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农业中学要成为科学研究据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18
第7版()
专栏:

农业中学要成为科学研究据点
本报评论员
随着农村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高潮的到来,许多农业科学技术问题迫待人们去解决。农业中学的师生是农村里一支力量很大的知识分子队伍,他们有责任把这副光荣的重担挑起来。
农业中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不应当是单纯的学术性活动,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的活动。因此,农业中学的科学研究必须以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为出发点,要抓住当地主要农作物的增产问题进行研究。在人民公社的范围内,土壤等条件各不相同,农作物也十分复杂,农业中学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要深入调查研究当地的情况,根据当地的特点、条件、需要进行工作。农业中学的师生要树立雄心大志,力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超过当地,并在农业技术改造的主要方面树立榜样,这样,才能使农业中学逐步成为人民公社的科学研究据点。在过去两年中,许多农业中学进行科学试验,树立了高额丰产的红旗,在累累硕果的面前,群众不再认为“农业中学不过学些庄稼汉的活,没有学头”,而是觉得大有可学了。今天,农业中学在人民公社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以后农村的科学研究将更加繁重,涉及的方面也将更广泛,农业中学的师生们决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虚心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向群众学习,才能使农业中学的科学研究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完成当前的新任务。有些农业中学还没有认真进行农业科学的研究工作,这些农业中学应当把把这一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当然,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农业中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如缺乏仪器、设备、经费和技术人员等。面对这些困难应当怎么办?农业中学的师生们,在过去的两年里,曾经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农业中学这枝新苗在农村扎下了根,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宝贝”、“金子”。现在,成千万朝气蓬勃的教师和学生又投入了一个新的战斗,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安徽省来安县储茂农业中学的师生们开展科学研究,条件很差,缺乏仪器和设备,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是摇头叹气,也不是眼睛朝上,采取“伸手派”的办法,而是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土仪器,研究效果很好,他们就这样自力更生为自己创造了科学研究的条件。我们并不忽视客观条件的决定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能够创造条件,或者使不利条件改变为有利条件。我们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一切事物,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国家和人民公社经济的飞跃发展,农业中学的科学研究条件将越来越好,仪器、设备将会逐步完善,这是不容怀疑的。我们强调自力更生并不等于排斥外力援助。我们不仅毫不排斥外力援助,而且要使这种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今后农村的科学研究任务将日益繁重,农业中学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要更好地争取有关方面的协作和帮助,有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请人民公社和县的科学研究机构、农场等协助解决。近来,有些农业中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采取同人民公社和实验站合一或同生产队挂钩等办法,解决设备、技术指导等问题,这些作法值得重视。
农业中学是半天学习半天生产劳动的半日制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结合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学生们通过科学研究,将更深刻地理解书本中知识,对科学发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师生们对于改造自然、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相信,农业中学的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三结合,将会使农业中学的水平大大提高一步。(附图片)
江苏省吴县全庭公社建设农业中学,经常把在教学中研究成功的经验向农民推广,并从农民那里吸取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师生们和公社社员在一起交流经验 新华社记者 丁峻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