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先进队超纲要 后进队赶纲要 安徽界首县提出五项措施开展粮食增产竞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25
第4版()
专栏:

先进队超纲要 后进队赶纲要
安徽界首县提出五项措施开展粮食增产竞赛
本报讯 安徽界首县在今年春季生产中,狠抓去年在粮食生产上还没有达到纲要指标的一些社、队,帮助他们迅速实现或超额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
界首县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五百五十五斤,提前实现了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但是生产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县五个公社,九十七个大队中,没有达到纲要指标的有八个大队,其中亩产二百至三百斤的有三个大队,三百至四百斤的有五个大队。目前,已经达到纲要中规定粮食指标的社、队,部分干部和群众认为粮食问题解决了,主张减少粮食作物面积,多种些价值高收入大的经济作物;少数没有达到粮食指标的社、队,又对自己的力量估计不足。县委认为这些思想都是赶纲要超纲要的障碍。为顺利扫除这些思想障碍,县委组织了检查组,深入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先进队领导力量强,水利条件好,资金雄厚,副业生产搞得好,同时又有较成熟的增产经验,只要发扬不断革命精神,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跃进”的农业生产方针,就可以继续跃进。后进队虽然基础差,底子薄,但根据这些队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都具有土地多、水利资源充足等有利条件,同时广大社员在总路线、大跃进的鼓舞下,有着迅速改变面貌的强烈愿望,只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充分挖掘潜力,就能在全年的粮食生产上实现和超额实现纲要规定的指标。
为了使后进队今年在粮食生产上达到和超过纲要规定的指标,县委根据后进队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自去冬以来,县委抽调干部具体帮助八个后进队制定了水利规划,发动这些队自力更生,开挖河道、打井,保证了今春夏收作物和稻田用水的需要。
第二,大规模地改种高产作物。今年八个后进大队共播种高产作物八万二千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仅旱地改种水稻一项,就比去年增加二倍半。
第三,加强党的领导。全县先后抽调县、区级干部二十七人,到后进社、队担任各种领导工作。
第四,大搞工具改革。后进队在赶纲要、超纲要运动中,要完成比先进队更大的生产任务。因此,劳动力不足是当前后进队生产上的主要矛盾。县委有计划地派出铁木工人和干部,帮助后进地区大搞治水、提水、耕作、运输、养猪、炊具等工具改革,使这些队先后创制和改制各种农具一万五千多件,工效普遍提高几倍到几十倍,有力地解决了劳力不足的困难。
第五,发动有关部门全力支援后进队生产。工商部门优先供应后进队排灌机械、化肥、农药、种子和牲畜。
对于在粮食生产上已经达到纲要的八十九个先进大队,县委帮助他们总结了增产经验,制定了建立农、林、牧、副、渔商品基地的规划,要求他们继续扩大复种指数和播种面积,更大规模地改种高产作物,做到精耕细作,在粮食生产上要求平均每人达到一千五百斤的同时,全面发展多种经济。
现在,全县形成了一个社社队队赶纲要、超纲要的竞赛热潮。各条战线上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到目前止,全县二十一万亩春地已普遍耕耙二至三遍,每亩施肥三百担以上。比去年扩大一倍半的水稻田,灌满了春水;春红芋面积比去年扩大了一倍。全县五十万亩小麦,因为种得早,管得细,大部分已开始拔节孕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