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上下一心 同甘共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24
第4版()
专栏:

上下一心 同甘共苦
本报记者 黄昌禄
一个从外地来到昆明大利化工厂的同志,准备找厂长接洽一件事情。他刚走到门口,看见有一群人从汽车上卸盐巴,便问:“你们厂长在哪里?”有人指着旁边一个衣服上补丁叠补丁的老头说:“就在这里!”那个同志不相信。一直等到老厂长放下活计走过来招呼他,他才惊讶地说:“呵!原来你就是厂长。”
许多外来的同志都碰到类似的事情。你到这个厂的办公室里,是找不到干部的,要找他们,得下车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找。在这个厂里,你还可以看到,当工人生病的时候,支部书记和厂长亲自把药和饭菜送到病人床前去,给病人送开水、打洗脚水。昆明的天气昼暖夜凉,为了不让工人夜里着凉,支部书记和厂长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半夜还要起来一个宿舍一个宿舍、一张床一张床地去查看,给工人盖被子。在这个厂里,职工年龄相差很大,老的到五十几,最小的徒工才十三岁,但大家亲密团结像一家人,陌生人来,很难分辨谁是干部,谁是工人。工人们也爱夸耀这点:“办公室里无干部,艰苦地方找领导”。
干部和工人的这种血肉关系不但使职工深受感动,而且成为推动厂里生产不断跃进的巨大力量。这个厂去年的生产总值已比1958年增长了三倍多,上级要求他们今年再比去年增加三倍,工人们却决心五个月完成它,争取今年产值比去年翻十番。就是这个不满两百人的小厂,去年却为国家生产出了价值七百多万元的产品,上交给国家的纯利润达三百四十万元,平均每人为国家创造了二万三千元财富。就是这个由一个烂铅池起家的小厂,用自己摸索出来的土办法制造出了在全国只有少数化工厂能生产的氢氟酸等高级化工产品。就是这家过去很不被人注意的小厂,在1959年度成为昆明市和全国化工系统的红旗单位。
大利化工厂原来是一个生产比较落后的单位,过去生产出来的产值还不够发工资,月月靠银行贷款维持。1958年夏天,中共昆明市委先后派了五个工人出身和部队转业的干部到这个厂来担任领导工作。这些同志懂得,在工厂里生产任务是要依靠广大工人群众去完成的,要依靠他们,首先要同他们打成一片,事事同他们商量,了解他们的心思,关心他们的疾苦。汽车司机出身的老厂长袁贞芳和在部队上曾经负过三次伤、现在身上还有一颗子弹没有取出来的支部书记赵炳文,首先带头下车间参加劳动,从开车、拉煤到搬玻璃瓶、打扫厕所,事无大小,样样都干,特别是那里的任务最艰巨,那里最困难,他们就出现在那里。
厂里在1953年就试制成功氢氟酸了,但一直没有大量生产。因为这种酸的腐蚀力量强,性极毒,只要它冒出的烟子沾一点在手上,皮肤就会立刻发黑腐烂。因此大家对制造这种产品的顾虑很大,说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但厂里考虑到氢氟酸是昆明市某些工厂急需的原料,过去完全靠进口,不但价钱太贵,运输不便,而且质量很低,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于是下决心去摸摸老虎屁股。大家有顾虑,老厂长袁贞芳和副厂长傅宝全带着几个党员首先去做,群众看了感动地说:“厂长快五十岁的人了,他都不怕,我们还怕啥?”纷纷参加了氢氟酸的制造。结果在去年就大量投入生产,质量远远超过了进口货,满足了昆明市工业的需要。
随着生产的发展,厂里的运输量也大大增加,每月进出的物资达一千多吨,但厂里不但没有汽车,甚至连一辆马车也没有。运输,成了全厂的生命线。为了运输,老厂长袁贞芳经常在紧张地工作了一天之后,夜里便到对面的昆明冶炼厂去借来一辆汽车,自己当司机,又当装卸工,抢运一个通宵,第二天还是照样工作。为了运输,支部书记和厂长经常带着干部去装卸货物,使外面来的车辆都愿意来支援这个厂。去年十月革命节那天下午,忽然接到通知,有大批煤运到了距厂几公里外的火车站,老厂长一想,按照铁路部门的规定,货物在火车站上过了夜是要罚款的。想到这里,他便第一个跳上了汽车去运煤,好些干部和工人也跟着他跳上了汽车。
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全厂十八个干部都走出办公室,深入生产第一线。干部参加劳动最初是一周两次,后来发展成为经常化,除了开必要的会以外,干部全部时间都在车间,甚至干部开会也要先向工人请个假。开初有少数干部怀疑:“这样搞下去,文件写不出来,报告打不上去,是不是会影响业务工作?”支部坚定地回答他们:“干部下车间,不仅仅是劳动,而且要通过生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走群众路线。”果然,许多过去在办公室里办不好的事情,在干部深入生产和发动群众以后都办好了。厂里有四部发电机,1957年坏了三部,对生产影响很大,工人们都急着把它修好,但是缺一些材料需要领导解决。过去,干部们都坐在办公室里开会讨论,一开就是半天,把事情越说越复杂,三部发电机一直躺着不动。老厂长深入车间同工人一商量,原来问题并不那么困难和复杂,只不过缺一些铜线和炭刷,他马上骑着自行车到城内去把这些材料买了回来,很快就把三部发电机修好了。工人说:“厂长不下来,这个问题再拖两年也解决不了。”
干部成天和工人生活在一起,对工人的思想、困难和疾苦也了解最清楚,对工人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养成了时时刻刻关心和爱护群众的好作风。女徒工梁慧兰快生第一个小孩子,心里很发愁。她的家远在数百公里外的祥云县,丈夫是个汽车司机,经常在外边跑,在昆明无亲无友,为此事她思想上背了个大包袱,生产没有劲,打算等孩子一生,就请长假回家去。哪知干部已从群众中了解清楚了她的困难,诸事帮她安排得妥妥贴贴。支部书记亲自到城里给她找了一间房子,请厂里一个老工人的家属为她作保姆,甚至连小孩的衣裤也请厂里的女工帮她缝好了。生了孩子后,支部书记和厂长还买了红糖、鸡蛋、面条等去看她,她感激地说:“就是我的丈夫在这里,也照顾不了这样周到,厂里比我的家还好。”产假还没有满,她就高高兴兴抱着孩子到厂里来了。
干部对工人这么爱护备至,工人也把干部当作自己的知心人。有时,支部书记和厂长工作到深夜了,工人们就自动地给他们送来馒头和牛奶。他们不吃,要留给工人吃。工人苦苦地劝他们说:“你们的岁数大,挑的担子比我们重,你们的身体好了,就是全厂的幸福!”有一次,天空下着大雪,全厂职工冒着雪到滇池边去运回石灰,赵书记生着病也坚持同大家一道去。大家望着他那一头白发,看着他那负过三次伤的瘦弱身体,想着他现在每天吃三次药支持着工作,都把自己头上戴的篾帽取下来给他戴:“书记,戴上吧!你身体有病。”“不!你们戴上,不要冻病了,生产都靠你们!”书记又把篾帽给工人戴上。这样推来推去,大家的心都暖哄哄地,忘记了头上漫天的风雪。
当一百多颗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跳动时,可以产生多么伟大的力量,创造出多少动人的奇迹呵!同样在这个厂里,过去干部是干部,工人是工人,工人叫干部作“参观团”;现在,全厂上下真正扭成了一股绳,工人说:“赵书记比我的亲爹妈还好!”“老厂长年纪这样大了,还一天干到晚,我们年轻还不能多出些力!”过去的旷工大王,现在成了团支部书记。过去生产不安心想回家的工人,现在变成了先进生产者。厂里出现了困难,全厂男女老少没有哪个人晚上合得拢眼,任务紧张时,支部书记和厂长下命令叫工人休息,也没有人肯离开车间。同样是这些工人和设备,现在生产一天的产值就等于过去生产一年。
在访问这个工厂的时候,我回忆起刘少奇同志在八大的政治报告中这样说过:“一个好党员、一个好领导者的重要标志,在于他熟悉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劳动状况,关心人民的痛痒,懂得人民的心;他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能够接受人民的批评监督,不在人民面前摆任何架子;他有事找群众商量,群众有话也愿意同他说。只要我们的党是由这样的党员组成的,我们就永远有无穷无尽的、不可征服的力量。”大利化工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使得全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证。(附图片)
大利化工厂党支部书记赵炳文(左后)厂长袁贞芳(左前)和老工人陈建宝(中)在研究把电解车间盐酸生产系统改为自动流水作业线         本报记者 王传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