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重庆七星岗人民公社经济大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4
第1版()
专栏:

贯彻为国营大工厂、郊区农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
重庆七星岗人民公社经济大发展
社办工业拥有土洋设备一千多台,利用废料生产产品一千五百多种,月产值三百万元集体福利事业相应发展,青壮年文盲全部扫除,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新风尚普遍树立
新华社重庆13日电 重庆市以街道居民为主组织起来的七星岗人民公社,1958年9月成立以来,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展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显示了城市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和生命力。七星岗人民公社的一万九千多户社员中,街道居民占75%以上。在1958年大跃进中,这些街道居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了一百四十八个以修配和制造小型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为主的工厂,并且成立了承担市区短途运输的运输队,还举办了一些为居民生活服务的业务。但是,这些分散的小型工厂设备简陋,资金缺乏,技术水平很低,产量也很小。同年9月,这里的党组织根据群众的要求,积极领导群众建立了人民公社。公社成立以后,就发挥了它能更好地组织群众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更便于和大企业协作等优越性,对建社前街道居民举办的工厂和其他生产单位进行了整顿,并且根据自力更生的方针积极地发展生产,使全社的生产单位迅速改变了面貌。社办工业的生产总值,已由刚建社时的每月四、五万元提高到目前的每月三百万元左右。1959年社办工业的生产总值,比1958年增加了十一点七倍,今年第一季度完成的总产值又等于去年全年总产值的三分之二。
七星岗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根据因陋就简、白手起家的方针,迅速地提高社办工业的生产设备能力。公社建立初期,原有的一百多个工厂中除一台破车床算是较大型的设备外,其余只有一些零星破旧的手工工具。公社把这一百多个工厂调整合并为五十三个,使现有设备集中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又组织社员到大工厂去参观,模仿试制一些设备。他们还请大工厂派人做技术指导,自制和改造了各种车床、钻床、马达、拉丝机、弹簧锤等较大的和各种中小型的设备一千多台。公社还积极扩大公共积累,逐步购置了一些比较大的机器设备。目前全社工业中的“土设备”已由建社初的三百二十台增加到一千五百多台,而且有了较“洋”的大型设备。仅各种车床、刨床、铣床、钻床、电动拉丝机、电动包纱机等大型设备就有二十一台。今年以来,全社又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第一季度就实现了革新建议两万零八百多项。目前,全社工业中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程度有了显著提高,还有自动和半自动的机械设备十二台,生产联动线和作业线各一条。现在全社的生产迅速上升,第一季度超额44%完成了生产计划。这个公社还采取量才使用、积极培养的办法,自力更生地克服缺乏技术力量的困难。公社成立后,就按照社员劳动力强弱和技术水平高低的情况,重新安排社员的工作和生产时间,把一些有一定技术的人派到各生产单位中担任技术骨干;没有技术的人也安排到适当岗位上,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公社还先后派出三百多人到大厂去短期“学艺”;并且请了三十多位大厂的老师傅到社里来短期训练社员;组织了一千多人到大厂去“取经”;在厂内还采取了熟手带生手、缺啥学啥、学了就用等办法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目前,各个生产单位上的社员,都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社办工厂已经能生产一千五百多种产品,产品质量也很好。
这个公社采取了“多方找、大家集、公社统一分配”的办法,来充分寻找和利用城市废旧物资和大厂的边角余料,克服生产原料不足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他们发动社员人人寻找原料材料并且与废品收购站挂钩,收集到的大厂的边角余料和城市的废旧物资,就有矽钢片、钢材、马口铁、铅、烧碱等二百五十多吨,皮革一万五千多米,废棉纱九十多万斤。这些物资由公社统一分配给各个工厂以后,制出了各种模型、日光灯整流器,建筑工具、矿山电瓶等一百多种产品。这个公社的印花整制加工厂,去年利用各大厂擦机器的废油纱,经过捶洗、漂白后,就生产了七十多吨擦机纱,还蒸煮提炼了三吨多“再生油”供应大工厂。他们把废旧棉絮重新弹制以后,去年第四季度就做了用于作垫子、包机器的棉絮七千多床。
七星岗人民公社由于生产迅速发展,大大发挥了城市中人力、物力的潜力,变消费者为生产者,化废弃物资为有用物资,有力地贯彻了城市人民公社的生产为国营大工厂、郊区农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
一年多来,公社工厂加工、制造的产品,有小型生产工具、螺丝、洋钉、整流器,以及毛巾、便鞋、鸡肠带等一千五百多种。社办工厂还积极为国营工矿修理配件,实际上已经成为国营工厂企业的一个辅助车间,起到了填空补缺的作用。在支援农业方面,一年多来,社办工业生产的化学肥料青矾就有八十多吨,还制造了大批农具,修配了许多拖拉机和汽车。因为社办工业灵活性大,对增加当前急需的日用小商品生产,调节市场供应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例如,市场需要肥皂的时候,社办工厂就及时利用土原料和代用品制造了大批洗衣粉;市场需要木材包装用具,社办工厂就立即利用废木板、纸版大量制造,供应市场。
生产的迅速发展,又带动了全社集体福利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社员参加生产以后,一般家庭的收入都比建社前提高了一倍左右,90%以上居民有了存款。公社的集体福利事业也相应地发展了。目前公社办了四十一个公共食堂,入伙人数占社员总数的91%。公社还办了各种托儿组织二百一十六个,入托儿童占全社儿童总数的95%以上。此外,公社已全部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并且初步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业余教育体系。社员的精神面貌也起了很大变化。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互助友爱的新风尚已普遍树立。社员们歌颂人民公社说:“人民公社红太阳,照着社员喜洋洋;白手起家办工厂,男男女女生产忙,街道处处新气象,永远跟着共产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