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力争超额完成工业原料作物播种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21
第1版()
专栏:社论

力争超额完成工业原料作物播种计划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在扩大粮食生产的同时,安排好工业原料作物的播种面积,是胜利实现今年农业生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很多人民公社在党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之下,都对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作物的种植计划作了妥善合理的安排,既保证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也完成了工业原料作物的播种计划。但是,有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民公社还没有完全安排好工业原料作物的种植计划,甚至有些地方的人民公社,还有缩小工业原料作物种植面积的打算,这是应该引起我们特别重视的问题。各级党委,各地人民公社应该采取一切妥善有效的措施,保证国家关于工业原料作物种植计划的完成。
工业原料作物是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种类多,用途广,产品的经济价值也高。工业原料作物不单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不单是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很多还是重要的出口物资。工业原料作物的主要产品利用价值高,它的根、梢、秆、皮、渣等副产品,也有很多的用途。拿棉花来说,棉花是头等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它的主要产品棉絮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是解决人民穿衣问题的主要原料,除此以外,棉籽可以榨油,油渣又是制造肥皂的原料,棉籽壳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棉秆可以造纸、作纤维板,棉秆皮又可以代替麻类作绳索等,真可算全身都是宝了。因此,多种工业原料作物特别是多种棉花,不仅可以发展轻工业,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并且可以增加公社公共积累,增加社员收入;还可以扩大出口贸易,支援国家建设。几年来,由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工业原料作物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棉花从1949年的八百八十九万担增加到去年的四千八百二十万担,增长四倍多。截至1958年为止,甘蔗比1949年增长四倍多,甜菜增长十四倍多,烤烟增长七倍多。其他工业原料作物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全面持续大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方面对工业原料作物产品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因而工业原料作物的生产还必须有个更大的发展,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观需要。
发展工业原料作物的生产,也必须坚持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相结合的方针。这一方针能否彻底贯彻,首先要看在播种时期能不能播下足够的面积并提高播种质量。各地从去冬以来就以水土肥为中心进行春播准备工作,为各种农作物大丰收打下了物质基础,目前各地又都很重视播种质量,这对于促进各种农作物包括工业原料作物的增产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光有这一条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要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扩大播种面积是增加总产量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扩大面积更是增产的基础,只有有了一定的面积,再去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才能提高总产量。因此,各人民公社在春耕播种中,对各种农作物必须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在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地扩大棉花和油麻烟糖等工业原料作物的播种面积,把工业原料作物播足、播好,才能多增产一些工业原料,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能不能保证国家规定的工业原料作物种植计划胜利完成,关键在于人们对于工业原料作物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是否正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决心和细致深入的工作;在于能否进一步发展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进行全面地合理地统筹安排。当然,既要多种粮食作物,又要多种工业原料作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各种作物互相争地、争肥、争劳力的矛盾。目前有少数地方工业原料作物的播种计划面积还没有完全落实,就是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种矛盾的结果。粮食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资,各地首先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保证粮食迅速增产,是完全应该的。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有计划按比例进行的,它既需要更多的粮食,也需要更多的纺织品,也需要更多的其他工业原料;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在安排农业生产时,只顾粮食不顾棉花和其他工业原料作物,就不能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既适当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也适当扩大棉花和其他工业原料作物面积,保证各种作物全面增产,保证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各方面的需要。这样做,当然是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的,比如安排种植面积就有困难。但是,只要人们能够解放思想,多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首先,我国荒地很多,不管北方还是南方,内地还是边疆,到处都有很多成片的或者零星的荒地,只要认真开垦,就可以增加很多耕地。广东顺德县今年单是开荒就扩种了二万亩粮食和五万亩工业原料作物;据不完全的统计,去冬今春全国二十个省区已开垦荒地五千多万亩,这就给我们扩大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进一步贯彻以粮为纲,各种作物全面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其次,是利用田头地角、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和节约使用现有的耕地,这方面也有很大潜力可挖。江苏金坛县指前公社,从开挖鱼塘、兴修水利、扩大场地、修建猪场等十三个方面找出了可以利用的土地三千九百多亩,约占全社耕地面积的12%左右。另据上海市川沙县统计,全县可以利用的田边、塘边、宅边等“十边”土地约有二万亩左右,相当于全县耕地面积的6%。再次,是改革耕作技术、提高复种指数,这是扩大种植面积,保证多种种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方面也有很多的先进经验,江苏太仓县今年抓住单季改双季,实行间作套种、推行一年多熟和大种“十边”等办法,全县种植面积在去年扩大十二万亩的基础上,又扩大二十多万亩,复种指数已由208%提高到230%。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地方,向来都被认为是人多地少,土地利用率较高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尚能挖掘出这么多可以利用的土地,其他地区也一定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只要我们从多方面想办法,土地不足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我们进一步发展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对各种作物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把那些适宜种在零星的小块土地上的作物种在“十边”,把那些适宜种在新垦荒地上的作物种在新垦出的土地上,把那些适宜用复种间作的作物用复种间作去解决,我们便完全可以腾出工业原料作物所需要的土地,完全可以胜利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工业原料作物的播种计划。
既要种多,又要种好,本来就已经感到紧张的劳动力,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必然更加紧张起来。但是,和土地问题一样,只要充分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合理安排农活和劳力,改进劳动组织,特别是大力进行工具改革,这个问题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福建浦城县富岭公社就是做得较好的一个例子。这个公社由于春播春收面积扩大,原计算从3月到5月上旬的两个多月中,要缺少三十多万个劳动日。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春播春收计划,这个公社全面开展了工具改革运动,他们先后共制造推广了插秧、播种和施肥等机械一千五百多部,提高工效六七倍,单这一项就节省劳动日二十六万多个。再加上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组织协作和改进定额管理等办法,劳动效率显著提高,用工量大大减少。现在,这个公社的劳动力不仅不缺,而且还节余了四万多个劳动日用来加强精耕细作和扩大春播面积。在党的领导下,一个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农业技术改造的进程已经大大加快,只要我们加强领导,发动广大农民群众大搞工具改革,大搞农业技术革命,劳力问题是可以得到适当解决的。
少数地区工业原料作物播种计划没有落实,是一个具体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面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实际的困难。各级党委要抓紧春播时机,对工业原料作物的种植情况进行一次普遍的检查。检查中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通过这次检查,务使棉花、油、麻、烟、糖等等工业原料作物的种植计划面积和粮食作物一样,全部落实,全部实现。各地在检查中,对于尚未播种和刚开始播种的工业原料作物,要检查全部计划是否已经落实到队到田,种子肥料是否已经备齐备足,劳动力是否已经安排得当?没落实的要赶快落实,没备齐的赶快备齐,安排不当的立即重新安排。对于播种基本结束的工业原料作物,要进行面积核实工作,如有短缺,要千方百计设法补齐。面积已经播足的作物,还要检查有无缺苗缺垅现象,要坚决随查随补,不光要有足够的面积,还要有齐全的苗棵,才能保证增产。
增产工业原料作物,是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更好更全面地继续跃进的大问题,对整个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也有很大关系。全国农民,全体农村工作干部,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业原料作物的播种面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