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食堂里闹革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5
第8版()
专栏:党委书记手记

食堂里闹革新 中共河南孟津横水公社委员会第一书记 杨自信
横水这个建自隋、唐的古镇,是我们公社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镇上十七食堂,是公社党委的试验田,我们决心从中创造经验,来推动全公社食堂的逐步改进和迅速提高。走过十七食堂,从高大的门坊望去,就可以看到宽敞的院子里,有两排巍峨整洁的餐厅和一连十二个烟囱的厨房,院子中间有花坛、鱼池和自来水管。老、幼、病人和产妇都有自己的餐厅,顿顿有可口如意的饭菜。俱乐部、图书室有各种娱乐用具和通俗易懂的书报,人人都能找到适意的消遣,来度过饭后、工闲的时间。
近几天来,十七食堂的炊事员们一直在闹饭菜多样化的竞赛。什么合香馍啦,满桌香呀,她们已制成了几十种从未听说过的新食品,使社员们吃到了顿顿有名堂,一月不重样的饭菜。晚饭后,我抽空往十七食堂去,想找兰英同志了解一下改革饭菜的成绩,恰巧一进门便碰到她搭着一条抹布从餐厅里出来。她见了我一面擦着手,一面向我跑来,满面带笑地说:“杨书记,你来得正好,今晚我们正要试制一种新的食品呢!请你参加指导,并亲自鉴定。”“好!我就是来看你们‘满桌香’呢!”说着我俩一同走进了厨房。
光洁的天花板上一排挂着六个明亮的电灯,满屋亮堂堂的,一群白衣的炊事姑娘,围成了一个圆圈,正在听炊事班长郭秀珍讲解今晚作第六次试验的新食品——可口酥的制法。兰英告诉我,试制“可口酥”已失败过五次了,但秀珍没有灰心,今晚是研究后的又一次试验。
顶多十分钟的时间,第一炉黄焦喷香的“可口酥”下炉了,兰英递给我一个,一定要我尝尝。我推辞不过只好尝尝,搭嘴一咬酥脆喷香,觉得确实是老少可口的上好食品,但是郭秀珍一尝,却说味道不到家,火候也差。她又在面里兑了些小苏打,加了些香油,压小些火苗,最后才烘出了更酥更焦的“可口酥”。兰英告诉我秀珍从郑州学习回来,为了给老人和小孩制这种既省牙又好消化的美味食品,曾整整用了四个夜晚了。
工具改革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公社的各个角落,各生产大队,各厂矿以及乡里各部门都雷厉风行地大闹工具改革。十七食堂也在大队支部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掀起了炊具改革的高潮。
支部书记崔月和食堂主任韩兰英两位同志把情况告诉了我,我表示大力支持,并根据他们的要求从公社机修厂拨给他们四个技术最高的铁木工人,协助他们进行工作,鼓励他们依靠群众智慧,一定要取得炊具改革的巨大胜利。如果有什么困难,党委一定设法解决。他们兴奋得向我保证:绝不辜负党委的关怀,坚决要在半月内实现炊具半机械化。
一连四天,因为生产忙,党委会议也多,我虽然始终惦记着炊具改革的事,但却没时间亲自去看看,只是兰英不断来汇报每天的成绩。第五天的深夜,我刚刚结束了各大队支部书记的电话会议,走进了自己的住室,就发现了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行秀丽的字迹:杨书记:党委的关怀、支持和鼓励,在我们食堂开了花,炊具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七用切菜机、包饺子机都试制成功,并决定在今晚完成装置后试车,我们热情地希望你来验收!你正开会,我得赶快回去作试车准备,不能久等,请你会后去鉴定。  晚安! 兰英。
看后,兴奋的心情使我忘掉了疲乏,转身就往十七食堂走去。
一走进十七食堂的大门,就听到“隆隆”的机器转动声,夹杂着姑娘们的笑声从厨房里传了出来。我推门走进厨房,见兰英正把洗好的青菜投入切菜机的入口,结果随着“沙沙”的声音,从出口迸出了一团团细碎的菜丝。
在包饺子机的后面,郭秀珍从进面口倒入了半袋面粉,安化民从另一开口处倒入了一盆清水,青菜从另一个口里装进了机身,机轮不停地转着,均匀整齐的饺子便从出口处连续吐了出来,多么精巧的炊具啊!
仅仅十天的时间,十七食堂的炊管人员经过了多次试验,终于制成了切菜机、和面机、洗碗机、包饺子机、牵引磨等八种十三件新炊具,并在厨房通往粮库、餐厅的甬道上,铺上了铁轨,装上了三部绞索运输车,使整个炊事,转送操作实现了半机械化,共节省了炊事员二十七人,而炊事效率还提高了六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