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各种地区各类田土都要全面增产 湖北陕西狠抓措施大力改造低产区低产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0-05-20
第7版()
专栏:

各种地区各类田土都要全面增产
湖北陕西狠抓措施大力改造低产区低产田
本报讯 湖北省广大干部群众在春耕中,大力改造低产地区和低产作物,力争实现今年农业生产全面平衡增产。
目前,湖北省为实现大面积平衡增产的群众运动,已经轰轰烈烈展开。许多地区的干部群众会师田间,边规划,边行动,迅速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山区赶平原、低产赶高产、杂粮赶主粮的竞赛热潮。湖北省六千多万亩耕地中,低产田约有一千五百万亩,产量一般比高产田低50%或者更多;各种作物之间产量悬殊也很大,全省有近四分之一的水稻产量较低,平均亩产只有三百斤左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各级党委根据省委指示精神,大插红旗,广树标兵,发动落后赶先进。各地一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干部群众深入田间,找落后,查原因,订出规划,限期消灭落后;二、抓好各个生产环节,特别要过好播种关,把落后苗消灭在播种期;三、加强领导,实现领导、劳力、时间、工分、奖惩、“五到田”;四、大办丰产畈、丰产片、丰产岗;五、大搞水、肥、土等基本建设;六、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支援。
各地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根据历年增产不平衡的现象,对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各类作物,都分别提出了平衡增产的大体指标,并分析批判了在部分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错误思想。如宜昌雾渡河公社原来有些人认为苞谷油水不大,耕作粗放。经发动群众批判这种思想后,全社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中了两千干部和九千名社员,安营扎寨,大战落后田,几天时间就改造了九百一十个坡,一千一百多条岗,播下的八千九百多亩苞谷,一般都达到了质量标准。
通过开展大面积平衡增产运动,不仅横扫了一切“唯条件论”、“落后论”,使生产比较落后地区的干部、群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迅速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同时,许多地区还采取段段检查,段段排队的方法,使生产的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由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从而把生产运动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新高潮。
大面积平衡增产运动是“抓两头、带中间”这一工作方法的具体运用。在这个运动中,各地十分注意抓先进典型,大插红旗,广树标兵,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同时,根据历年经验,各地还采取了下放干部、层层包干的办法,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具体领导。仅石首县最近就抽调了五个县委委员,三百多名干部,组织了四十三个工作组,分别到工作基础较差的生产队加强领导。红安县委书记亲自带领四百多名干部群众,大战四天,把一百多亩土层原来只有四寸深的地加深了一倍,办起了花生丰产岗。
由于大面积平衡增产运动的开展,湖北省今年的春播生产出现了万马奔腾、一日千里的大好形势,各类作物的播种又快又好。全省早稻插秧已经基本结束,中稻播种也已基本结束,正加强秧田管理。杂粮和经济作物的播种工作,更比历史上任何一年都抓得好。全省八百多万亩棉花已种完。
本报讯 陕西省山区和高塬丘陵地区,大力革新农业技术,提高春播质量,决心变低产区、低产田为高产区、高产田,实现农业生产上的全面均衡增产。
陕南秦岭、巴山山区和陕北高塬丘陵地区春播面积约占全省春播粮食面积的70%以上,但这些地区农作物产量一般较低,因此把这些地区的生产水平提高一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目前,山区人民正围绕春播,大力开展耕作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各地普遍提出春播要做到“六改”,即改硬茬下种为深翻细整后播种;改白地下种为施底肥播种;改撒种为条播;改混种为良种;改单季作物为套种;改低产作物为高产作物等。为了全面推广农业技术改革,各地都大量培训了农业技术员和土专家。秦岭山区的商南、商县都培训了大批薯类技术员,镇安培训了玉米技术员,榆林专区还召开全区的洋芋增产现场会议,传播洋芋增产经验。截至5月6日,山区和高塬地区春播已完成八百二十一万多亩。这些地区今年普遍深翻土地,一般都深翻六寸左右,实行精细整地,消灭了硬茬播种;普遍施足底肥,一般高山地每亩施底肥三千斤左右,丰产田每亩施底肥一万到一万五千斤左右,彻底消灭了白籽下种。今年山区和高塬丘陵地区良种约占90%左右。各地还大量扩大了高产作物面积,其中仅薯类就比去年扩大了一倍以上。在播种方法上也普遍地改撒播为条播,比往年增加了播种量20%左右,做到合理密植。
各地在改革农业技术中,创造了很多适用于山区、高塬的新工具。镇安县群众为了适应坡地运输,创造了便于爬坡的前轮小后轮大的土火车,可以运送肥料和庄稼;还有浇地均匀、避免冲刷泥土的人工降雨器。这种降雨器只用一人操作,一天可浇坡地四亩。秦岭山区各县为了解决高山地区的施肥问题,普遍就地建立土化肥厂,熏肥坑,沤肥池等,来解决运输肥料的困难。陕北高塬也普遍采用就地造肥和把猪圈、羊圈搬上山等方法解决肥料问题。
目前,一个声势浩大的高山赶浅山、山区赶平川的丰产运动,已经在山区和高塬地区形成。山区、高塬丘陵地区各公社都普遍建立了各种丰产田。建安专区各县已经建立了二百十一万多亩丰产田。各级党委都加强了对丰产田的领导,各类丰产田都有专人负责管理,并分别建立了档案制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