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阎拴柱连续六年超额完成羊群“百母百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19
第6版()
专栏:内蒙古通讯

阎拴柱连续六年超额完成羊群“百母百仔”
内蒙古日报记者 齐星宝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巴彦高勒市郊区幸福人民公社渡口大队牧业主任阎拴柱,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勤勤恳恳,六年如一日。他所包放的羊群,从1955年以来连续六年超额完成了“百母百仔”高产纪录。六年总计有适龄母羊六百五十八只,共产仔七百二十二只,羊羔只只全活全壮。他领导的这个大队,1955年有牲畜一千八百头,到1959年已增殖到五千四百零七头(这期间还出卖了二千多头),四年总增三倍多,纯增两倍。他成了内蒙古畜牧业战线上的一名红旗手。
阎拴柱今年四十二岁。从六岁起,他就给地主放羊,挨打受气,度过几十年牛马不如的生活,直到解放后他才翻了身,过上幸福生活。因此他热爱新社会,事事听党的话,埋头苦干。由于他生产上成绩卓著,曾先后被评为原磴口县、巴彦淖尔盟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劳动模范与先进生产者;1958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把困难留给自己
1955年冬,阎拴柱所在的地方建成高级农业社时(即现在的渡口大队),入社牲畜一千八百头(只)。当时全社共分了八群羊,在具体分派任务时,有些放牧员觉得自己群里的瘦弱羊多,怕完不成任务。阎拴柱想:“自己是队长,应当把困难承担起来”。于是,在党支部书记的鼓励下,他勇敢的把所有的二百来只瘦弱羊都挑了出来,另编了一个群,由自己负责放牧。
当寒冬将要来临的时候,阎拴柱包放的这群瘦羊,面临着一场严酷的考验。为了尽可能地抓紧时机让羊上膘,白天他赶着这群走路还打晃的羊,选择向阳避风和生长苦豆草、艾蒿草的地方放牧,把羊疏散开,一边慢慢走,一边不停地多吃些草。午间饮水时,有些老羊怕冷不敢伸嘴,他就挽起袖子把手臂伸入冰冷的水槽里搅动,引羊喝水。夜间他还起来五、六次,给羊贴喂夜草。有些过于瘦弱的老羊,夜间不肯多吃,他就想办法赶出圈外活动后,再给喂料喂草。他还连夜赶修加固棚圈。这样仅仅五十来天,大部分的羊都上膘了。为了确保繁殖,他见到那只母羊先上膘,就先给那只羊补配,使一百二十九只适龄母羊都怀了胎。隔年产羔一百三十五只,全部成活。创造了瘦羊全配、全怀、全生、全活、全壮的新纪录。
1958年秋成立公社后,阎拴柱担任了大队的牧业队长。在重新编群时,他再一次把所有的瘦羊编成一群,由自己包放。如今这群羊又成了全大队膘情最好、产羔最多的一群。在他的这种高尚风格的影响下,全大队的放牧员个个干劲很足。放牧员王高信、陈耿耿、张七子、周头高、马素荣等十一人,也都精心放牧,提高技术,实现了“百母百仔”。
舍己为公
以社为家,舍己为公,是阎拴柱同志的又一特点。1957年春天,阎拴柱在旧社会困苦生活中得的胃病和关节炎又犯了。社的领导同志再三劝他去治疗。恰在这个时候,羔羊发生了疫病。阎拴柱认为,自己的病是老病,迟看几天不要紧,这群羊羔可不能耽搁。他打消了去医院的主意,并把自己买药治病的钱拿出来,亲自配制了治羊羔的药,忍着自己的病痛,给羊羔治病,终于把羔羊治好了。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忠心耿耿,爱社如家的阎拴柱,几年来常常自己拿钱给社里的羊买药,用自己的食油、面粉喂养羔羊,从来也没向别人说过。
今年入春后,由于二茬羔多,大队的饲草不够了。阎拴柱又不声不响地用自己的三十多元钱买了饲草。这事被大家知道后,最近补还了他这笔钱。虚心学习 敢想敢干
阎拴柱同志自己有丰富的经验,还经常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尤其是对一些新技术,更是积极带头推广。1958年,他在盟劳模大会上头一次听到改良绵羊的好处,就下决心要推广绵羊改良经验。党支部积极支持他的计划。他跑到绵羊改良配种站请来配种员,又亲自赶来种公羊。有些放牧员不相信人工配种,阎拴柱一边作宣传,一边在自己包放的羊群里一次就配了一百三十多只,因而打消了放牧员的顾虑。这年他们共改良五百二十多只羊。
在大跃进中,阎拴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他琢磨:“羊五个月就可下一茬羔,可不可以让它一年下两茬羔?劳模会上曾有人说过牛马可以进行血配,羊为什么不行?”他首先选择了两只母羊进行试验,果然成功。接着他就用事实向放牧员们宣传。在党支部的支持下,从1959年10月末在全大队推广,血配了七百多只,为全队牲畜实现“百母百仔”找到了新途径。
放牧管理经验丰富
阎拴柱同志已积累了一整套放牧、饲养、保胎、保羔的经验。有人曾把他冬季放牧的经验编成这样的顺口溜:“出群东方红,向阳找避风,散布满天星,牧工当先锋;夜寒多贴草,解饿又抗寒,膘胎保得住,过冬没危险。”
阎拴柱同志有丰富的放牧经验,又会给牲畜治病,而且还有一套预防牲畜疫病的办法。他预防羊病的方法是四看一查:早起看卧,出群看走路,看粪尿变化,放牧看吃草;入圈后检查有无卧垛现象,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
由于他对牲畜这样细心照顾,所以无论大羊、小羊,个个都养得膘肥体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