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智斗激流架长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23
第4版()
专栏:河南通讯

智斗激流架长虹
本报记者 刘健生
郑州黄河大桥建成了。建设者们正在向这座雄伟壮丽的大桥挥手告别。他们有的将去济南,有的将去南京,也有的将去芜湖,那里有新的桥梁工程在等待着他们。
从长江到黄河,从黄河再到长江,同江河搏斗,用自己的辛勤、智慧和勇敢,为广大人民造福,对于这支桥梁队伍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在这里,经历和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洪水、严寒、风沙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建成了这座永久性的双线铁路桥梁,比国家计划提前半年完成了建桥任务,为我国的桥梁史上增加了光辉的一页。
与洪水搏斗
这支桥梁队伍,是完成武汉长江大桥建桥任务以后来到这里的。建设这座大桥,从施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来看,并不亚于修建长江大桥。
工程开工不久,就碰上了黄河几十年来未有的特大洪水。人们都知道,黄河的性格是和长江不同的。黄河,像一只不易驯服的骏马,洪水来了,汹涌澎湃,势不可当。但是,大桥的建设者们,深刻地认识到建设这座大桥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为了争取时间,提前建成大桥,便和洪水开展了英勇的斗争。
刚刚把施工的线路铺好,一切都准备妥当,正要在河中下沉管柱了,突然来了洪水。那时,连河滩上的野兔都无处逃避,被洪水逼上线路和工棚里来了。但是,英雄们还是坚持下沉管柱。直到洪水快要淹没线路才开始撤退。他们都清楚地知道,如果叫洪水把这一套机具、材料冲走,就等于向黄河交械,这不仅会使国家资材遭受损失,而且另去搞一套就会延迟建桥的时间。于是,干部、工人就奋不顾身跳进水中抢救机具和材料,连职工的家属也参加了。经过一场搏斗,终于把机具、材料撤回河岸。
那是在1958年7月16日,黄河出现了特大的洪峰。还没来得及把全部龙门吊机撤回河岸,线路就被洪水淹没了。霎时间,冲得摇摇晃晃,连人都不敢在上面行走。工人就用木伐运进大量的片石,投在龙门吊机的旁边,使其不被冲走。共产党员萧川仁、徐金矩和工人胡家清三人,为了保护机具,没有上岸,他们从早上一直到傍晚守在龙门吊机上。可是洪水越来越大了,已经无法回到河岸。工程科长许达明,曾带着一个救生圈想游过去救他们,但是,几次下水都没有成功。大桥工程处党委书记刘金兰和工程处副处长张虹村等领导干部,都站在岸边,望着这些可爱的同志,心里十分焦虑。如果,等到夜间,水势再大,他们三人就有生命的危险。在这紧要的关头,大桥工程处党委会决定,发动职工群众想办法,采取紧急措施,一定把他们抢救上岸。这时候,会水的工人都自动报名下水,后来,从几十个会水的人当中,挑选了能横渡长江、黄河的李明忠、邓祖田、刘恒山等几名游泳的能手,下去抢救。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啊!他们一起跳进滚滚的急流中,抱着一个木伐,向龙门吊机游去,岸上的同志们都在期望着他们,鼓舞着他们,他们有的被大浪卷下去了,正在使人担心的时候,又挣扎上来。他们用迂回的办法,慢慢游到了龙门吊机跟前,把萧川仁、许金矩、胡家清一齐接上了岸。
就这样,他们在黄河的洪水期间,和洪水干了个“七进七出”。终于,摸到黄河的脾气,找到可靠的施工方法,为加快建成黄河大桥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智破河底“秘密”
洪水季节过去了,黄河中间露出来一个沙岛,为了减少往返走路的时间,有一部分工人干脆住在河下,吃在河下,睡在河下,在这个沙岛上建立了一个施工基地。工程处党委,也在沙岛上建立了施工前线指挥部。一切工程都在飞快地进行着。可是,这时又遇到了一个新的困难,就是管柱下到深层,发生了“顶牛”现象,有的僵持十几天,还是原封不动。那时下沉一个桥墩基础管柱,需要四十七天。这是多么慢呀,如果照这样下去,全桥七十二个桥墩,得什么时候才能下沉完呢?工人们都很着急,有些人连饭也吃不下去,整天守在工地上,究竟是什么东西阻碍着管柱下不进去呢?这是一个秘密。
桥址南岸紧靠邙山头,上游是历史上的“禹王故道”,下游是有名的花园口险工地段。洪水经过秦川、三门峡,紧贴着邙山岭,由狭窄的河道,从这里倾泻平原。这里河流特别急,河道变迁莫测,河床地质非常复杂。1919年,想在这儿发一笔横财的十九家中外桥梁公司,都由于无法下桥墩终于使他们的计划成为泡影。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也曾两次请来美国专家在这里建设新桥。结果,骗走了十万美元,桥还是无影无踪。但是,这些困难没有阻挡住今天有勇有智的英雄们。
下沉管柱发生僵持局面以后,大桥工程处党委会认为这是快速施工的关键,就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施工以前,河床是经过勘探的,在什么地方有硬土层也都知道,现在打不下去是什么原因?他们清楚地知道,自然界只有人们尚未认识的东西,是没有不可知道的“秘密”的,只要通过实践是可以知道的。因此,决定“以下沉管柱为纲”启发职工群众破除迷信,鼓励敢想、敢干,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并开展红旗竞赛。这时,党委书记、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等领导干部,都分工负责,包一个队或一个工班,亲自深入现场和工人一块研究;有一点经验就立即总结、提高和推广。经过一段实践,北岸三队创造出“吸吸打打”的方法,南岸二队创造出“提提打打”的方法。这时党委又召集两岸的工程队在一块研究分析,互相交流经验,终于认识到河床下层土壤的特殊性。这里河下层的土质,恢复性很强,如果管柱下沉到深层中途停顿时间越久就越打不下去;管柱就好像插在一块厚厚的胶皮上一样,拔不出来,也插不进去。就这样揭开了河底的“秘密”。后来,根据这种特殊的土壤和两岸已经取得的施工经验,又集体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施工方法,并且创造出一种特殊的设备。用这种下沉管柱的方法,大大加快了下沉管柱的速度,由过去四十七天下沉一个墩子,缩短到五、六天下沉一个墩子。
严冬夜战
冬季来到了,黄河中的严寒和大风沙代替了可怕的洪水。有时风沙刮起来,对面都不见人,不一会,人和机具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沙土,河下的温度要比岸上低七、八度。有一次刮起六、七级的大风,在沙岛上工作的人们,别说在高空作业,连人离开工棚都会迷失方向。工程被迫停下来了。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大风还是不停地刮着。工人们以焦急的心情在谈论着:“我们是等待自然的恩赐?还是和风沙战斗?”
一天夜里,北岸冯森工班忍不住了,来到了工地。七级大风在怒吼,沙土弥漫,光线强大的照明灯,变得暗淡无光,人在栈桥上,像喝醉了酒,摇摇晃晃。他们挣扎着来到了打桩机前,抓住大风的间隙开动机器继续施工。这时,已是摄氏零下十五度,钢结构平台上到处是冰凌,喷射出来的水,被风吹得到处飞溅,人们的眉毛上、衣服上都结了冰。工长冯森走起路来,刷拉刷拉地响,简直成了“冰人”。看着他脸上那种坚毅沉着的表情和身上明亮的冰溜,工人们风趣地说他穿上了“宝石盔甲”。管柱又开始徐徐下沉了,人们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高声地喊着“下沉了,我们胜利了”。由于战胜大风沙的喜悦心情,他们忘记了去吃夜餐,一直干到天亮。战胜大风沙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工地。从此,大风沙,再也不能阻拦建设黄河大桥的英雄们了。
黄继光式的英雄
1958年12月23日,南岸三班二组下沉第六十八号桥墩基础管柱。入夜,下着蒙蒙的细雨,雨越下越大,最后终于变成了白茫茫的雪片。工地上披上银花。人们的身上也都结了一层薄冰。正在下沉管柱紧张的时刻,忽听拍的一声爆炸,内射水管破裂了。在十三公斤的水压下,水像连珠炮一样,向上猛射,正好对着打桩机的马达冲去。在这个时候,每个工人都清楚地了解到,如果马达受潮,至少要停工修理十几天,这样将要使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当时一个离软梯最近的人,一步抢先,迅速爬上高空,这是共青团支部书记、共产党员杜成祥同志。紧跟着他上去的还有段清福、张远林和郭忠文等四人。杜成祥同志毫不犹豫地用自己身体和大衣掩护了马达,水打在他身上四处飞溅;等到其他人把管子修理好,五个人衣服很快结成了冰凌。打桩机又轰轰地响起来了,虽然冷得刺骨,但他们心里都是热的。他们因此被工地的人们称为“黄继光式的英雄”。
大桥已经建设起来了,工人们在庆祝胜利的时候,有个工人面对着黄河唱道:
黄河,黄河,你别凶,你的身旁有英雄;不怕风雪和风浪,在你背上架长虹。这支桥梁队伍,在这里创造的英雄业迹,将永留人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