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模范藏族放牧员格日——创造大群绵羊一年产羔两胎新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4-26
第3版()
专栏:青海通讯

模范藏族放牧员格日
——创造大群绵羊一年产羔两胎新纪录
本报记者 杨立本
“好草长在崖畔上,好人住在破帐房。”头发花白的藏族老放牧员格日总是爱哼着解放前流传在草原上的这两句
歌谣。正是这位在旧社会长年流浪和住破帐房的牧人,创造了大群母绵羊在一年内生产两胎、繁殖成活率达到188%以上的高额丰产纪录,在青海草原畜牧业战线上竖起一面鲜艳的红旗。
事情的开始是在前年秋天。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刚成立的过马营公社在直核大队组织七个高产母羊试验群,要挑选最好的放牧员放牧。满身带着牧主头人留下的枪伤和鞭痕的老牧民格日要求说:“在旧社会,我是个草原上的流浪汉,今天丰衣足食的生活都是共产党带来的,让我经管一群羊吧,我决不会辜负党的希望。”公社党委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他经管一百一十只受孕的母绵羊和十七只公羊。由于这个老牧人的精心放牧,母羊膘肥体壮,到11、12月间,全部母羊都产了羔,有一只还生了双羔,而且全活全壮。这时,公社党委提出了给母羊人工催情和热胎配种的试验,争取在一年内使母羊产羔两次。这是一件非常新鲜的事情。一些放牧员纷纷议论说:“牲畜发情怎么能由人催呢?一胎羊羔要怀五个月,十二个月中能够生产两胎吗?”催情配种员来到了格日的帐房。格日想:人工催情,热胎配种,母羊一年两产,这都是听也没有听过的事,但是党讲的不会有错,一定能够做到。只要母羊能提前发情受孕,自己就一定能把母羊管好,保证羊羔全生全活全壮。他满怀信心地帮助催情配种员给母羊打针催情,并向他们学习催情剂的制法和注射技术。几天以后,几只母羊特别活跃起来,原来是发情了。这时正是寒冷的冬天,而母羊产羔之后还不久呢。格日高兴地大声嚷着:“春天到了!春天到了!”接着,许多母羊都先后发情,并且都配了种,格日加倍细心地照管。
“若要儿肥,必须母壮”,“经验千万条,抓膘第一条”。格日为了使母羊满膘,选择好草好水,在放牧季节,四、五天就换一次草场。他在帐房里不砌炉灶,只支个临时的火架烧茶煮饭,便于搬家移动。羊群进圈以前,他总垫得干干净净,还把圈适当放大,让孕羊有活动余地,不致互相挤踏。赶羊时,他从来不在羊群前打响鞭,把羊猛赶回头,使羊惊群或互相拥挤。不论吃草和喝水,他都把羊赶得匀匀的,让快的等慢的,强的等弱的,每只羊都能吃好喝好。
格日创造了白天放牧同夜间吊草补饲相结合的抓膘方法。他的羊,每天晚上都能够吃到草,他把白天在崖畔上选割的好草吊挂在羊圈的绳子上,或是放置在圈中的土台上,让羊在夜间吃。这样吊草夜饲,草不会被羊群践踏浪费,羊也不会因为吃到踩脏的草得病。由于他经管的母羊只只膘满体壮,所以催情效果好,容易受胎,从来没有流产的。
母羊产羔的时节到了,这是格日最忙碌、最操心的时候。在辽阔的草原上,幼小的生命是如何需要牧人的照顾啊!它们可能刚生下地就被冻死,被大羊踩死,高空有饿鹰在盯着它们,山沟里有恶狼在窥伺着它们。格日在放牧中,眼睛时刻不离开临产的母羊。羊羔生下了,他把血水揩干净就放进接羔袋,抱在自己怀里。有时放牧回来,他的怀里就抱满了羊羔。他发现母羊可能在晚上产羔,就睡到圈边守夜照顾。去年5月的一天夜里,草原上还十分寒冷,有好几个母羊产羔,事先准备的接羔袋和毡片都不足给羔羊保暖了,他就把自己的皮袄脱下来给羔羊盖上。这时,另一只羊羔又哞哞地出生了。他马上又从身上脱下一件衣裳来包住。第二天,有人问他脱了衣服冷不冷。他说:“多活一只羊羔,每年就能给国家多产几斤羊毛;更重要的,这是党交给我试验羊群,党在期望着我呀!”
为了防止害兽在夜间侵袭羊群,他除了巡夜定圈,还用在圈中扎假人、点长明灯等办法使害兽不敢接近羊群。他自从经管试验羊群以来,不论母羊和羔羊都没有被恶狼或饿鹰叼走一只。从前年秋季到去年5月,他放牧的一百一十只母羊就产羔二百零七只,繁殖成活率超过188%。他的这一群母羊经过一定时间休息,在去年8月又开始配种,到今年2月又生羔羊一百零二只。从前年7月开始算来,这是二十个月中的第三胎,共产羔羊三百零九只。
格日放牧的母羊群一年两产的惊人事迹在草原上传布开来,宁静的草原轰动了!牧人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他们相信人力可以胜天,牲畜的繁殖和成长都可以由人来安排。草原上掀起了一个学习催情热配技术、争取母羊年产两胎的高速度发展畜牧业的生产高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