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麦子一日不收 管理一日不停 黄淮流域各省加强小麦后期管理力争实产超包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18
第6版()
专栏:

麦子一日不收 管理一日不停
黄淮流域各省加强小麦后期管理力争实产超包产
据新华社16日讯 我国主要产麦区的黄淮流域各省冬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和灌浆的关键时期。各地在“麦子一日不收,管理一日不停”的口号鼓舞下,加干劲、加措施,决心攻破麦田管理最后一关,使麦穗长得更大,麦粒长得更饱满,争取小麦获得大丰收。
今年,黄淮流域各地冬小麦由于种得好,管理精细,胜利渡过了越冬分蘖、返青和拔节关。据各地反映,今年小麦长得比过去任何一年都好,麦子生长的整齐健壮,大丰收的胜利在望。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等省,在小麦生长的最后这个关键时期,都及时地提出打破收成定局论,管麦管到麦入仓,并组织劳力,掀起一个麦田后期加工管理新高潮,大搞超产竞赛。河南、河北、山西开展了山区赶平原,远地赶近地,瘦地赶肥地,晚茬赶早茬,三类苗赶一类苗和干劲超措施,措施超指标,实产超包产的“五赶”、“三超”运动。河南、河北、陕西等省从省到县,到社队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指挥麦田后期管理工作。陕西省各地委、县委的第一书记深入田间或是到田间办公,坐阵指挥麦田后期管理工作的进行。河北省邯郸、石家庄、天津三个专区、市有各级党委书记一万名,深入生产第一线,领导麦田管理工作。各地还都进一步加强了麦田管理的劳力,来猛攻后期管理关。
各地在麦田后期管理中,都根据小麦后期最需要肥料和水分,以及小麦后期容易遭受病虫侵害的特点,大抓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和消灭三类苗。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去冬以来,落雨较少,大部分麦田比较干旱,这些省都开展了以抗旱为中心的麦田后期加工管理运动,攻水攻肥,争取小麦穗大,粒重。河南省组织七百七十多万劳力,抗旱浇麦、追肥,全省小麦已浇拔节抽穗水的有一千一百多万亩,追肥的有五千五百多万亩,中耕的有五千多万亩。河北省也组织了五百多万人投入抗旱保麦战斗,到5日止,全省小麦有一千八百多万亩已浇了水,追肥的有一千七百多万亩,中耕的有二千三百多万亩。
最近,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等省部分地区发生小麦锈病、赤霉病和粘虫、吸浆虫、麦蜘蛛等病虫为害。这些省的各级党组织,正领导群众大力进行防治病虫的工作。河南省建立病虫预测、预报站(点)一万多个,组织专业队三万四千个,自制各种土农药一亿多斤。锈病一发生,全省就出动五百万人大力防治,现已防治锈病一千六百多万亩,基本普遍防治了一遍,其中开封专区已把发病的二百多万亩麦田普遍防治了两遍。陕西省大力开展查锈病、灭锈病运动,麦田发生锈病的有二百多万亩,已防治五百多万亩次,有效地控制了锈病的蔓延。
许多地区还大抓消灭三类苗,围攻低产田,力争小麦大面积平衡增产。安徽省由于采取措施大抓消灭三类苗,全省小麦三类苗已由前阶段的11%下降为5%。河北省唐县对三类苗块块检查,垅垅验收,树立标记,加工细管,使大部分的三类苗升了级。山东省历城县东郊公社给三类麦田浇了水,每亩追施了二十斤硫铵后,每株穗数和每穗的粒数,都比没有浇水追肥前有了显著的增加。
(附图片)
四川武胜县委第一书记苏林(左一)和书记吉福仓(右一)同社员们一起喜看丰硕的麦穗孙忠靖、陈捷摄(新华社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