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高举共产主义大协作的红旗——看话剧“巴山红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06
第8版()
专栏:

高举共产主义大协作的红旗
——看话剧“巴山红浪”
凤子
为了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向自然进军,向科学进军;“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这种共产主义协作精神已蔚然成风,如果某单位某部门还有本位主义者,那怕是极其个别的,也是我们这个跃进时代的绊脚石。为了更好地跃进,我们必需搬开这块绊脚石。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最近演出的话剧“巴山红浪”,就是歌颂共产主义大协作的崇高风格、同时批判本位主义思想的一出好戏。
“巴山红浪”是黄悌同志的新作。这个戏以陕南大巴山区为背景,反映了大跃进的1958年群众性的大炼钢铁运动,通过岭南县县委第一书记许康和岭北县县长冯汉章等几位党的领导者形象描写,看到工农群众中涌现的积极分子在党的启发鼓舞下怎样发挥了冲天的干劲。由于客观形势的迅速发展,一山之隔的两个县并成了一个县,两个炼铁厂并成为土洋结合的钢铁联合企业。曾经是群众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的本位主义者受到彻底的批判和揭露。剧本相当生动而又深刻地表现了我们的伟大时代,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地响应着党的号召,为夺钢而战。要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万众一心,只有一个立场:无产阶级立场。这正是我们时代的主流。这个主题,在戏里得到充分的表现。
“巴山红浪”作者着力刻划,而且创造得最为成功的是党的领导者的形象。县委第一书记、老红军许康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党的领导工作者,他有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有着饱满的革命斗志,既了解群众,更懂得启发群众更好地为革命工作。在人物还未出场以前,作者就作了很好的介绍,通过岭南炼铁厂队长丁大禄等人向岭北炼铁厂炉师何壮的介绍,和顾彩凤夫妇为老母亲坚持要参加工作的争执,我们对这位长征老红军就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他上场被青年们包围着要求唱歌,这样一个细小的动作,把这位老青年的精神面貌生动地展示了出来。人物刻划的成功主要是在政治思想的领导方面,他对罗祥的错误,结合了党的政策精神的批评,同时指出大炼钢铁的远景。就在具体问题的具体布置上,也体现了老红军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生活在群众中间,是群众的知心朋友,更是群众的领路人。许康虽然没有直接地投进和范启光的斗争,可是在他和冯县长的正确领导下,启发了秦桂兰,教育了何壮,从而启发教育了更多的岭南岭北的青年们、党团员和群众们,展开了对本位主义的批判,树立了一盘棋思想,更高地举起了共产主义的大协作的红旗,使人们兴奋地看到农村工业发展的前途和远景。
黄悌同志笔下的、岭北炼铁厂厂长范启光是一个不顾大局、对别人漠不关心的本位主义者。范启光工作得很辛苦,他的辛苦与其说是为了工作,毋宁说是为了自己,对上级伸手要,对下级是伸手拿,对别部别地别人向他伸手求援时是推。对完成任务首先想到的是本厂的荣誉,对竞赛最先想到的是本单位的面子……。作者抓住了本位主义者的典型性格,而性格的展示和形成却是通过一系列的富有动作力的戏剧性细节,例如,对干部的使用和看法,对岭南要求协作的态度和作法,党政工团一身包干,更严重的是对上级派来的党支书兼副厂长怀着敌对的情绪……。通过这些细节,不正是使人看到了他的工作作风,并且更重要的是使人看到隐藏在范启光灵魂深处的思想实质。本位主义者的思想逻辑是自成一套的,表达本位主义思想的语言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也是没有共同之处的。范启光的每一行动,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引起人们的讽笑,原因也在此。
“巴山红浪”的成功,除了创造了许康、范启光这两个思想、作风回然不同的典型人物外,在结构上、情节安排上也看出作者概括生活的艺术工力。在围绕发扬和宣传共产主义大协作的风貌、批判本位主义思想斗争这个主线外,作者还安排了一连串的次要矛盾,如何壮的大男子主义的封建残余思想,青年技术人员对国营大企业的向往……等等,说明生活是复杂的、矛盾是多方面的,有些人物身上存在的自我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展起来,对这些人物的细节描写,和主线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范启光的本位主义会助长某些不正确思想的发展,从而也更进一步地暴露了主要矛盾,更有利于主要矛盾的揭露和对本位主义思想的批判。在揭露和批判的过程中,个别人物的思想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只是有些问题解决的还不够清楚和细致,如何壮的大男子主义,看出作者的笔力还不是游刃有余的。
对于秦桂兰和何壮这一对青年爱人的描写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秦桂兰是站在思想斗争前线的年青的党的领导者,作者过多地使秦桂兰纠缠在同何壮的感情纠葛中。何壮的大男子主义思想给她带来工作上的困难,同时又以一定篇幅来写她对何壮的关心,加上对范启光的斗争并未给秦桂兰更多的戏剧性的行动,甚至在最后要给范启光揭盖子了,秦桂兰也还是在冯县长的鼓励下才勇敢上阵的。可以写秦桂兰的成长,但是问题并不在这里。秦桂兰的感情和剧中介绍的人物身分是有距离的,剧本和舞台上出现的秦桂兰的形象似乎未能达到作者的意图。
黄悌同志对戏剧技巧的探索是花过劳动的,“巴山红浪”中也看出作者的工力。但是运用得过多有时会遗留下人为的痕迹。如第一场秦桂兰报到,范启光一而再地未注意秦就是县里派来的支部书记兼副厂长,就感到不够合理。第三场秦桂兰和顾彩凤夫妇谈话,双方的几个误会也感到有点造作。这些地方,技巧运用的不够恰当,也多少损害了秦桂兰这个人物。
黄悌同志在体验生活时注意到地方的特点,对于传奇性的人物关系有些偏爱。这是许康父子团圆这一情节的由来。这一情节是富有戏剧性的,但作者的感受演出时并未感染给观众。为什么呢?原因还需要探索。热爱这一情节,下笔时应考虑如何处理这一情节,否则是为情节而情节,恐怕绝不是作者的本意。
一个好戏也是在不断的加工过程中更趋于完美的,作者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这个戏又作了不少艺术加工,在北京人艺导演演员通力合作下,演出是成功的。如果作者再作一些修改,这个作品必将成为思想上、艺术上具有较高水平的保留剧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