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还是五十四名乘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16
第8版()
专栏:

还是五十四名乘客
仁寿
这是件完全真实的故事,在我们国家里是常见的,平凡的,而又异常动人……
北京开往凭祥的国际列车于是日午后六时四十五分从北京站开出。全车六百多名乘客,怀着惜别和兴奋的心情,离开了可爱的北京,奔赴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
三号车厢五十四张卧铺都卖出了车票,但在开车时,十九号中铺的旅客误车了。全车厢乘客都为他耽心和着急;女乘务员也为这件事情感到遗憾:她管理的车厢,少了一名乘客。
第二天,晨曦微露,列车广播室第一次广播的不是音乐,而是一个紧急报告:三号车厢十五铺位一个女乘客发生腹痛现象,乘客中如有医生或懂得医学知识的同志,即刻前往诊治。报告连续了三遍,乘客们都被广播声惊醒了。
这时,三号车厢第二十六号铺位上,爬下了一个老年男乘客,顾不得洗脸,披上一件毛绒衣,走到十五号铺位,拨开围在铺前的关心者们,对女患者说:
“我是医生,能让我给您看看吗?”
女患者顿时满脸绯红,没有回答。
站在铺头边的一个穿军服的男青年,兴奋地对这位自我介绍的医生说:“这太好了!老同志,请你赶快给她治治吧,——她肚子疼!”
列车女保健员拿来了两颗药丸:“止痛片,吃了就好。”
医生说:“不行!在没有查出疼痛原因以前吃止痛剂,不妥当。”他说完摸摸患者的前额,没有发热。他一边诊察脉搏,一边询问患者的病史。患者诉说自己从未害过肠胃病。
医生想给患者作腹部检查,但很多乘客关切地围在附近,不便检查。医生转问穿军服的青年:“同志,她是你的什么人?”
“爱人。”青年回答说。
医生将青年拉到一边,问:“怀孕了没有?”
青年回答:“有,有,快到生产的时候了!”
这时患者又叫了两声。医生皱了一下眉头,说:“她快要分娩了!”
乘务员和乘客们顿时一怔:“要分娩了?!”
医生点了点头:“需要检查;能找个小房间吗?”
乘务员连忙答应:“行,行。”她跟孕妇的爱人将孕妇抬到乘务员室。医生给孕妇查完以后,确定孕妇即将分娩。根据经验,初产妇从发动到分娩的时间,一般约在二十四小时上下。现在,这个孕妇是否能按照规律顺利分娩,这就很难预断了。最安全的办法是,立即送孕妇下车,住院分娩。
乘务员说,到达下站漯河停车的时间,还有三十二分钟。
女列车长赶来了。医生跟列车长商量:一面请孕妇的爱人办理到漯河站下车的手续,由列车电请漯河站准备救护汽车迎接孕妇;一面在车上积极作好接生的准备工作。
保健员给医生送来了一只保健箱。医生打开一看,没有接生器械和药材。怎么办?向乘客们征求。
列车广播室播出了这个消息。五分钟后,从各节车厢里送来的纱布、棉花、卫生纸、白兰地、丝线和麻线等接生用品和代用品,堆满了一台子。
列车在飞驰,孕妇的阵痛也在一阵阵地加速。现在距离漯河停车的时间,还有二十三分钟!
医生戴上了口罩,用自己的牙刷刷手,洗手。保健员将刮胡子刀片和丝线送到餐车里进行煮沸消毒。
当医生消毒完毕走进临时产房后,几乎整节车厢的乘客们都在门外静静地等待着。
年青的父亲额上又冒出了几点汗珠,他屏住呼吸,两眼注视“产房”。
八点二十五分,产妇分娩了!当医生接下了一个又白又胖的新生婴儿时,列车到达了漯河站。时间是八点二十八分。——轧轧的车轮声停息后,新生命的啼声开始鸣唱了!
各节车厢的旅客,还在继续捐赠接生用品。乘务员跑到广播室,报告产妇已经分娩和母子平安的好消息,感谢大家的关怀和支援,最后,请大家停送物品。
喜讯传到了各节车厢,全车欢腾!接着大家又向产妇和婴儿送礼:点心、糖果、小毛衣……不断地传进了“产房”。
医生双手抱着包扎完毕的女婴儿走出“产房”,乘客们鼓掌欢呼。医生先向孩子的爸爸祝贺,后将孩子放在那张误车客人的空铺上,笑着对乘务员说:
“现在,您的三号车厢,还是五十四名乘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