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积极推广水稻插秧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4
第3版()
专栏:短评

积极推广水稻插秧机
全国农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正在蓬勃开展。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的手工工具,已经和正在被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所代替。今年,全国将推广四百五十万部水稻插秧机,在我国广大水稻产区将有70%左右的水稻田(三亿五千万亩)使用插秧机插秧,就是其中的一例。这是我国农业技术改革方面的一件大事,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个革命。
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研究和大面积上的使用实践,我们的插秧机已经进入大量制造和推广的阶段。广大水稻产区的农村干部和群众对插秧机非常欢迎,很多地方形成了群众性的推广和使用插秧机的热潮。根据广西的经验,在推广插秧机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抓紧三个环节。首先是在制造中,一定要保证插秧机的质量。这不简单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如果插秧机不合规格,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将严重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影响插秧机的声誉。因此,要教育每一个领导和从事制造插秧机的工人,明确树立“保证质量,保证增产”的观念,要使每一架插秧机都好使、省力、效率高。
其次是要培养一批又红又专的插秧机手。许多地区的经验证明,插秧机只有掌握在政治热情饱满、操作技术熟练的人手中,才能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各地在插秧季节前,要积极做好技术训练工作,及早培训出一批心红手巧的插秧机手。要使这些插秧机手,都达到会使用、会检修、会保管的要求,成为今后更广泛地推广和使用插秧机的积极分子和骨干。
第三是做好插秧机的维修保管工作。插秧机要充分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从上阵起就要大显身手,还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平日不注意维修保管,使用起来机件失灵,必然要大大影响插秧工效,贻误农时。因此在推广工作当中,建立一整套使用、维修和保管的责任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双季稻产区已普遍开始播种,一部分地区已经在插秧;单季稻产区正在整理秧田,准备播种。各地应抓紧一刻千金的时机,积极推广插秧机,以便取得经验,为今后逐步实现水稻插秧机化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把我国的农业技术改造运动向前推进一大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