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柑桔连续三年大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17
第7版()
专栏:

柑桔连续三年大丰收
中共黄岩县委会
浙江省黄岩县的柑桔生产在党中央和省、地委的亲切领导下,沿着八届八中全会指出的道路,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1959年战胜了特大洪水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在1958年特大跃进的基础上获得了继续大跃进。全县二万三千亩结果桔园,在1957年、1958年连续增产的基础上仍获得全面丰收,收获柑桔六十多万担,平均亩产二千六百五十斤,基本消灭了柑桔生产上传统的“大小年”现象。
在1959年大面积丰收中,还涌现出千斤树、万斤片、二万斤园、五千斤队等等史无前例的高产纪录。此外,各地还普遍出现了五百斤的单株,半斤重的果实,成串的果穗。这些成绩,是桔区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大胆创造的结果。这些事实,向人们揭示了柑桔增产的无穷潜力。
狠抓技术措施
一年来柑桔生产的丰收是向自然界斗争的胜利。总括起来我们去年向自然斗争采取的措施是:破“三关”、搞“四化”。破“三关”即:前年采收以后,大破安全越冬关;春暖花开时,大破保花保果关;青果生长期,大破发水长果关。搞“四化”即:大搞桔园水利化,施肥科学化,治虫战斗化,管理高标准化。
(一)桔园水利化:根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科学论断,按照本县柑桔平地栽培的特点,要求推行的措施是:“行行开深沟,块块有围沟,小沟连大沟,大沟通河塘,做到“能排、能灌、能蓄”。1959年我们战胜了持续一个多月的果园干旱,果树很少发生卷叶、落叶、枯枝等现象,和我们大兴桔园水利分不开的。
(二)施肥科学化,黄岩桔农向有“花前、采后”二次施肥的习惯,可是迅速发展生产的要求还要更多的肥料。1959年我们提出施肥科学化的口号。施肥科学化是:既是薄肥多次,又要四看、三配合。四看即看树势,看品种,看土质,看气候;“三配合”即有机、无机配合,速效迟效配合,氮磷钾配合。1959年施肥分成:采后、芽前、花期、幼果期、定果期和成果期六次。1958年采收后随采随施,达到90%,使桔树树势迅速恢复,保证安全过冬。
此外,在施肥方法上还运用了根外喷肥。在保果技术上,还大面积运用了二四滴生长素。
(三)治虫战斗化:彻底消灭虫害,是保障柑桔增产的突出一关。1959年连续发生吹绵蚧、黄蜘蛛、蚜虫、卷叶青虫等虫害。正当保果关口上,虫害严重影响着桔果,若不及时消灭虫害,桔果势必被虫害所危害而落果。桔区党组织把消灭虫害及时当作自己的战斗任务,动员全党全民,人工、药械并举,全面围剿。
(四)管理高标准化:桔园管理高标准的要求是四无:无杂草、无枯枝、无霉桩、无树藓。在冬季及秋季,开展了两度大清园。在经常管理中,做到及时除草,一般都达到一雨一削,全年除草十四次到二十次,因此桔园保持经常的清洁。在土壤管理上,进行了一次全面培土。
加强党的领导
1959年柑桔丰收,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政治上开展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胜利。
(一)大破保守思想,坚持总路线,力争高速度。桔区自1958年丰收之后,一度出现了自满松劲,放松冬季生产领导的倾向。一批保守思想严重的人又偷偷地贩卖早已批驳的大小年论和条件论,他们说:“1959年不会跃进了,理由是:大生年,肥料缺,树体弱。”有些群众对1959年增产信心也有些动摇。根据这一情况,党及时批判了这些思想,大立高额增产的先进标兵,分析了1959年继续大跃进的良好形势和有利条件,并提出确保四千斤争取五千斤的指标,同时大力促进生产,群众的跃进干劲又激起来了。县委根据几年来农业生产全面跃进的经验,还因地制宜地对桔区提出“以粮为纲,粮桔牧并举”的方针,各级党委为加强柑桔生产领导,在书记挂帅的前提下,实行委员分工负责,由一个副书记或委员主管柑桔生产,从公社到生产队和小队,一线到底,因而保证了方针和各项措施的完整贯彻执行。
(二)大抓先进、大立标兵,开展学、赶、超、帮的运动。全县抓住生产样样满堂红、柑桔年年创高产的汇江生产队为标兵,开展学汇江、赶汇江、超汇江队的竞赛运动。同时,又掌握了连续六年无大小年的下凌生产队,连年高产的火星、东方、埭西、黄西等生产队为重点,有计划地帮助这些队搞好生产,使他们在各项生产中样样领先,你追我赶,互相竞赛,这样,不仅推动了他们自己的跃进,而且带动了整个桔区的生产运动。抓先进,立标兵的主要方法,是组织参观、检查评比、现场会议,做到那里有先进,就到那里开会。1959年在汇江等生产队共召开过十余次现场会议,推广了二十多项先进经验。
(三)依靠公社化的力量,改善经营管理。人民公社化后,随着食堂、托儿所、幼儿班等集体福利事业的发展,妇女劳动力得到彻底的解放,这就为解决粮桔劳力矛盾创造条件,在农忙季节,可以做到男人落田洋,妇女进桔园,达到粮桔生产两不误。公社化后,在劳力上可以互相调剂支援。此外,公社化后一般都从有利生产出发,调整了插花土地和桔园,这样,不但节约了管理所花的工本,而且由于加强管理使增产的潜力得到发挥,几代留传下来的低产园被改造了。公社自上而下实行了“三包、一奖”责任制,对于发挥群众的干劲,也具有巨大的作用。
(四)部门大协作,促进柑桔大增产。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桔区各个系统为争取1959年柑桔丰收都做了不少工作,收购部门参与生产,配合农业部门组织一支庞大的技术指导队伍,经常深入生产队进行生产指导。
试验研究部门做到深入群众桔园,帮助重点生产队建立丰产片和试验园,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生产实践中共同研究,取长补短。生产资料供应部门,和部分社办工业,千方百计地为柑桔提供除虫药剂并做到送货上门,保证了虫害的及时消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