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白洋淀上的无蚊公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17
第8版()
专栏:公社千秋

白洋淀上的无蚊公社
中共河北徐水县委第一书记 张国忠
冀中的白洋淀,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以“雁翎队”消灭日本鬼子的事迹名闻远近;如今,它又以人民公社消灭蚊子创造了新的名闻远近的奇迹。
白洋淀上的新安人民公社,地势低洼,许多村庄,周围皆水,地窄人稠,大多是一宅数家,屋少人多,过去一遇雨日,满街污泥,脏水满坑。在过去,白洋淀某些村庄之脏、蚊子之多之大、咬人之痛,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疟疾,确实是多少年来未能改变的事实。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种威胁大大地减退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使人们永远彻底地摆脱了这种威胁。现在这个公社各个村庄已经是街道干净、家家清洁、人人卫生,无蚊、无蝇、无鼠、无臭虫的文明水乡了。这个公社的漾堤口村,在过去是蚊子最多的一个村庄,而去年秋季,社员们夜间在露天开大会,人们围着汽灯,光着膀子,却没有蚊子去咬哪一个人。老头们直嚷嚷“怪事”共产党什么都能,只要跟着党走,天边的月亮都摘下来了。白洋淀是蚊子的天下,这是历史给留下的,人们在这里住了几十辈子,谁也没有妙法子,如今共产党、大跃进、人民公社把蚊子治了。
把病害消灭掉,是劳动人民多少年来的愿望,所以,一经党的领导,群众便会自觉地行动起来,行动的结果就获得了胜利。新安人民公社的党组织,按照上级党的号召,从上到下,单辟了一条除害灭病战线,书记担任指挥,观察地形,了解敌情,研究对策,部署战斗。全公社的青年、壮年、学生、教员、男子、女子,从幼儿园的孩子到敬老院的老人,人人动手,手执除害工具,群起而攻。群众是智慧的海洋,个个动脑,出策划谋,想出了很多方法。社员们观察到太阳下山前蚊子飞高,天黑时飞低,屋里熏烟向外跑,屋外熏烟向屋里飞;你家熏烟向他家飞,这屋熏烟向那屋跑的特点,全公社便统一号令,鸣钟为号,在同一个时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全面围剿,内外夹击。在不能点火熏烟的池塘、污坑里,就在夜间点灯引蚊消灭。蚊子夜间奔亮,鱼也奔亮,蚊子碰灯落水,便做鱼食,灭了蚊又养了鱼,一举两得。在苇地、稻田、草丛、树林等地方,社员们便用“土火箭”(用灭蚊药包裹双响炮爆竹)点燃爆炸熏杀。为了消灭猪圈、羊棚、畜棚、厕所里的蚊子,社员们用三眼土枪装上火药和六六六粉,一个厕所放一枪,蚊蝇一扫光。结合生产积肥,捣毁蚊蝇老巢,就翻厕所,清畜棚,掏鸡窝,平街道,除垃圾,去污水。街道院落,屋内屋外,日日清扫,人人动手,无一不以除害灭病讲卫生为乐为荣者。无一不以见害不除为耻。
白洋淀上的新儿女英雄们,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为了抗击日寇,日日夜夜,在淀泊芦苇中,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如今又怎能以灭掉蚊蝇为满足呢?大跃进、人民公社使这里的人们更聪明了,生产一年高似一年,生活一天好似一天。新安公社1957年粮食平均亩产九十一斤,前年二百五十一斤,去年五百零四斤,眼下,他们正在为千斤社而战。生产提高了,生活好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了,所以,每日清晨刷牙、洗脸,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大小便入厕,吐痰入盂,不喝生水,不吃剩饭,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勤晒被……移风易俗已为人们习惯。幼儿园的孩子们天天检查卫生,他们用清水洗脸,人手一巾,喝水吃饭人手一碗。社员们不信鬼神,有病就医。社有医院,村有诊疗所,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社。这个社最近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每个社员一年只拿五角钱的医疗费,每人每次看病只拿一角钱手续费就够了。
社员们唱道:灭掉四害,卫生好,人人体质康强,生产日日高;移旧风,兴新俗,人和财旺,男女老幼皆欢乐。现在,新安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在苇绿、水清、鱼欢、人笑,春光明媚的白洋淀泊上积极地战斗着。在徐水全县,也是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爱清洁,户户讲卫生,要彻底消灭四害,实现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的伟大的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