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七天毕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6
第8版()
专栏:

七天毕业
单久山
天津惠符制药厂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根据工人学习文化技术的迫切要求,创办了一种“一周技术学校”。多么新鲜的名称!谁听说过,办学校,竟然有星期一招生,星期日就毕业的呢?
可是,谁也不能小看它。这确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请看!这个厂磺胺车间的“一周技术学校”,按生产工艺性质分成五个系,老工人当教师、车间当课堂、生产设备当教学仪器,工艺规程当教学大纲。老师们的教学进程是:一日来传授,二日就放手,三日看成绩,四日来回走,五日批作业,六日作总结。学员们的学习日程是:一日学,二日干,三日全面练,四日小测验,五日作表演,六日把礼献。为时不过一周,工人们普遍提高了技术理论水平,推动了技术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2月份全车间产量比1月份提高了一倍,3月份又比2月份提高近一倍。
这样的学校,真是好得很。好在哪里?一是快。老师教得快,学生学得快,实际收效得快,技术理论水平提高得快。这种快证明,随着当前技术革命运动的高速度发展,文化革命也能高速度发展;“穷”的面貌能够迅速改变,“白”的面貌也能够迅速改变。二是理论联系实际。还是那些工人,还是那个车间,经过你教我学,取长补短,在干中学,在学中做,于是迅速提高了技术理论水平,丰富了科学知识。三是直接推动了生产。“一周技术学校”的教学目的很明确,从生产出发,为生产服务提高生产。一周的学校,具有如此多的好处,可见值得大大提倡,普遍推广。
这个创举,使我们得到不少启发。工人群众那种如饥如渴地要求提高文化技术水平的愿望,鼓舞着人们发奋学习;而工人群众那种善于联系实际、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精神,使人们找到了一把学习的钥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