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彻底实现耕田水利化耕地方田化 王玉坤委员的发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3
第13版()
专栏:

彻底实现耕田水利化耕地方田化
王玉坤委员的发言主席、各位委员:
我完全拥护李富春、李先念副总理和政协全国委员会陈叔通副主席所作的各项报告,并根据报告的指示精神,坚决贯彻执行。首长的报告和各位委员的发言,给了我很大启示,同时,也觉得非常高兴。目前,我们公社的形势和全国其他各地一样,到处呈现着一种生气勃勃,全面持续跃进的崭新的景象。现在,我仅就深县南王庄人民公社一年来的生产情况和大搞水利建设,变旱地为水田;改革耕作制度,实现耕地方田化的情况,向首长及各位委员,作一简要的汇报。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1959年,南王庄人民公社的广大社员,在党的领导和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1958年大跃进的胜利基础上,充分地体现了人民公社制度的无比优越,实现了继续大跃进。粮食总产量比1958年增长26%;棉花总产量增长98%。南王庄生产队的高额丰产田,有五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五百八十三斤,有五十亩平均产量为一千三百斤。1957年我们这个社还向国家要粮食吃哩,经过1958年的大跃进,变成了自给有余。到1959年,虽然棉花播种面积扩大,由于获得继续大跃进的胜利,粮食产量剧增,除自给外还卖给国家六百万斤粮食,由缺粮社变成了余粮社。社办工业、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和公共福利事业等,均有了迅速发展。随着生产的发展,社员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平均社员收入1959年比1958年增长了25%。
1960年,我们为了跃进的更好,取得更大的胜利,根据中央农业生产以粮为纲,在保证粮食增产的前提下,农、林、牧、副、渔同时并举,争取农业全面大丰收的指示精神,按照国家计划,对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指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计划粮食平均亩产一千斤,比1959年提高二倍;棉花计划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一十斤,比1958年提高五倍。为了胜利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全社广大社员中已掀起了轰轰烈烈地实现千(亩产千斤粮)、百(亩产皮棉一百斤、双百斤,花生亩产五百到六百斤)、万(亩产甘薯一万斤)大面积丰产运动。
渠道如网,机井星罗棋布,春季无雨保全苗,全年无雨保丰收
大搞水利建设,是保证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南王庄公社共有土地十四万亩,其中水浇地有九万亩。我们为了彻底实现“农田水利化、灌溉渠网化、提水机械化、高标园田化”,本着“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兴、修、管、使并重”,“地上水地下水并用”,“提水灌溉和自流灌溉兼施”的精神,确定以机井为主,渠、井并举。在去冬水利建设的基础上,经过今春奋战,现在已有机井二百六十二眼,砖洋井一千多眼;今春新开支、斗、毛渠一百七十八条,共长一百一十八公里,动土十三万立方。连同原有干渠三条、支渠十八条、斗毛渠一百七十八条共达一百九十九条,全长六百五十公里,动土二百四十四万立方,渠道如网,机井星罗棋布,小片井水浇,大面渠水灌,春季无雨保全苗,全年无雨保丰收,基本上实现了农田水利化、灌溉渠网化和提水机械化,达到了水利双保险。但是,在今春的水利建设计划下达后也曾经遇到一些问题,部分社员存有“四怕”(怕工程大、怕用工多、怕投资、怕完不成任务)思想,表现了动摇畏难情绪。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充分地发动群众,抓住“无水能否保丰收,旱地是否能高产”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提高思想,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群众性的“三献”(献计、献策、献物料,投资计账偿还)、“三自”(资金自己筹、物料自己找、技术自己学),“三要三不要”(要加强党的领导;要有事和群众商量,走好群众路线;要眼睛向下;不向上级要技术人员;不向上级要资金物料;不要向困难低头)的大搞水利建设运动。首先以三户贫农伙有一条半牛腿起家的南王庄生产队,大年初一就有五百多个社员,冒风雪、战严寒投入了打井、开渠战斗,他们不仅提前完成了二眼机井三条渠道任务,而且还抽出二十四个精壮社员,带着工具,支援工具少、技术条件较差的生产队去打机井。在全社范围内展开了强帮弱,快帮慢,有帮无的共产主义大协作的精神,经过二个月的苦干鏖战,到目前有85%的渠、井竣工,而且工程质量完全合乎要求,达到井成地平,渠通闸成工程配套的标准,获得了引水浇地三万多亩的新成绩。随着渠道的扩建,大搞闸涵和园田化工程,全社建了各级节制工程一百八十多处,新兴建的水利发电站也已开始施工,并将十三万亩棉粮油作物地进行了起高垫洼实现园田化和畦田化。同时,随着园田化的整修,把东西地改成南北畦,为作物种植区域化和大搞方田化创造了条件。为了改造土壤大抓防碱工程,目前修成三条,改造盐碱地八十多亩。
大搞方田化,方田渠、路、井、厂等基本建设工程达到配套成龙
大搞方田化,改变耕作制度。为了以高产带低产,争取块块高产化,我们根据自然条件,将全社十四万亩耕地的80%,分别划成“二百六十五个丰产方”,其中棉花方二十七个,油粮方六个,甘薯方三十个,杂粮方四十五个。从方的规模上看,双万亩的一个,万亩的四个,双千亩的四个,千亩的十一个,千亩以下八十一个。在搞方田化的形式上我们采取了二种:一种是:各队联合搞的大方,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指标,统一措施,统一行动;分队经营,各负盈亏,采取这种形式的共二十五个队。另一种是:以队为单位划方种植,分队经营,这样的有二十个队。但不论那种形式都必须强调按着国家计划,因地制宜的种植。大搞方田化,是农业耕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通过这种形式进行生产,可以解决过去某些生产队在耕作、施肥、中耕锄草只偏重于近地好地,而轻视远地次地的管理,因此造成某些耕地产量不高,和由于小队在作物种植上零散,不易保证国家种植计划的现象。为此,公社首先以总结南王庄、义里等生产队去年棉方每亩增产一百五十斤的实例,通过对比、算账的办法,向广大社员进行耕地方田化优越性的教育,并把全社南部宜棉土地规划成双万亩棉海,采取了边规划边施工的方法,首先搞出样板,社员一见地平如镜,这样耕作方便,好处多,从而改变了过去的只局限于小圈圈的习惯思想,大大鼓舞了社员干劲。同时,全社有万余名社员,组成搞方专业队,以方为家,食宿在田,进行生产。到目前,方田渠、路、井、厂等基本建设工程,已基本上达到配套成龙,有80%的土地实现了耕地园田化,春灌保墒,按着计划开始播种,并做到“五厂”(猪厂、肥厂、饲料加工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农具修配厂)“三站”(技术、气象、拖拉机)进方,和“十到田”。全社已建成猪厂、肥料厂等二十五处。达到百亩一个技术员,千亩一个技术组,万亩设有技术、气象、拖拉机三站。实现了办公室,食堂,专业队,战棚,供销,医疗,修配,学习,文娱,评比等十到田。结合居民点规划,使方田逐步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
为了加强方田的领导,以适应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原来的管理区和方田委员会合并,一套人马两套组织。分别设党总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青年团,妇联会,民兵团等部门组织。这样减少了领导层次,解决了原来管理区、方田委员会对生产方双重领导的矛盾。为加强生产方的力量,抽调了50%的党团员和群众积极分子,参加方田专业队。同时,公社、管理区、生产队三级党委书记也紧紧抓住了方内“试验,指挥,留种,卫星”四大田,达到政治进方,工作生产相结合。
现在,我们社的广大社员,正在党的领导和在毛主席思想旗帜的指引下,高举三面红旗乘胜前进,为取得1960年的更大胜利而奋斗。
让我们携起手来并肩前进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