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我们是怎样猛攻半自动化的 张百发代表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3
第10版()
专栏:

我们是怎样猛攻半自动化的
张百发代表的发言主席、各位代表:
我完全拥护李富春副总理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和李先念副总理关于1959年国家决算和1960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谭震林副总理关于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报告。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掌握了三大法宝的我国人民,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连续大跃进的新阶段,到处是大胜利的好消息。首都的面貌是一天一个样,正朝着庄严的、美丽的、现代化的工业城市方向跃进。和全国各地一样,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正在首都基本建设单位中热热闹闹、扎扎实实地开展着。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北京市第三建筑公司钢筋工青年突击队和广大青年一样,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树立“愚公移山”大志,思想不断革命,不断解放;生产连续跃进。在六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就来了个开门红;1月份劳动效率超额186%,2月份超额215%,3月份超额274%。在第一季度里猛攻笨重体力劳动关,自造了六台土机器,使道道工序都有了土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这一切成绩都是学习毛主席思想的结果,都是党领导的胜利。
钢筋工造出第一台机器
现在我谈谈在技术革命运动当中,我们是怎样闯出自造机器关又猛攻半自动化机器的。
我们钢筋工这行,天天跟钢铁打交道,把成堆成盘、粗粗细细的钢筋加工成长长短短的、有勾有弯的成品。这几年,领导上为我们装备了一批机械和我们自造了一批机械,像切断机、调直机,不下七、八种,几个工序都使用上机器了。但是特别是在成形小形钢筋和套箍全都是手工操作。党委在去年就指示我们一定要在成型这道工序上造出机器来,代替笨重体力劳动。钢筋工造机器,这在大跃进以前是不大敢想的事。我们听党的话,干字当头,不会就学。“取经去”就是我们的口号。我们派出代表到天津芦珊青年突击队那里去学,到本市各兄弟队组去学。有一组队员在第五建筑公司看到一台没有完全成功的简易成型机,这台土机器虽然没成,可是方法对头。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回来,大伙一讨论,就按这部机器的意思造。按照我们的主意,该改的大胆改,并且反复试验,当时想:造出来再说。反正合闸一开电动机,各部零件你得动,一动就好办。只要一动,机器的缺点就能暴露出来。知道缺点在哪,我们就能找出对付的办法。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会有新的问题出来。那我们不怕,一改再改,改得越来越好。按照老规矩,造机器就得画正规图,再按图加工零件。可是,我们文化低,不会画图;就是画出图来,还得求外单位加工,人家外单位也在大跃进,我们不能给人家添麻烦;再说,一求外人,免不了要排队,不知道几个月后才能做出来,不能这么干,我们要按着毛主席的指示,穷干苦干,白手起家,千方百计,自力更生。于是我们就画简易图。队员们本着“拣鸡毛,绑掸子”的精神,没有材料自己找,废料当作无价宝。乱铁堆、废品库到处转,看着有用的就拣起来。找回一批破货,就七拼八凑,凑成一台土成型机的主要零件。该加工的地方,就开炉打铁,该电焊的地方就电焊,以前为了不窝工学习的多面手手艺这回又用上了。没用几天,就把简易成型机装配起来了。开车一试,力量不匀,土车床造的轴是鸭蛋圆的,不合槽,就开车磨轴;转速太快,就把轮子加大放慢速度;又不灵,就又调整齿轮位置。改了几回,机器才受使了。加工出来的钢筋成品,弯的勾的都合乎规格。
有了第一台一定会有第二台
造成头一台机器,思想又革了一次命,迷信开始破除了。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务虚。我们以前对机器是有点迷信的,是又爱又嫌又怕。爱它,因为机器出活快,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嫌它,这批机器,有时出活毛糙,会干这样,不会干那样;怕它,是机器常犯脾气,弄不对付,就不好好干活。同时认为机器的制造和大修理不是我们的事,所以有人就想,“咱们使机器行,造机器怕不行”“不是母鸡哪能下小鸡”。这回造出机器来,队员们心气可就大变了。都说:“机器是人造的,从没机器到有机器是劳动人民的功劳”。我们所以能够硬着头皮制造机器,是由于不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和掌握了由简到繁,由土到洋,不断改进的方针。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在全国工业展览会建筑馆里,看到一部半自动化的钢筋成型机,构造相当复杂。是上海木工朱国桢同志创造的。从1956年我们就想解决复杂的钢筋成型问题,但是从改良工具入的手,没有制造机器,几次试验,没有成功。这回有了方向,那就紧紧抓住不放,虽然展览会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部机器尚未成功,只能表演半个小时。我们说:“那没关系,新生事物,没有没缺点的,我们要像接力赛选手那样,完成这项创造,回答阶级弟兄的亲切关怀。”
党总支书记、厂长、工程师、团支书领导我们队员利用展览会休息一天,把这部机器满拆满卸,通过领导干部、工人、工程师三结合提出彻底改进的设计方案。在工程师的帮助下,画出了大小四十多张图。领导上为了加快试制速度,委托北京建筑机械厂,突击赶制。参加制造的是市群英会代表郭永寿同志、冯荫珠同志,北京市青年红旗集体代表田耀需同志,和钳工师傅宋宝瑞同志。他们说:“这是件新产品,帮助建筑业钢筋工技术革命就是帮助建筑业大跃进,就是争取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制造过程中,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按照我们使用和操作的要求,使用机器的、设计的、制造的,又来个三结合,边制作边修改,二十多天就作完二百六十多个零件组装起来。可是,一试车,这个半自动化成型机像个“瞎马”,乱闯乱动不听话。这时候,又来个三结合,请来工程师、机械师、清华大学学生来“会诊”,共产党员,清华大学学生罗健敏立刻放下作业,放下研究题目,帮助计算,找毛病,这样苦钻了一周,失败了七十多次。
突然,在3月23日的晚上十一点多,主动齿轮挤碎了!这种零件我们加工不了,本公司也加工不了。党委立刻指示我们向北京建筑机械厂党委求援。电话里,我们把齿轮的尺寸告诉他们。他们的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是这样高尚,车间党支部书记田山怀同志、车间主任张荫岗同志听电话后,立刻决定集中兵力突击,无论如何能怎么快就怎么快,赶造出来。发现我们说的尺寸不对,立刻翻出图纸核对;看到翻砂太慢,立刻找元钢。可是仓库管理员下班了。张荫岗同志就从窗户爬进去,找出一块元钢来。并且立刻送到车间。共产党员,市群英会代表车工徐成模同志,放下正在干的活,旋起来。青年铣工赵佩夫同志本来应当夜十二点下班,一听说,也不洗手了,坚决不下班;刨工甘福安同志也是准备好一切条件,等着上道工序刚完,就卡活开刨。我们夜里一点半到他们那里,他们早干起来了。支部书记田山怀同志一直没离车间。在这紧张的夜晚,前后六个多小时里,秒针一动像拨心,在离开我们队三十公里开外的建筑机械厂里,一个崭新的,充满共产主义大协作思想光芒的齿轮就出来了。预备党员,队员董书元和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把这个齿轮紧紧地抱住,说声谢谢,就一口气跑了两公里赶上公共汽车回工地了。我们全队听说这件事后,都说:“只有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在全新的社会,才能出这样全新的人,全新的事!”发誓非把“瞎马”治好不可。装上这个齿轮以后,机器还是不灵。到26日晚上又过了三天三夜,又失败了十多次。有人认为搞不成了。可是预备党员董书元没听这些,提出:“死马当活马治,搞到底!”几年来,一直教给我们铁活技术的老师傅陈德水,从造这部机器起,一直带着我们苦钻,在这个时候,也提出:“尽最后的努力!”董书元拉过电焊机,用电焊方法,把一个部件连续加厚三次。一次比一次效果好。这个部件的毛病,早就发现过,因为其他部件也有毛病,没来得及处理它。它就成为半自动化的主要障碍了。到第三次,机器终于听人话了。有节奏地把复杂的产品,以一分钟二十四个的速度,规规矩矩地、一个一个地做出来了。
今后还要“急行远跳”猛攻“四化”
这台半自动化成型机的制成,对我们队员又是一堂最生动的共产主义教育。大伙都说:在党的领导下,为技术革命的胜利,为了阶级弟兄从笨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多少人在留困难,送方便,在舍己为人,搞大协作啊!真是“一地有困难,八方来支援”。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在党的领导下,实行三组三结合,就是领导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使用机器的,设计的,造机器的三结合;工人,技术人员,科学研究(大学生)三结合;实行这三三见九九连环,发扬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去攀高峰,去攻尖端,那么,就一定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我们再也不顾虑文化低了,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有毛主席思想武装,文化低的“大老粗”,只要在三三见九九连环,大协作网里,苦学苦钻,不但能造简单的机器,还能造半自动化的机器。这又使我们懂得搞复杂的机器,走弯路,碰钉子是免不了的,但是,只要我们对机器的全部问题,作科学分析,那么,就会发现和抓住主要矛盾,就能开动脑筋解决它,就能攀上高峰。
我们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运动还刚刚开始,我们从实践中越来越深地体会到毛主席就是真理的化身。毛主席是太阳,照在那里那里亮。毛主席思想就是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对于毛主席著作是越学越觉得学的不够,是越学越想学。我们一定要坚持地学下去!
我们队目前还没有彻底消灭笨重体力劳动,还有相当一部分配合机器的手工操作,全队正在作“长计划、短安排”的规划,我们一定要放开胆子想,脚踏实地干,再来几个急行跳远,向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进军,使我们的青年突击队成为在思想上、生产上、文化上成为全面跃进的突击队而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