得十分起劲。当时,地富分子乘机破坏,散布“山头山头,苦不出头”的谣言,少数富裕农民也动摇了,他们悲观地说:“不毛之山难栽桑”。而广大社员却信心十足,表示了“不完成任务决不收兵”的决心。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了桑树上山、石山变宝山问题的大辩论,粉碎了地富分子的进攻,说服了动摇的人,顺利地完成了开荒任务。
到了1956年春,新开的山地急待栽桑,可是没有资金买桑苗,眼看春耕大忙时节快要到来,时间不能再拖了。党支部提出自力更生,号召党员带头投资买桑苗,我带头投资了五十元,结果许多人纷纷相争投资,就这样,我们栽下了第一批十万株桑苗。
随着面积扩大,栽培桑树的劳动力越来越不够用了,党领导我们组织了五百多人的专业队,农忙时下山抢种抢收,农闲时又全民一齐上山开荒栽桑,劳力紧张情况暂时缓和下来。
但是,这许多桑苗要从外地采购,增加了社员的开支,当年得不到收益。我们研究了这个问题,为了更好地执行勤俭办社的方针,并为今后长期的种桑养蚕准备条件,我们自己办起育桑苗圃,自力更生解决桑苗。
年年栽桑,产叶量年年增加,养蚕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社员们看到了“发展蚕桑,利国利家”的好处,要求将所有石山变成桑林。但是社小,力量有限。正在这个时候,人民公社建立了,生产队的规模扩大了,群众的愿望也很快地实现了。自从公社化以来,大大提高了社员治山治水,绿化荒山的积极性,出现了季季开山,年年栽桑的新局面。1957年以前三年的时间栽了桑树五十万株,1958、1959年两年又栽了一百二十五万株,今年以来已种六十万株。一手抓扩种,一手抓培育,克服了桑树白种白收的落后状况,使瘠薄的石头山生长了粗壮的桑树。
随着产叶量增加,养蚕的数量也很快增加了,今年可以养蚕八千张。最近,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了不断革命精神,自力更生开展养蚕工具改革运动,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养蚕机械化,如二十一种新工具配套成龙。公社还办起了蚕种场,去年已制蚕种四万五千张,今年计划制十三万五千张,不但解决自己的蚕种问题,还可供应全县需要。在开展蚕具改革中,我们提出了“一人一条计,农民造机器”口号,大家积极献计献料,节省大批劳力和资金。养蚕工具改革以后,又抓住大力培养技术人材,采用登门取经,就地比武,有先进就学,有经验就开现场会办法,培养了二百多名“土专家”。
桑树上山以后,洪旱灾害大大减少,而且促进了生产的全面大跃进。养蚕以后,蚕沙(蚕粪)可以喂猪,还可以当肥料,改良澜水田。1959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二百零六斤,比上年增加39.42%,比解放前增加六倍以上。蚕茧总产量一千四百四十四担,比1958年增加78.27%,每张蚕种产茧量由解放前二十多斤增加到七十多斤。生猪实现每亩耕地一点四头,全生产队每人纯收入平均一百五十元,比上年增加35%。
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飞跃发展,我们的前途更为光辉灿烂,到1962年,我们生产队将发展到一千万株桑树,实现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农林牧副渔,全面大跃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