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学剑河 赶剑河 超剑河 贵州开展水稻亩产千斤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7
第6版()
专栏:

学剑河 赶剑河 超剑河
贵州开展水稻亩产千斤运动
本报讯 最近,中共贵州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剑河县为全省的红旗县,并号召全省各县学剑河,赶剑河,超剑河,都要像剑河一样达到水稻亩产千斤,开展水稻千斤运动。
剑河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去年却获得水稻平均亩产一千三百二十八斤的惊人成绩。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坚持了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不断反右倾、鼓干劲;坚持依靠贫农和下中农,大搞群众运动;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大改土壤,大战深耕,大战水利,大积肥料,根据季节特点适当早播、早栽、早管、早收;大搞技术革新,开展高工效运动。剑河县的这一大面积高额丰产纪录,为贵州山区人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为学习和推广剑河的经验,全省各部门多次在剑河召开现场会议,许多县还组织参观团赴剑河“取经”。有些县在去年秋后,就立下雄心壮志,制订了学剑河、赶剑河的计划,誓夺粮食高产丰收。
为争取贵州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大面积丰收,目前全省各地都在大抓水稻播种工作,大抓土、水、肥三项措施,大造插秧机,并且普遍建立高产基地。据不完全的统计,全省建立的丰产坝、丰产坡和丰产沟,已占春播面积的40%左右,已造出各种类型的插秧机二十六万多部。
现在作为全省各县竞赛主要对手的剑河县,又提出了新的跃进规划。他们的行动计划是:插秧实现机具化,每亩插三万蔸以上;继续改良土壤,改造好六万九千亩阴山田和冷浸田;每亩稻田施底肥五万斤,十余万亩缺磷的稻田每亩加施五十斤钙镁磷肥;大造提水工具,保证去年受旱的九万亩稻田不再受旱,争取水稻生产“更上一层楼”,得到更大的丰收。目前,全县人民已按照这一计划积极行动起来。(附图片)
剑河山区的农民在提前播种早稻 程明贵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