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我怎样塑造列宁的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20
第8版()
专栏:

我怎样塑造列宁的形象 俄罗斯联邦人民美术家 茹可夫
当我最初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列宁的时候,在很长时间内,我的画总是因袭他人,没有创造性。我没有看见过列宁,只能根据他的战友、朋友和亲人的回忆,根据照片、纪录片和一些雕塑来了解列宁的形象。
研究各个画家画的列宁的形象,观察许多演员扮演的列宁,我得出一个结论:某些造型艺术作品和舞台表演,自然主义的气味太重。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
有一次,我画一张表现列宁参加义务劳动的画。在画模特的时候,我尽量寻找扛圆木时最优美的动作。许多尝试,都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找到最理想的姿势。我觉得,这个姿势真实地表现了人们扛圆木时自然的状态。为了检查作品的效果,我把画拿给朋友们看。所有的人都觉得画上的圆木太大,列宁扛起来太重,最好把木头画小一些。听了这些意见,我拿起橡皮,就像拿刨子刨木头一样,把圆木的份量减轻了。然后再拿给观众看,请他们对这幅画提意见。可是,大家仍然给我提出了同样的意见。我企图为我的画辩护,我强调说明这个姿势是自然的,强调说明列宁的体力很大。可是谁也不同意我的说法,每个人都坚持要缩小画面上的圆木。只好再一次缩小圆木,大大减轻重量。即使这样,还有人怀疑:“不太重吗?”不等我回答,他们就肯定地说:“似乎太重,不行,不行。”这时我明白了,观众所以提出这些意见,不是因为圆木真的太大,而是因为他们都衷心爱戴列宁,看到列宁扛很重的东西,心里觉得过意不去。
关于在克里姆林宫进行义务劳动的回忆录,我再次读了几遍。一件事吸引了我的注意。列宁从人民委员会大楼出来,看见人们排成队,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他要求警卫队长允许他站到群众的队列中去。队长请列宁站到排头。于是,我好像亲眼看见列宁跟人们站在一个行列里,人们扛着铁锹、镐头和铁棍,跟着自己的领袖前进。这支义务劳动队伍的背后是古老的克里姆林宫。我心里豁然开朗了,无论是义务劳动的题材,还是新的、更形象的东西,都可以这样处理。而从前的处理是自然主义的,肤浅的。
想到一个题材以后,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思想内容上,事前都要考虑周到,像导演似地把它安排好。这是十分重要的。
有一次,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一位代表对我讲了下面一段故事。这件事发生在大会进行期间。列宁的演讲结束了。人们提出一些问题请列宁解答。一个来自远方的农村小伙子提了一个问题。他问,什么地方可以买到上车轱辘的松焦油,乡下特别缺少松焦油。在那么庄严的晚会上,对伟大的革命领袖提出这样的问题,使人感到窘促。许多人大笑起来,并说,看你问些什么。这时,列宁作了一个手势,阻止了笑声。列宁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很合乎情理的问题,对于受到战争破坏的农村来说,这确是一个有本质意义的问题。他向青年们问道:如果在农民的经济生活中那么需要的大车都停了下来,我们每天谈论,每天关怀的革命车轮还能顺利地旋转吗?
在这个绝妙的对比中,列宁揭示了一个多么合情合理的联系啊!大厅里的气氛顿时改变了,人们感到列宁多么和蔼可亲。
这就是劳动者,特别是工人和农民关于列宁的回忆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最能为画家提供丰富材料的原因。
了解了类似的材料,就不难想像出列宁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这样,我又想到几个题材,即:“犀利的武器”、“关于布琼尼骑兵的故事”、“嫩芽”。处理“嫩芽”这个题材时,我运用了风景的效果:春天,列宁在大自然的环境里。草木的嫩芽使列宁产生了对于未来的革命幼苗的想望。我想,这种处理方法是可以把画家的构思传达给观众的。
在造型艺术中,美术家塑造的列宁的形象,大多是热烈的政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这些题材常常要求作者采用夸张手法,采用招贴画的缩影法,要求作者把形象表现得雄伟。但是,当你阅读列宁的亲人、近人和战友们的回忆录时,看到他那异常渊深的智慧和可爱的形象,看到他那淳朴的作风、高尚的道德和完美无缺的性格,简直使你惊讶。
在四十年代,当我刚刚开始创造列宁的形象的时候,我只有一个小的愿望,即完成几幅表现列宁的画。现在,当我创作了几十幅表现列宁的画以后,我的构思一年比一年多了。我认为要创造劳动人民伟大领袖的题材,一个美术家一生也画不完。
(摘自第十一期“苏中友好”)(附图片)
前线报道
茹可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